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102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缝纫机设备中的零件结构示意图,该零件呈圆 柱形,零件的一端具有开口槽。传统的用于加工这种零件的模具每次只能夹装一个零件,零件加工效率低,加工过程中,零件的夹装更换频繁,耗时耗力,因此,无法满足大批量高效率的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闻、夹装方便的1旲具。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包括底座和设置于该底座上的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模包括有多个相互拼接设置于一体的夹块,相邻的两个夹块之间形成有可供圆柱形工件穿设的安装孔。为了能够更好地夹装被加工工件,以便于调节不同工件的安装间隙,作为优选,所述的夹模还包括有一手柄,该手柄连接有可调节所述夹块之间间隙距离的调节杆。为了提高工件的加工尺寸精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夹模包括有三块并排设置的夹块,位于中间位置的夹块上设置有可限制所述圆柱形工件的开口槽加工深度的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多夹块的结构,相邻的夹块之间形成工件安装孔,能够一次夹装实现多个工件的同时加工,减少了工件加工的夹装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通过手柄能够调整被夹装工件的安装间隙,以方便工件的安装,并提高工件夹装的灵活性,避免安装过程中工件的变形。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立体分解图(去掉底座)。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进行加工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被加工工件I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工件I呈圆柱体形状,工件I在圆柱形的一端具有开口槽11,工件I的圆柱形外壁和开口槽11分别为该工件I的两个不同的被加工部位。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模具包括有底座2和设置于该底座2上的夹模,其中,夹模包括有三个相互并排设置的夹块3 (也可以三块以上),相邻的两个夹块3之间形成有可供工件I穿设的安装孔,安装孔分别为开设在相邻两个夹块3所对应的侧面上的半圆弧面组成,位于中间位置的夹块3上设置有可限制工件I的开口槽加工深度的限位块5。为了方便工件I的夹装,夹模还包括有一手柄4,该手柄4连接有可调节夹块3之间间隙距离的调节杆41。当要安装工件I时,先摇动手柄4将夹块3分开,工件I插入安装孔内,然后再摇动手柄4,将夹块3靠近,此时,工件I夹紧于安装孔内,可以对工件I进行加工。本实施例的模具采用了多工位结构,可以一次夹装两个工件I,相比于传统一次只能夹装一个工件I的模具,节省了工件I装夹的时间,提高了工件I的加工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包括底座和设置于该底座上的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模包括有多个相互拼接设置于一体的夹块,相邻的两个夹块之间形成有可供圆柱形工件穿设的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模还包括有一手柄,该手柄连接有可调节所述夹块之间间隙距离的调节杆。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模包括有三块并排设置的夹块,位于中间位置的夹块上设置有可限制所述圆柱形工件的开口槽加工深度的限位块。
专利摘要一种模具,包括底座和设置于该底座上的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模包括有多个相互拼接设置于一体的夹块,相邻的两个夹块之间形成有可供圆柱形工件穿设的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多夹块的结构,相邻的夹块之间形成工件安装孔,能够一次夹装实现多个工件的同时加工,减少了工件加工的夹装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通过手柄能够调整被夹装工件的安装间隙,以方便工件的安装,并提高工件夹装的灵活性,避免安装过程中工件的变形。
文档编号B23Q3/00GK202556093SQ20122020410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吴剑磊 申请人:宁波市江东迪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