自动顶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97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顶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有外力使运动物体向静止物体靠近时,保持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间的相对距离,在有外力使运动物体向静止物体背离时,适应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并保持新的相对距离,并有可解除相对距离约束的自动顶紧装置。
背景技术
运动物体在移动过程中,常常需要保持与其相邻的固定物体之间的距离,以满足移动安全可靠或其他一些特殊要求。
例如,在建筑施工中,需要频繁调整和保持摸板与浇注体间的距离。如墙体的浇注时,浇注前需要将摸板浇注面调整到墙体的浇注位置并保持摸板浇注面与墙体浇注位置重合,浇注后需要将摸板浇注面与墙体浇注位置分开并保持该分开的距离,以便提升摸板到新的浇注位置,再重复上述循环,进行墙体浇注。
如上述摸板距离调整一样,目前尚未出现一种机械装置满足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之间在运动物体移动中保持相互距离、在停止移动时适应相互距离的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顶紧装置,连接在运动物体上,能够顶紧在静止物体的表面,保持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之间的距离,在有外力使运动物体向静止物体背离时,适应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并保持新的相对距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自动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转动连接在该基架上的顶杆,与该顶杆和该基架连接保持该顶杆向顶紧相邻固定物体方向转动的弹性元件,固定连接在该顶杆上并与顶杆转动中心同轴的等径配合件,转动连接在该基架上并与该等径配合件配合的凸轮和凸轮转动装置,该等径配合件与该凸轮的配合满足该顶杆向相邻固定物体方向转动时配合松开、该顶杆逆向相邻固定物体方向转动时配合锁紧,该顶杆的自由端可转动与相邻固定物体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中,所述凸轮与所述基架的转动连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凸轮包括心轴,所述心轴转动支撑在所述基架上;所述凸轮转动装置为操纵杆,该操纵杆横向固定连接在该心轴伸出所述基架的外端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中,所述凸轮转动装置为与所述凸轮转动连接的电机驱动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架上探测所述基架与相邻固定物体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实现对所述电机驱动装置的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中,所述凸轮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架上可沿该基架滑动的滑板和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滑板和所述凸轮分别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中,还包括凸轮回复锁定装置和滑板定位装置,所述滑板定位装置在滑板移动使所述凸轮解除对所述顶杆的锁定后对滑板进行定位,所述滑板定位装置解除对所述滑板的定位后所述凸轮在所述凸轮回复锁定装置的作用下回复到锁定所述顶杆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中,所述滑板定位装置包括滑板定位插销、插销操作装置和固定连接在该滑板上与该插销配合的定位板,该插销滑动连接在所述基架上并带有复位弹簧,所述插销与所述定位板配合的一端朝向定位板一侧带有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中,所述插销操作装置包括插销折弯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架上并与该插销折弯端配合的杠杆和滑动连接在所述基架上并与该杠杆与所述插销折弯端配合端相对的另一端配合的操纵杆。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中,所述凸轮回复锁定装置为一端与所述滑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架连接并处于张紧状态保持所述凸轮处于锁定位置的弹性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中,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杆自由端的滚轮。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顶紧装置,其有益效果是能够连续保证运动物体移动时所需要的与固定物体间的距离,满足移动要求,同时在有外力使运动物体向静止物体背离时,适应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并保持新的相对距离。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顶紧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顶紧装置解除顶紧相邻固定物体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顶紧装置顶紧相邻固定物体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自动顶紧装置在建筑模板上的运用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自动顶紧装置并不限于在建筑模板上的运用,还可以运用在运动物体在其他移动过程中需要保持与静止物体间的相对距离、并在有外力使运动物体向静止物体背离时,适应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并保持新的相对距离。
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自动顶紧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自动顶紧装置包括基架100、转动连接在基架100上的顶杆14,弹性元件11与该顶杆14和该基架100连接保持该顶杆14向顶紧相邻建筑墙体13的方向转动,固定连接在该顶杆14上并与顶杆14的转动中心同轴的等径配合件7,转动连接在该基架100上并与该等径配合件7配合的凸轮6和凸轮转动装置,该等径配合件7与该凸轮6的配合满足该顶杆14向相邻建筑墙体13方向转动时配合松开、该顶杆14逆向相邻建筑墙体l3方向转动时配合锁紧,该顶杆l4的自由端可转动与相邻建筑墙体13接触。
模板l9固定连接在该自动顶紧装置上。
在图1中,顶杆14的顶紧方向为顺时针转动方向,凸轮6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锁紧等径配合件7,凸轮6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解除对等径配合件7的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基架100采用了框架结构,由两块平行间隔的立板和上下端的水平板固定连接而成,顶杆14、凸轮6等简支转动连接在相邻的立板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基架100可以采用单立板,顶杆l4、凸轮6等悬臂转动连接在该立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1采用受拉弹簧(也可采用橡胶带)连接顶杆14的自由端和基架100。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1可以采用板簧连接在基架100上和顶杆14下侧,还可以采用卷荒连接在基架100上和顶杆14的转动端等。
为了改善顶杆14自由端与墙体13的配合,在顶杆14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滚轮2,使顶杆14与墙体l3的配合由滑动配合改为滚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等径配合件7采用了等径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与凸轮6配合的等径圆弧段。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凸轮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基架100上可沿该基架100上下滑动的滑板5和连杆15,连杆15与滑板5的立板9和与凸轮6固定连接的短杆16分别转动连接。滑板5上端还设置便于操作的拉手18,通过拉手l8提起或下移滑板5,通过连杆15带动凸轮6转动,实现对顶杆14的锁紧和解锁。滑板5还可以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
为了便于操作,设置凸轮回复锁定装置和滑板定位装置。滑板定位装置在滑板5移动使凸轮6解除对顶杆l4的锁定后对滑板5进行定位,滑板定位装置解除对滑板5的定位后凸轮6在凸轮回复锁定装置的作用下回复到锁定顶杆14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滑板定位装置包括滑板定位插销3、插销操作装置和固定连接在该滑板5上与该插销3配合的定位板4,插销3滑动连接在基架100上并带有复位弹簧l7,插销3与定位板4配合的一端朝向定位板4一侧带有斜面。插销操作装置包括插销折弯端31、转动连接在基架100上并与该插销折弯端31配合的杠杆82和滑动连接在基架100上并与该杠杆82与插销折弯端31配合端相对的另一端(图中为下端)配合的操纵杆1。凸轮回复锁定装置为一端与连杆15的上端或滑板5连接、另一端与基架100连接并处于张紧状态,保持凸轮6处于锁定位置的弹性元件12(如弹簧或橡胶带等)。
为了使杠杆82与插销折弯端31配合更好,在杠杆82上端固定连接带有U形槽的板81,插销折弯端31位于板81的U形槽中,这样使杠杆82与插销折弯端31配合更为可靠。
如图2、图3所示分别示出了操作滑板5并定位解除凸轮6对顶杆14的锁定和解除对滑板5的定位后,在弹性元件12作用下使凸轮6恢复对顶杆l4的锁定状态。如图2所示,提起滑板5,连杆15带动凸轮逆时针转动使凸轮6解除对等径配合件7的锁紧,从而解除对顶杆14的锁紧。同时定位板4通过插销3的斜面推动插销3后移,当插销3后移使定位板4越过插销3后,插销3在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前移支撑定位板4实现对滑板5的定位。如图3所示,沿箭头方向,人工手动操作操纵杆1,或移动模板l9向墙体运动,由墙体13推动操纵杆1。例如,由墙体13推动操纵杆1,此时顶杆14已解除了锁定,可以沿逆时针转动,当墙体13推动操纵杆1使杠杆82转动,板81拉动插销折弯端31压缩复位弹簧17使插销3后移,当插销3接触对定位板4的定位后,滑板5在弹性元件12的作用下降,带动连杆15推动凸轮6顺时针转动锁紧等径配合件7,实现对顶杆14的锁顶,回复到如图3所示的锁定顶杆14的状态。此时顶杆14在弹性元件11的作用下保持与墙体13的接触。
当调整摸板19与墙体13的距离到需要的距离时,可手动推动操纵杆1解除对滑板5的定位,带动凸轮6锁紧顶杆l4。
在其他实施例中,滑板定位装置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定位板4上方的基架两立板位于定位板4上方的位置设置定位孔,在定位孔中插入定位销,提起滑板5时拔出定位销,当定位板4越过定位孔的位置后,插入定位销,定位板4就支撑在定位销上实现定位。
在其实施例中,插销操作装置可采用如下结构在基架100上设置沿插销3移动方向的操作槽,将插销折弯端31伸出操作槽外。当需要解除对定位板4的定位时,人工拉动操作插销折弯端31,实现插销3对定位板4的的解除锁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轮回复锁定装置还可以采用在滑板5上设置配重来代替弹性元件12。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是,该自动顶紧装置包括基架100、转动连接在基架100上的顶杆14,弹性元件11与该顶杆14和该基架100连接保持该顶杆14向顶紧相邻建筑墙体13的方向转动,固定连接在该顶杆l4上并与顶杆14的转动中心同轴的等径配合件7,转动连接在该基架100 上并与该等径配合件7配合的凸轮6和凸轮转动装置,该等径配合件7与该凸轮6的配合满足该顶杆l4向相邻建筑墙体13方向转动时配合松开、该顶杆14逆向相邻建筑墙体l3方向转动时配合锁紧,该顶杆14的自由端可转动与相邻建筑墙体l3接触。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凸轮6与基架1O0的转动连接这样实现在凸轮6上设置心轴,心轴转动支撑在基架100上,凸轮转动装置为操纵杆,该操纵杆横向固定连接在该心轴伸出基架100的外端上。操作操作杆即可操作凸轮实现对顶杆14的锁定和解除锁定。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是,该自动顶紧装置包括基架100、转动连接在基架100上的顶杆l4,弹性元件11与该顶杆14和该基架l00连接保持该顶杆14向顶紧相邻建筑墙体13的方向转动,固定连接在该顶杆14上并与顶杆l4的转动中心同轴的等径配合件7,转动连接在该基架l00上并与该等径配合件7配合的凸轮6和凸轮转动装置,该等径配合件7与该凸轮6的配合满足该顶杆14向相邻建筑墙体13方向转动时配合松开、该顶杆14逆向相邻建筑端体13方向转动时配合锁紧,该顶杆l4的自由端可转动与相邻建筑墙体13接触。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凸轮转动装置为与凸轮6转动连接的电机驱动装置。人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实现对顶杆l4的锁定和解锁定。
还可以在机架100上设置距离传感器,探测基架100与墙体13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当墙体13与摸板l9间的距离在需要的距离时,设置系统发出控制信号使电机转动,带动凸轮锁紧顶杆l4,实现对电机驱动装置的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转动连接在该基架上的顶杆,与该顶杆和该基架连接保持该顶杆向顶紧相邻固定物体方向转动的弹性元件,固定连接在该顶杆上并与顶杆转动中心同轴的等径配合件,转动连接在该基架上并与该等径配合件配合的凸轮和凸轮转动装置,该等径配合件与该凸轮的配合满足该顶杆向相邻固定物体方向转动时配合松开、该顶杆逆向相邻固定物体方向转动时配合锁紧,该顶杆的自由端可转动与相邻固定物体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与所述基架的转动连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凸轮包括心轴,所述心轴转动支撑在所述基架上;所述凸轮转动装置为操纵杆,该操纵杆横向固定连接在该心轴伸出所述基架的外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转动装置为与所述凸轮转动连接的电机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架上探测所述基架与相邻固定物体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实现对所述电机驱动装置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架上可沿该基架滑动的滑板和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滑板和所述凸轮分别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轮回复锁定装置和滑板定位装置,所述滑板定位装置在滑板移动使所述凸轮解除对所述顶杆的锁定后对滑板进行定位,所述滑板定位装置解除对所述滑板的定位后所述凸轮在所述凸轮回复锁定装置的作用下回复到锁定所述顶杆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定位装置包括滑板定位插销、插销操作装置和固定连接在该滑板上与该插销配合的定位板,该插销滑动连接在所述基架上并带有复位弹簧,所述插销与所述定位板配合的一端朝向定位板一侧带有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操作装置包括插销折弯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架上并与该插销折弯端配合的杠杆和滑动连接在所述基架上并与该杠杆与所述插销折弯端配合端相对的另一端配合的操纵杆。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回复锁定装置为一端与所述滑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架连接并处于张紧状态保持所述凸轮处于锁定位置的弹性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自动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杆自由端的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顶紧装置,包括基架、转动连接在该基架上的顶杆,与该顶杆和该基架连接保持该顶杆向顶紧相邻固定物体方向转动的弹性元件,固定连接在该顶杆上并与顶杆转动中心同轴的等径配合件,转动连接在该基架上并与该等径配合件配合的凸轮和凸轮转动装置,该等径配合件与该凸轮的配合满足该顶杆向相邻固定物体方向转动时配合松开、该顶杆逆向相邻固定物体方向转动时配合锁紧,该顶杆的自由端可转动与相邻固定物体接触。本实用新型顶紧装置能够连续保证运动物体移动时所需要的与固定物体间的距离,满足移动要求,同时在有外力使运动物体向静止物体背离时,适应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并保持新的相对距离。
文档编号E04G17/00GK2937344SQ20062001690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7日
发明者沈海晏, 王成义, 周金, 张爱武 申请人:深圳市特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