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前内轴承垫片拆卸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0385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减速器前内轴承垫片拆卸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器研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减速器前内轴承垫片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汽车车桥行业,主减速器总成的设计和装配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司研发的车桥,主减速器总成里面前内轴承垫片安装的位置是在减速器壳体上安装前内轴承外圈的位置处。我们在前期研究的时候,为了调节减速器总成的印痕,涉及到要反复更换前内轴承垫片的规格。那么就要拆卸掉先前已经安装上的前内轴承垫片。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减速器壳体上拆卸前内轴承垫片的时候,都是采用拿尖锐的东西,两边对称敲击在前内轴承垫片上来达到拆卸的目的。这种拆卸方式的结果,就会导致拆卸下来的垫片有很深的印痕,垫片严重变形,损坏,无法重复使用,浪费量大,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器前内轴承垫片拆卸工装,结构简单,而且在车桥研发过程中,频繁拆卸减速器中前内轴承垫片时,能够保证垫片不被破坏或造成大的损伤,不浪费资源,节约了研发成本。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速器前内轴承垫片拆卸工装,其关 键在于:包括拆卸杆和拆卸块,所述拆卸块的上端正中部位开有连接孔,该拆卸块通过连接孔与所述拆卸杆垂直连接,所述拆卸块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拆卸头。

上述拆卸杆与连接孔间歇配合或螺纹连接或卡接。采用上述结构,能有效实现拆卸杆与拆卸块快速拆装。

上述拆卸头的下端面为平直的端面,两个所述拆卸头的下端面共面,该拆卸头的下端面所在面与所述拆卸杆垂直。采用上述结构,平直的端面增大了受力面积,力量分散,能进一步防止拆卸头对垫片造成损伤。

上述拆卸块呈长方体状。采用上述结构,非异形件更方便生产和更换,成本低。

上述拆卸头的下端面与所述拆卸块的下端面共面。

上述拆卸块和拆卸头一体成型。采用上述结构,拆卸块和拆卸头连接更加稳固,更耐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前内轴承垫片拆卸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在车桥研发过程中,频繁拆卸减速器中前内轴承垫片时,能够保证垫片不被破坏或造成大的损伤,不浪费资源,节约了研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拆卸块和拆卸头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减速器前内轴承垫片拆卸工装,由拆卸杆1和拆卸块2组成,所述拆卸块2呈长方体状。所述拆卸块2的上端正中部位开有连接孔3,该拆卸块2通过连接孔3与所述拆卸杆1垂直连接,所述拆卸杆1与连接孔3间歇配合,当然拆卸杆与连接孔也可螺纹连接或卡接,只要能够保证拆卸杆能与拆卸块轻松拆装即可。所述拆卸块2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拆卸头4。所述拆卸头4的下端面为平直的端面,两个所述拆卸头4的下端面共面,该拆卸头4的下端面所在面与所述拆卸杆1垂直。所述拆卸头4的下端面与所述拆卸块2的下端面共面。所述拆卸块2和拆卸头4一体成型。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