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689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其特征在于:该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按质量分数计,芯层占70-85%,皮层占15-30%;

所述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的芯层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的:稀土铝酸锶发光粉10~30%、亚磷酸酯0.02-0.05%、抗氧化剂0.02-0.2%、硅烷偶联剂0.5-1%、余量为聚酰胺树脂;

所述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的皮层采用添加增韧剂的透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添加增韧剂的透明的聚碳酸酯或添加增韧剂的透明的聚苯乙烯树脂,以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的总质量为基准,增韧剂的添加量为0.1-0.4%。

2.一种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的发射主峰在519 nm处,采用氙灯为激发光源,照度1000 lx,激发时间10 min,激发后停10 s后,光亮度值在1000-2500mcd/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树脂为聚酰胺6树脂或聚酰胺66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铝酸锶发光粉的粒径小于1-7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和抗氧化剂168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韧剂为A-608、A-612或A-6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芯结构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KH-56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发光母粒制备:按重量配比将芯层各组分采用高速搅拌机混合均匀,然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和铸带切粒机制备含有稀土铝酸锶的聚酰胺6或聚酰胺66发光母粒,其中熔融温度为240-270 oC;

(2)预取向丝制备:采用复合纺丝机制备具体皮芯结构的预取向丝,皮层采用加入增韧剂的透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加入增韧剂的透明的聚碳酸酯或加入增韧剂的透明的聚苯乙烯树脂,芯层采用步骤(1)制备的发光母粒,熔融温度为250-280 oC,纺丝速度为1000-3000 m/min;

(3)发光纤维制备:对步骤(2)制备的预取向丝进行牵伸、热定型制备发光纤维,其中牵伸温度为70-120 oC,热定型温度为100-160 oC,总牵伸倍数2-5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