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73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屏反射光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荧屏反射光作用的非光电字画影像载体。
背景技术
荧屏反射光是众所皆知的荧屏光放射现象,然而,现有技术并没有将该荧屏反射光应用于制作非光电字画影像制作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荧屏反射光产生不同色彩视觉效果的影像载体及其制作方法,其加工简单、成本低,无需油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其包括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载体上设置有再结晶区域,所述第一载体粘贴在第一偏振光膜片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载体的上表面粘贴有聚碳酸酯薄膜层,所述再结晶区域为将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进行选择性区域熔解,在熔解过程中,使所选择的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熔解成液体,然后通过常温冷却,使被溶解成液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重新结晶,形成表面相对于所述原单位质量晶体表面更粗糙的第二单位质量晶体的再结晶区域。优选地,所述第一载体为聚乙烯薄膜,所述聚碳酸酯薄膜层粘贴在所述第一载体的再结晶区域、非再结晶区域或者再结晶区域与非再结晶区域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偏振光膜片的下表面粘贴有色纸质层。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薄膜层的上表面再次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粘贴有具有偏振光介质特性的塑料薄膜层和第二偏振光膜片。一种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的制作方法,其包括步骤A、提供第一载体,在所述第一载体上设置再结晶区域,所述再结晶区域通过再结晶过程形成,具体为在138 208°C的高温作用下,将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进行选择性区域熔解,在熔解过程中,使所选择的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被熔解成液体,然后通过常温冷却,使被溶解成液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重新结晶,形成表面相对于所述原单位质量晶体表面更粗糙的第二单位质量晶体的再结晶区域;B、将所述第一载体粘贴在第一偏振光膜片的上表面;C、在所述第一载体的上表面粘贴具有偏振光介质特性的聚碳酸酯薄膜层。优选地,所述第一载体为聚乙烯薄膜,在所述第一载体的再结晶区域、非再结晶区域或者再结晶区域与非再结晶区域之间粘贴聚碳酸酯薄膜层。优选地,在步骤C之后,进一步还包括步骤D、在所述第一偏振光膜片的下表面粘贴有色纸质层。优选地,在所述步骤D之后,进一步包括步骤E、在所述聚碳酸酯薄膜层的上表面再次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粘贴具有偏振光介质特性的塑料薄膜层和第二偏振光膜片。优选地,所述的再结晶过程采用烫金工艺机械,具体为将烫金工艺机械里面的金属模版温度设置在138 208°C,使该金属模版在138 208°C的温度下通过烫金工艺机械进行合压,低速渐进导入第一载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使之按照金属模版制作的轮廓、形状、线条被熔解,然后通过常温冷却,使被溶解成液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重新结晶,形成表面相对于所述原单位质量晶体表面更粗糙的第二单位质量晶体的再结晶区域。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及其制作方法,在聚碳酸酯薄膜层上印制各种所需要的图案,通过位于底层的第一偏振光膜片产生荧屏放射光,穿过第二单位质量晶体的再结晶区域,并从具有图案的聚碳酸酯薄膜层穿过,通过各层结构的反射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色彩的视觉效果,从而起到产品防伪和检测的技术效果。而且该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加工简单、成本低、无需油墨。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影像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如图I所示,该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包括第一载体110,所述第一载体110上设置有原单位质量晶体区域,在该第一载体110上按照所需要的图案的线条或者轮廓对所述第一载体110所选择的区域进行熔化、冷却后重新结晶形成的第二单位质量晶体再结晶区域,该第二单位质量晶体所在的区域为再结晶区域111,没有被改变的为原单位质量晶体的区域为非再结晶区域。更为具体的,所述再结晶区域111为在温度138-208摄氏度条件下(固体变化为液体的临界状态温度为105-137摄氏度)将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进行选择性区域熔解(即在第一载体上选择所需要的区域,将该选择所需要的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进行熔解),在熔解过程中,按照所需要的图案的线条或者轮廓选择相对应的再结晶区域,使所选择的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被熔解成液体,然后通过常温冷却,使被溶解成液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重新结晶,形成表面相对于所述原单位质量晶体表面更粗糙的第二单位质量晶体的再结晶区域。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载体110为聚乙烯薄膜。所述第一载体110粘贴在第一偏振光膜片120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载体110的上表面粘贴聚碳酸酯薄膜层130。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体为聚乙烯薄膜,在该聚碳酸酯薄膜层120上印制各种所需要的图案,通过位于底层的第一偏振光膜片120产生荧屏反射光,穿过该再结晶区域111,并从该具有图案的聚碳酸酯薄膜层130穿过,通过各层的反射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色彩的视觉效果,从而起到防伪和检测的技术效果。而且该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加工简单、成本低、无需油墨。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薄膜层120粘贴或者复合在所述第一载体110的再结晶区域111、非再结晶区域112或者再结晶区域111与非再结晶区域112之间。以通过荧屏反射光穿过具有光线偏振作用的各层结构,产生具有不同的荧屏反射光视觉效果。更好的起到防伪和检测的功用。另外,为了增强图案的色彩效果,所述第一偏振光膜片120的下表面粘贴有可见光反射层140。所述可见光反射层140为有色纸质层。为了荧屏放射光产生具有更强的色彩效果,所述聚碳酸酯薄膜层130的上表面再次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粘贴具有偏振光介质特性的塑料薄膜层和第二偏振光膜片。该第二偏振光膜片在所述塑料薄膜层的上方,该塑料薄膜层位于所述聚碳酸酯薄膜层130的上方,这样,具有更加多彩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荧屏放射光影像载体的制作方法,如图2所示,其包括步骤A、提供第一载体,在所述第一载体上设置再结晶区域,所述再结晶区域为在温度138-208摄氏度条件下(固体变化为液体的临界状态温度为105-137摄氏度)将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进行选择性区域熔解(即在第一载体上选择所需要的区域,将该选择所需要的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进行熔解),在熔解过程中,使所选择的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被熔解成液体,然后通过常温冷却,使被溶解成液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重新结晶,形成表面相对于所述原单位质量晶体表面更粗糙的第二单位质量晶体再结晶区域;B、将所述第一载体粘贴在第一偏振光膜片的上表面;C、在所述第一载体的上表面粘贴聚碳酸酯薄膜层。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载体为聚乙烯薄膜,在所述第一载体的再结晶区域、非再结晶区域或者再结晶区域与非再结晶区域之间粘贴聚碳酸酯薄膜层。以通过荧屏反射光穿过具有光线偏振作用的各层结构,产生不同的可见荧屏光反射。更好的起到防伪和检测的功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3所不,在步骤C之后,进一步还包括步骤D、在所述第一偏振光膜片的下表面粘贴有色纸质层。以增强图案的色彩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D之后,进一步包括步骤E、在所述聚碳酸酯薄膜层的上表面再次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粘贴具有偏振光介质特性的塑料薄膜层和第二偏振光膜片。将该第二偏振光膜片在所述塑料薄膜层的上方,该塑料薄膜层位于所述聚碳酸酯薄膜层的上方,这样,具有更加多彩的效果。在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再结晶过程采用烫金工艺机械,具体为将烫金工艺机械里面的金属模版温度设置在138 208°C,使该金属模版在138 208°C的温度下通过烫金工艺机械进行合压,低速渐进导入第一载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使之按照金属模版制作的轮廓、形状、线条被熔解,然后通过常温冷却,使被溶解成液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重新结晶,形成表面相对于所述原单位质量晶体表面更粗糙的第二单位质量晶体的再结晶区域。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影像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及其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 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载体上设置有再结晶区域,所述第一载体粘贴在第一偏振光膜片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载体的上表面粘贴有聚碳酸酯薄膜层,所述再结晶区域为在138 208°C的高温作用下,将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进行选择性区域熔解,在熔解过程中,使所选择的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熔解成液体,然后通过常温冷却,使被溶解成液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重新结晶,形成表面相对于所述原单位质量晶体表面更粗糙的第二单位质量晶体的再结晶区域。
2.如权利要求I所述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为聚乙烯薄膜,所述聚碳酸酯薄膜层粘贴在所述第一载体的再结晶区域、非再结晶区域或者再结晶区域与非再结晶区域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荧屏反射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光膜片的下表面粘贴有有色纸质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薄膜层的上表面再次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粘贴有具有偏振光介质特性的塑料薄膜层和第二偏振光膜片。
5.一种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提供第一载体,在所述第一载体上设置再结晶区域,所述再结晶区域通过再结晶过程形成,具体为在138 208°C的高温作用下,将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进行选择性区域熔解,在熔解过程中,使所选择的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被熔解成液体,然后通过常温冷却,使被溶解成液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重新结晶,形成表面相对于所述原单位质量晶体表面更粗糙的第二单位质量晶体的再结晶区域; B、将所述第一载体粘贴在第一偏振光膜片的上表面; C、在所述第一载体的上表面粘贴具有偏振光介质特性的聚碳酸酯薄膜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体为聚乙烯薄膜,在所述第一载体的再结晶区域、非再结晶区域或者再结晶区域与非再结晶区域之间粘贴聚碳酸酯薄膜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之后,进一步还包括步骤D、在所述第一偏振光膜片的下表面粘贴有色纸质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之后,进一步包括步骤E、在所述聚碳酸酯薄膜层的上表面再次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粘贴具有偏振光介质特性的塑料薄膜层和第二偏振光膜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结晶过程采用烫金工艺机械,具体为将烫金工艺机械里面的金属模版温度设置在138 208°C,使该金属模版在138 208°C的温度下通过烫金工艺机械进行合压,低速渐进导入第一载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使之按照金属模版制作的轮廓、形状、线条被熔解,然后通过常温冷却,使被溶解成液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重新结晶,形成表面相对于所述原单位质量晶体表面更粗糙的第二单位质量晶体的再结晶区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及其制作方法,其包括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载体上设置有再结晶区域,所述第一载体粘贴在第一偏振光膜片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载体的上表面粘贴有聚碳酸酯薄膜层,所述再结晶区域为将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进行选择性区域熔解,在熔解过程中,使所选择的所述再结晶区域的原单位质量晶体熔解成液体,然后通过常温冷却,使被溶解成液体的原单位质量晶体重新结晶,形成表面相对于所述原单位质量晶体表面更粗糙的第二单位质量晶体的再结晶区域。本发明提供的荧屏反射光影像载体及其制作方法,起到产品防伪和检测的功用。而且该荧屏反射光影像加工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B32B27/06GK102794955SQ201210266230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
发明者夏训崇 申请人:夏训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