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螺丝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锁付螺丝机。
背景技术:
多数产品上均需锁付或多或少的螺丝,目前产品上锁付螺丝多数通过人工手动完成或单轴锁付螺丝机完成。当采用人工手动完成时,人工手持电批或风批,并由人工把螺丝放入螺丝孔位后再进行锁付作业。显然,这种操作方式较为繁琐且效率低下。当采用单轴操作时,电批需要在多个螺丝孔位之间反复移动作业,对于螺丝孔位较多的产品而言,同样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若锁付螺丝需要很大扭力时,尤其是自攻螺丝,人工比较辛苦,很多工人不愿从事该岗位。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锁付螺丝机,其可以代替人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节省成本,而且操作简单,尤其适合大扭力、多孔位产品,可以大大提高螺丝锁付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锁付螺丝机,其可以代替人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节省成本,而且操作简单,尤其适合大扭力、多孔位产品,可以大大提高螺丝锁付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动锁付螺丝机,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工作平台,所述机架内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螺丝分料机构和螺丝锁付机构,所述螺丝分料机构和所述螺丝锁付机构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并且所述螺丝分料机构和所述螺丝锁付机构连接,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的定位夹具,所述螺丝锁付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夹具的上方,所述螺丝分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夹具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锁付螺丝机的一种改进,所述螺丝分料机构包括料槽支撑架、分料机构支撑架、螺丝料槽、分螺丝机构、上料板和第一气缸,所述螺丝料槽设置于所述料槽支撑架上,所述分螺丝机构设置于所述分料机构支撑架上,所述上料板设置于所述螺丝料槽内,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上料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锁付螺丝机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料板上设置有倾斜的上料槽,并且所述螺丝料槽内还设置有上料板固定轨道,所述上料板可沿着所述上料板固定轨道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锁付螺丝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分螺丝机构包括螺丝入口和与所述螺丝入口连通的螺丝出口,所述螺丝出口连接有出钉管,所述螺丝入口通过轨道槽与所述上料槽连接,所述轨道槽下部连接有能够辅助螺丝在所述轨道槽内顺畅滑动的直振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锁付螺丝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分螺丝机构还包括分料底座,所述分料底座内部具有推料腔和分料腔,所述分料腔设置于所述推料腔的下部,所述螺丝入口设置于所述推料腔的上壁,所述推料腔内设置有推料滑块,所述推料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螺丝入口匹配的下料孔;所述分料腔内设置有分料滑块,所述螺丝出口设置于所述分料滑块上,并且所述螺丝出口与所述下料孔匹配;所述分料底座的侧部还设置有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均固定于气缸固定座上,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推料滑块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分料滑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锁付螺丝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出钉管的下面设置有能感应到螺丝是否存在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锁付螺丝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推料滑块上设置有活动滑片、导柱和盖板,所述活动滑片通过导柱与所述推料滑块连接,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推料滑块上,所述推料滑块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分料底座下方还设置有调整板,所述分料滑块上设置有高压气源进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锁付螺丝机的一种改进,所述螺丝锁付机构包括Z轴支撑架,所述Z轴支撑架上部固定有气缸固定板,所述气缸固定板上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上设置有旋转向下的风批或电批,所述风批或电批的下面连接批头,所述上安装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有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上固定有螺丝夹子,所述螺丝夹子设置有进钉管,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下安装板通过滑块上下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锁付螺丝机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安装板下方设置有限位支撑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可以代替多人作业,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省成本,尤其适合大扭力,多孔位产品,且效率较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锁付螺丝机在使用时,仅需将螺丝倒入螺丝料槽内即可,螺丝即会通过该螺丝分料机构的分配自动输送至螺丝夹子,该螺丝夹子在该螺丝锁付机构的其他部件的作用下,锁付于产品上,全程无需人工过多参与,从而操作极其简单,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螺丝分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螺丝分料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螺丝锁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锁付螺丝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于机架1上的工作平台2,机架1内放置有控制装置3,工作平台2上设置有螺丝分料机构4和螺丝锁付机构5,螺丝分料机构4和螺丝锁付机构5均与控制装置3连接,并且螺丝分料机构4和螺丝锁付机构5连接,工作平台2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的定位夹具6,螺丝锁付机构5设置于定位夹具6的上方,螺丝分料机构4设置于定位夹具6的一侧。控制装置3用于根据程序设定控制该螺丝分料机构4、该螺丝锁付机构5所具有的气动件、电动件等能够产生动作的部件时机和工作时间,使该自动锁付螺丝机能够自动循坏工作。
螺丝分料机构4包括料槽支撑架41、分料机构支撑架42、螺丝料槽43、分螺丝机构44、上料板45和第一气缸46,螺丝料槽43设置于料槽支撑架41上,分螺丝机构44设置于分料机构支撑架42上,上料板45设置于螺丝料槽43内,第一气缸46的活塞杆与上料板45连接。上料板45在第一气缸46的作用下垂直上下运动,即第一气缸46工作后带动该上料板45上下移动,上料板45上设置有倾斜的上料槽47,并且螺丝料槽43内还设置有上料板固定轨道48,上料板45可沿着上料板固定轨道48上下移动,保证了送料机构的精准度,该上料槽47将该螺丝料槽43内的螺丝举升并使螺丝沿该上料槽47在螺丝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进入轨道槽。
分螺丝机构44包括螺丝入口441和与螺丝入口441连通的螺丝出口,螺丝出口连接有出钉管442,螺丝入口441通过轨道槽443与上料槽47连接,轨道槽443下部连接有能够辅助螺丝在轨道槽443内顺畅滑动的直振器444。即,该螺丝沿着该上料槽47向下滑动进入轨道槽443,再由轨道槽443通过直振器444沿轨道槽443进入该螺丝入口441。当然,出于提高工作效率计,该上料板45、该轨道槽443、该螺丝入口441、该出钉管442均可以设置多个。
分螺丝机构44还包括分料底座445,分料底座445内部具有推料腔和分料腔,分料腔设置于推料腔的下部,螺丝入口441设置于推料腔的上壁,推料腔内设置有推料滑块446,推料滑块446上设置有与螺丝入口441匹配的下料孔;即,该下料孔的上口能够对正该螺丝入口441,从而该螺丝入口441内的螺丝能够进入该下料孔内,分料腔内设置有分料滑块447,螺丝出口设置于分料滑块447上,每个分料滑块447上设有2个和该下料孔相配的螺丝出口4418,并且螺丝出口与下料孔匹配,即,该螺丝出口的上口能够对正该下料孔的下口,从而该下料孔内的螺丝能够进入该螺丝出口内;分料底座445的侧部还设置有第三气缸448和第四气缸449,第三气缸448和第四气缸449均固定于气缸固定座4410上,第三气缸448的活塞杆与推料滑块446连接,第四气缸449的活塞杆与分料滑块447连接。上料板45运动中被推上来的螺丝进入上料槽47,顺着上料槽47的坡度向下滑落,从而进入轨道槽443。此时在直振器444的作用下,滑向分料滑块447。当螺丝从轨道槽443进入分螺丝机构44的螺丝入口441处。
出钉管442的下面设置有能感应到螺丝是否存在的传感器4411,传感器4411与控制装置3连接。当该出钉管442下面的螺丝感应器没有检测到螺丝,则通过控制装置3控制第三气缸448动作,该第三气缸448带动该推料滑块446滑动,使该下料孔的上口对正于该分料滑块447的其中一个螺丝出口。若对应的螺丝感应器检测到螺丝的存在后,则通过该控制装置3控制该第四气缸449动作以使分料滑块447的另一个螺丝出口对正于下料孔,同时第三气缸448再次重复上次动作分第二颗螺丝,当对应的感应器检测到螺丝的存在,则第三气缸448和第四气缸449复位,从而完成了螺丝的分料过程,螺丝分料完成。因此该分螺丝机构44具有较高的效率、较低的制作成本和较小的占用空间。
推料滑块446上设置有活动滑片4412、导柱4413和盖板4414,活动滑片4412通过导柱4413与推料滑块446连接,盖板4414设置于推料滑块446上,推料滑块446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板4415,分料底座445下方还设置有调整板4416,分料滑块447上设置有高压气源进口4417。在第三气缸448的作用下,推料滑块446带动活动滑片4412向一侧推动错位,把螺丝入口441处螺丝错位分离,带动到螺丝出口上端,从而使螺丝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出钉管442内,同时每个出钉管442附近的透明管上套有螺丝检测传感器4411。从而实现一次螺丝分料作业。在高压气源的作用下,螺丝顺利进入螺丝锁付机构5。每个分料滑块447上设有2个和该下料孔相配的螺丝出口。
螺丝锁付机构5包括Z轴支撑架51,所谓Z轴指的是垂直向下的竖向轴,Z轴支撑架51上部固定有气缸固定板52,气缸固定板52上第二气缸53,第二气缸53的活塞杆上固定有上安装板54,上安装板54上设置有旋转向下的风批或电批55,风批或电批55的下面连接批头56,上安装板54通过连接杆57连接有下安装板58,下安装板58上固定有螺丝夹子59,螺丝夹子59设置有进钉管510,该进钉管351通过透明胶管4419与分螺丝机构44的出钉管442相连。上安装板54和下安装板58通过滑块511上下移动连接。即上安装板54与下安装板58通过连接杆57连接,并可以通过连接杆57来调节上安装板54和下安装板58之间的间距,从而使该螺丝夹子59与该批头56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能够适合具有不同螺丝间距的产品锁付螺丝的需要。上安装板54和下安装板58通过第二气缸53动作沿滑块511上下移动。
下安装板58下方设置有限位支撑柱。通过该限位支撑柱可以调节下安装板58下降的距离,进而适合不同高度的产品进行螺丝锁付工作。另外,上安装板54和下安装板58通过第二气缸53沿滑块511垂直运动。也就是说,这样可以使上安装板54和下安装板58的上下滑动能够保持竖直且具有合适的移动距离。
同时本实用新型每颗螺丝对应一个Z轴,对大扭力产品来说,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保证了扭力的稳定性和螺丝锁付的松紧度,以及螺丝下降的高度,使用范围广。
分料完成后的螺丝通过出钉管442进入透明塑料管内,处于等待状态,待收到控制装置3发出的信号后,在高压气源的作用下,螺丝被吹进螺丝夹子59上的进钉管内,进而进入螺丝夹子59内,自动处于竖直状态,并处于待锁付螺丝孔位的正上方,处于等待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1、将需要锁付的螺丝放置于螺丝料槽43内,待锁付产品放入定位治具6上。
2、启动该自动锁付螺丝机,该第一气缸46动作,将螺丝推进轨道槽443内,在直振器444的振动作用下螺丝沿轨道槽443送至螺丝进口处。
3、该出钉管442下面的感应器4411没有检测到螺丝,则通过控制装置3控制第三气缸448动作,该第三气缸448带动该推料滑块446滑动,使该下料孔的上口对正于螺丝入口441。若对应的感应器4411检测到螺丝的存在后,则通过该控制装置3控制该第四气缸449动作以使分料滑块447的另一个螺丝出口对正于下料孔,同时第三气缸448再次重复上次动作分第二颗螺丝,当对应的感应器4411检测到螺丝的存在,则第三气缸448和第四气缸449复位,从而完成了螺丝的分料过程,螺丝分料完成。
4、第3步骤分料完成后的螺丝通过出钉管442进入透明塑料管内,处于等待状态,待收到控制装置3发出的信号后,在高压气源的作用下,螺丝被吹进螺丝夹子59上的进钉管内,进而进入螺丝夹子59内,自动处于竖直状态,并处于待锁付螺丝孔位的正上方,处于等待状态。
5、当工作按钮启动时,上安装板54上风批或电批55启动处于旋转状态,同时,该第二气缸53动作,使上安装板54和下安装板58竖直向下运动,并带动风批或电批55和螺丝夹子59一起向下运动,将位于螺丝夹子59内处于等待状态的螺丝通过旋转批头锁付到产品上。待扭力信号完成,该第二气缸53动作返回,产品锁付螺丝完成。机器完成螺丝锁付。同时步骤3和步骤4动作完成,机器复位处于待命状态。
6、重复步骤5完成更多产品的锁付。
总之,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可以代替多人作业,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省成本,尤其适合大扭力,多孔位产品,且效率较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锁付螺丝机在使用时,仅需将螺丝倒入螺丝料槽内即可,螺丝即会通过该螺丝分料机构的分配自动输送至螺丝夹子,该螺丝夹子在该螺丝锁付机构的其他部件的作用下,锁付于产品上,全程无需人工过多参与,从而操作极其简单,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