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5337发布日期:2018-12-08 08:17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消费不断的增长,城市停车难成为了各地面临的棘手问题,建立立体车库是解决城市静态交通的有效途径。立体车库一般包括多层式的车库框架,每层车库框架上均设置有多个泊车位,车库框架上还设置有可沿车库框架往复行走以存取车辆的搬运器。搬运器沿轨行走到指定泊车位时需要准确停驻在指定位置,以防车辆存放位置严重偏离泊车位中心而产生安全隐患。但由于搬运器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并不是恒定值,在关闭搬运器驱动动力源之后搬运器总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前行一段距离,因此需要限制该距离,以保证搬运器能准确停驻在指定位置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以解决现有立体车库中的搬运器难以准确停驻在指定位置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立体车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及搬运器,车库框架上设置有供搬运器沿其导向行走的轨道,搬运器包括搬运器本体及用于驱动搬运器本体运动的驱动部,车库框架上固定有与轨道平行的齿条,搬运器下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齿轮与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具有保持功能使得其在停机状态下驱动部输出轴不可被转动。

轨道包括用于支撑搬运器的支撑面,所述齿条固定在轨道的外侧面上,用于与齿轮啮合的齿形面设置在其上表面上,且其齿形面不高出轨道上端面。

搬运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挡块,齿条的下端面为平行于轨道导向面的平面,挡块位于齿条的下方,且其上端面与齿条下端面之间具有小于齿条的齿全高的间隙。

所述挡块为转动设置于搬运器本体上的滚轮。

搬运器本体上设置有与轨道形状吻合以沿轨道行走的行走轮,行走轮与相应侧齿轮固定在同一转轴上,所以在行走轮转动时齿轮会随之转动。

车库框架上平行设置有两根所述轨道,搬运器宽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相应轨道外侧面上的齿条啮合的齿轮,搬运器本体上转动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沿搬运器的宽度方向延伸,传动轴的两端均固定有主动轮,搬运器本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位于相应主动轮的正下方,从动轮与相应侧齿轮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结构。

所述传动结构为设置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传动皮带、传动链条或是直角换向器。

搬运器本体的下端转动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在搬运器沿轨道行走时导向轮的轮面沿轨道的内侧面滚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立体车库在使用时,驱动部会驱动搬运器沿轨道行走,在搬运器沿轨道行走的过程中齿轮会随之在齿条上滚动。搬运器运动到指定位置时驱动部停机,搬运器若要继续向前运动齿轮会继续转动,不仅需要克服齿轮齿条之间的摩擦力,齿轮的运动还会经传动连接结构传递给驱动部输出轴。驱动部具有保持功能使得其输出轴不可被转动,所以搬运器继续向前溜行的动力会被驱动部输出轴及齿轮齿条之间的摩擦力所吸收,从而限制了搬运器的溜行,使得搬运器能准确停驻在设定位置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车库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搬运器沿轨道行走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正向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立体车库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立体车库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车库框架1及搬运器,车库框架1上沿纵向平行设置有两条供搬运器沿其行走的轨道2,搬运器包括搬运器本体3及用于驱动搬运器本体3运动的驱动部4,车库框架1上固定有与轨道2平行的齿条5,搬运器本体3下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齿条5啮合的齿轮6,齿轮6与所述驱动部4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4具有保持功能使得其在停机状态下驱动部输出轴不可被转动。具有保持功能的驱动部4可以是带机械刹车的电机、带电磁刹车的电机或是伺服刹车电机。搬运器本体3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齿轮6,相应地车库框架1上与两条轨道2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所述齿条5。

轨道2的上端面形成用于支撑搬运器本体3的支撑面,齿条5固定在两根轨道2相背离的那侧面上(即外侧面上),用于与齿轮6啮合的齿形面设置在齿条5的上表面上,且齿形面不高出轨道2的上端面。在搬运器本体3沿轨道2行走的同时齿轮6会与齿条5啮合并在齿条5上滚动。

驱动部4向齿轮6的动力传递方式如下:搬运器本体3的上方转动设置有传动轴7,搬运器本体3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8,行走轮8形状与轨道2形状吻合以沿轨道2行走。相应侧的齿轮6固定在随行走轮8同步转动的行走轮轴的外端,行走轮轴的内端还固定有从动轮10。传动轴7沿搬运器本体3的宽度方向延伸,传动轴7的两端均固定有主动轮9,主动轮9位于相应从动轮10的正上方,主动轮9通过传动结构向从动轮10提供动力。传动结构可以是传动皮带、传动链条或是直角换向器等一切能够在主动轮9与从动轮10之间传递动力的传动结构。相应侧齿轮6固定在随主动轮9同步转动的主动轮轴上,所以在主动轮9转动时行走轮8与齿轮6会随从动轮10同步转动。行走轮8转动会带动搬运器本体3沿轨道2行走,齿轮8转动会与齿条5啮合并在齿条5上滚动。搬运器运动到指定位置后驱动部4停机,搬运器继续向前溜行的动力会被驱动部4的输出轴及齿轮齿条之间摩擦力所吸收,从而限制了搬运器的溜行,使得搬运器能准确停驻在设定位置处。加之,得益于齿轮齿条固有的高传动精度的优点,搬运器运行距离总是等于齿轮6的所转过距离,利于精确记录搬运器的行程。

驱动部4到齿轮6之间传动系统的布置能保证搬运器内部为中空结构,不会影响待存取车辆由搬运器的框内穿过,还能保证两侧的主动轮9同时动作。

为防止搬运器行进过程中齿轮齿条间出现跳齿现象,搬运器本体3的下端转动设置有滚轮11,滚轮11位于齿条5下方,齿条5的下端面为平行于轨道2导向面的平面。常态下,滚轮11与齿条5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搬运器行进过程中滚轮11与齿条5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力,减小搬运器的行进阻力。同时滚轮11与齿条5下端面之间的间隙小于齿条5的齿全高,所以在出现跳齿趋势时,滚轮11会先接触齿条5下端面,从而避免跳齿现象发生。滚轮11转动设置在搬运器本体3下端,所以在滚轮11接触齿条5之后与齿条5之间是滚动摩擦的形式,能减小该状态下搬运器行驶阻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滚轮还可以被固定在搬运器本体上的挡块代替,只要挡块上端面与齿条下端面之间具有小于齿条齿全高的间隙即可;滚轮也可以省去,此时对齿条下端形状可不做任何要求,但该状态下搬运器行进过程中不具有防跳齿功能;在不设置滚轮的情况下,轨道的导向面还可以设置在轨道的侧面上,此时轨道的上端面可以不用于形成支撑面;轨道还可以不设置在轨道上,而是直接固定在车库框架上;还可以仅在中部设置一根轨道,此时相应地也只需要一组齿轮齿条啮合结构。

本实施例中,搬运器本体3的下端转动设置有导向轮12,导向轮12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在搬运器沿轨道2行走时导向轮12的轮面沿轨道2的内侧面滚动。这种情况下,搬运器沿轨道2行走时,搬运器不会在自身宽度方向上窜动,能保证搬运器顺畅行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轮还可以省去,而是将行走轮做成带有双轮缘的形式以防搬运器在宽度方向上窜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