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54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拥有了私家车,买车容易停车难的现象日 益凸显。停车难的问题多显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建造的老小区,当时设计时没考虑到 车位问题,而随着居民私家车快速增加,停车成为一道难题。由于地面空间有限,迫使人们将停车位向空间发展,现在的立体停车车库需要很 高的技术,但使用上存在有很多的问题并且使用受限制,主要问题是1)造价高,一个立体停车场一次性投资造价就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2)使用和施工受限制,单独一个或者两个停车位不便于施工;3)影响市容,现在的立体停车车库是从地下到地上都用钢架固定后,用托盘来回 移动,达到一车位多用的目的。但大城市越来越重视市容,一般不允许临街的地方立起钢
^K O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库,不仅造价低而且便于施工。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平台,所述停车平台设置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由 外接电源供电;所述停车平台采用框架结构,其上平面和下平面经铺设承载板后分别构成 上停车面和下停车面。优选的,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停车平台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提升装置采用液压系统。优选的,所述上停车面设置有警示灯。优选的,所述提升装置设置有控制器。技术效果包括1、虽然本实用新型只能满足两倍的停车使用率,但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造价低、操 作简单、便于施工等优点,并且施工不影响营业。2、本实用新型中的停车平台在地面以下,地面上没有任何构建物,外边看起来就 像地面停一辆车一样,不会妨碍视觉感观,又不会遮挡旁边建筑的采光日照,不影响市容, 便于大面积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立体停车库整体上为一个框架结构,并带有升降机构,能够将现有的 平面停车场的一倍停车使用率提高到两倍,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下面参考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停车库整体上分两部 分,一个是停车平台11,另一个是提升装置12。其中,停车平台11的主体为六面体框架结构,其上平面经铺设承载板后构成上停 车面13,下平面经铺设承载板后构成下停车面14。本优选例中,停车平台11为长5. 6米、 宽2. 3米、高2. 1米的立体钢架。当然,停车平台11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并不限于六面 体框架结构。在地面合适的位置可以装一个控制器,用来操作提升装置12,当停车平台11 上升到指定位置时,下边的下停车面14正好同地面水平,可以使放置在下停车面14的车辆 进出;当停车平台11下降到指定位置时,上停车面13和地面水平,可以使放置在上停车面 13的汽车进出。另外,可以在地面的合适位置设置一个表示有无车辆的警示灯,警示灯也可 以设置在上停车面13。提升装置12在本优选例中采用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控制器设置在地面上的合 适位置,液压系统的由外电源供电。当然,提升装置12也可以采用链条提升,实现停车平台 11上下移动。施工时,首先在地面挖一个和停车平台11大小形状相适应的的坑,并硬化表面, 将停车平台11放入该坑内,然后安装提升装置12。虽然,立体停车库只能满足2倍的停车使用率,但是它造价低、操作简单、施工时 不影响营业。而且,停车平台11在地面下时,外边看起来就像地面停车一样,不影响市容。停车平台11下降到底的时候,上停车面13正好与地面平,此时上停车面13可以 进出车辆;下停车面14上升到顶时,下停车面14正好与地面平,此时下停车面14可以进出 车辆。
权利要求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平台设置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由外接电源供电;所述停车平台采用框架结构,其上平面和下平面经铺设承载板后分别构成上停车面和下停车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停车平台 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采用液压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停车面设置有警示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设置有控制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平台,所述停车平台设置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由外接电源供电;所述停车平台采用框架结构,其上平面和下平面经铺设承载板后分别构成上停车面和下停车面。虽然本实用新型只能满足两倍的停车使用率,但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造价低、操作简单、便于施工等优点,并且施工不影响营业;本实用新型中的停车平台在地面以下,地面上没有任何构建物,外边看起来就像地面停车一样,不会妨碍视觉感观,又不会遮挡旁边建筑的采光日照,不影响市容,便于大面积推广。
文档编号E04H6/18GK201695721SQ20092029914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4日
发明者郑起虎 申请人:郑起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