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抽模具的模道开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82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抽模具的模道开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线性滑轨的不对称形状提供冷抽成型的模具,特别是可据以成型出质量更佳的工件的模具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线性滑轨是自动化机械普遍使用来进行直线驱动及运输的设备,其主要构成组件包含滑轨与滑块,滑块配合于滑轨上往复滑动,机械设备设于滑块上,藉由驱动滑块而使机械设备随之移动。基于机械强度的考虑,线性滑轨一般是使用冷抽加工技术来制造;所谓“冷抽加工”,是将金属材料在低温状态下强迫通过一模具,使通过成型模道后的材料受到挤压而成型出对应成型模道的形状。由于滑块与滑轨一般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因此,用来成型该滑块或滑轨的模具必须是硬度高于不锈钢的材料,故通常使用钨钢来制造所述冷抽模具。所述冷抽成型使金属材料通过一成型模的成型模道而成型,该成型模道则是采用线切割技术加工完成;为了使金属材料得以顺利进入成型模道,该成型模道的开口内径均会成型出斜度。如图2A、图2B与图3所示,设于成型模道31的开口内径的斜度t都是利用线切割机器设备本身即具有的自然角度切割而成,不需要特别另行设计即可形成,其角度可依需求在0° 12°的范围内自行设定,因此,所切割出来的每一个位置的斜度均相同。然而,由于线性滑轨的轮廓是不对称的形状,以致于成型模道的开口内径的斜度均相同时,有些斜度位置所对应的开口形状不够匹配,所成型出来的工件无法达到更理想、更完美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上用来成型线性滑轨用的滑轨的冷抽模具,因为成型模的成型模道的开口内径的各位置的斜度均相同,与该斜度位置所对应的开口形状不够匹配,致使成型出来的工件无法达到更理想、更完美结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依据成型模道不同位置的不同形状而将成型模道的开口内径设计不同的斜度,使斜度位置与其所对应的开口形状更为搭配,藉以使成型出来的工件具有更理想、更完美的结构质量。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抽模具的模道开口结构,在成型模的成型模道开口内径形成有斜度,所述斜度依据该成型模道不同位置的形状而形成不同的斜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由设计者依实际的需求另行绘制设计图来设计成型模道开口内径所对应的不同位置形状的斜角,而不完全采用线切割机器设备的自然角度,再进一步切割加工完成,以获得与成型模道的开口不同位置的形状更为搭配的斜度。

[0009]图I为显示冷抽模具的成型模与模座组合于底座的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图2A为显示现有技术成型模的成型模道内的各位置的斜度均相同的俯视平面示意图。图2B为显示现有技术成型模结构的前视平面剖视示意图。图3为显示另一现有技术成型模的成型模道内的各位置的斜度均相同的俯视平面示意图。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成型模的成型模道内的不同形状的位置,其对应的斜度亦不相同的俯视平面示意图。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成型模的成型模道内的不同形状的位置,其对应的斜度亦不相同的俯视平面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熟悉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请参考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抽模具,包括有一底座I、一模座2与一成型模3 ;其中,底座I与模座2可以采用中碳钢材料制造,其底部设置一出料口 12,模座2设于底座I内;成型模3则组合于模座2内,用来成型线性滑轨的金属材料被输送通过成型模3后从出料口 12送出形成工件。本实用新型的模座2的较佳实施例,可以采用中碳钢材料制造,使模座2具有一贯通其第一端20A与第二端20B的通孔21 ;该模座2被组合于底座I内。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3可以采用硬度高于中碳钢的钨钢材料制造,其具有一贯通其第一端30A与第二端30B的成型模道31,该成型模3设于模座2的通孔21内(如图I所示)O本实用新型的模座2和成型模3组合于底座I的方式,利用“红缩法”将模座2固定于底座I的置模空间内,以及利用“红缩法”将成型模3固定于模座2的通孔内。所谓的“红缩法”,是将底座I加热至预定温度后让底座的置模空间膨胀扩大,然后将模座2置入该置模空间内,待底座I冷却后使置模空间收缩而束紧固定模座2。然后再对模座2加热至一特定温度后让通孔膨胀扩大,再将成型模3置入模座2的通孔中,待模座2冷却后使通孔收缩而束紧成型模3。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成型模3的成型模道31的开口内径设有斜度T,以利于金属材料进入成型模道31进行冷抽成型作业;所述斜度T依据成型模道31不同位置的不同形状而将成型模道31的开口内径设计不同的斜角,使斜度T位置与其所对应的开口形状更为搭配,其实施方式,由设计者依实际的需求另行绘制设计图来设计成型模道开口内径所对应的不同位置形状的斜角,而不完全采用线切割机器设备的自然角度,再进一步切割加工完成,以获得与成型模道的开口不同位置的形状更为搭配的斜度,藉以使成型出来的工件具有更理想、更完美的结构质量。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成型模3的成型模道31内的不同形状的位置,其对应的斜度T亦不相同的俯视平面示意图。由图4与图5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设于成型模3的成型模道31开口内径的斜度T,并不是均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依据实际的需求配合成型模道31的形状而自行设计,不依靠切线割机械设备本身所拥有的自然角度,因而可以使加工出来的成型模更为理想、完美,让成型出来的工件质量更佳。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实用新型做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实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冷抽模具的模道开口结构,在成型模之的成型模道开口内径形成有斜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度依据该成型模道不同位置的形状而形成不同的斜度。
专利摘要一种冷抽模具的模道开口结构,主要特征在于成型模的成型模道开口内径形成有斜度,所述斜度依据该成型模道不同位置的形状而形成不同的角度,使得模具更为理想、完美,进而得以冷抽成型出品质更佳的工件。
文档编号B21C25/02GK202366978SQ201120367258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范姜群龙 申请人:范姜群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