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辊筒用找正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2782阅读:9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辊筒用找正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大直径辊筒生产用工装,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加工辊筒用找正工装。



背景技术:

大直径电镀辊的辊筒需要加工内孔,加工过程就较为复杂。如Φ800×2200这个规模的辊筒,其内壁是需要加工的。

目前的加工设备通常是采用卧式深孔车床改造而成,一般改造的车床都是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其导轨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导致了改造后的车床投入生产后,车床尾柄的中心和卡盘的中心很难找到在同一水平上。此种情况不仅导致了辊筒在加工过程中两端的孔不同轴;更导致了辊筒在加工过程中不断地甩出,影响到工件及操作工的安全。

另外,辊筒毛坯完成后,首先是需要用轧辊车床对其进行找正,并在辊筒的外径上加工两端外圆,作为后面的找正基准,然后再放入卧式深孔车床进行内壁的加工。卧式深孔车床配合中心架,即可将辊筒内壁加工成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加工辊筒用找正工装,实现辊筒的加工和内壁加工在一套工装上就可以完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工装包括支撑板和多个调节件,所述支撑板的外径与辊筒的外径相匹配,所述调节件沿支撑板的边缘等间距固定设置,所述沿支撑板边缘设置的调节件形成用于夹持辊筒的夹持空间,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开设顶针孔,所述顶针孔具有至少一个斜度。

所述调节件为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分别焊接在支撑板的边缘。使用调节螺栓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确保辊筒被夹紧。

所述支撑板为厚度20~30mm的钢板。能够便于取材,降低成本。

所述顶针孔内开设两个连续倾斜孔,所述两个倾斜孔的倾斜角度一个为75°,另一个为60°。一个75°的倾斜孔能够配合轧辊车床的顶针进行找正整形工作,一个60°的倾斜孔能够配合卧式深孔车床的顶针进行内壁加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使用一套工装实现配合轧辊车床和卧式深孔车床的工作,同时拆卸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支撑板1和多个调节件2,所述支撑板1的外径与辊筒的外径相匹配,所述调节件2沿支撑板1的边缘等间距固定设置,所述沿支撑板1边缘设置的调节件2形成用于夹持辊筒的夹持空间,所述支撑板1的中心开设顶针孔3,所述顶针孔3内开设两个连续倾斜孔,所述两个倾斜孔的倾斜角度一个为75°,另一个为60°。一个75°的倾斜孔能够配合轧辊车床的顶针进行找正整形工作,一个60°的倾斜孔能够配合卧式深孔车床的顶针进行内壁加工。

本实施例的调节件2为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分别焊接在支撑板1的边缘。使用调节螺栓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确保辊筒被夹紧。

本实施例的支撑板1为厚度25mm的钢板。能够便于取材,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1、轧辊车床找正整形:使用本实施例的工装,夹紧辊筒两端的外圆;并以辊筒外径找正,在辊筒的外径上车出外圆找正基准。辊筒外径上所车的找正基准,可将整个外径全部见光,也可在辊筒外径的两端各车一定长度的外圆,两处外圆尺寸一致,长度一般在20mm~100mm。同时根据毛坯辊筒情况,建议将不同辊筒的外圆也车至一个统一的尺寸,如理论尺寸Φ800辊筒的外径加工至Φ804±0.03mm。不同辊筒外径加工成一个尺寸的好处是方便达到一次调整、多次加工的目的,使前后工序关于辊筒的中心确定能够统一;

2、转接:将辊筒从轧辊车床送至卧式深孔车床,转接的过程中,工装不用拆卸;

3、卧式深孔车床加工内壁:使用工装的顶针孔3孔及车好的外圆找正,调节卧式深孔车床的中心架至正确的位置,锁紧;然后将工装拆掉,正常加工。如果此后加工的辊筒的尺寸没有变化,卧式深孔车床的中心架可以不用再调整,这样就达到了一次调整、多次加工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