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伸膜延时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6745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伸膜延时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板料冲压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伸模延时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冲压是塑性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由于冲压通常是在室温下进行加工,所以常常称为冷冲压;又由于它的加工材料主要是板料,所以又称为板料加工。在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冲压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设备,称为冲压模具或冷冲模。冲压模具在实际冲压加工中是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没有符合要求的冲压模具,冲压加工无法实现;没有先进的冲压模具,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在冲压零件的生产中,合理的冲压成形工艺、先进的模具、高效的冲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目前市面上冷冲拉伸模具很多,通常是压料拉伸后开模时上下模同时脱料,这样脱料产品会变形,加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拉伸模延时脱模机构,其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伸膜延时脱模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复位装置、凸轮机构、A脱料板、B脱料板、A剥料钩和B剥料钩,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复位装置、A剥料钩、B剥料钩、A脱料板和B脱料板,所述复位装置设在上模座上部,所述A剥料钩设在上模座左侧,所述B剥料钩设在上模座右侧,所述A脱料板设在上模座左下部,所述B脱料板设在上模座右下部,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凸轮滚轴、凸轮固定板、大顶杆和小顶杆,所述凸轮固定板安装在A脱料板上,所述凸轮通过凸轮滚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凸轮固定板内,所述凸轮左上方设有大顶杆,所述凸轮右上方设有小顶杆。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氮气弹簧、限位块、顶高套筒、浮料板、浮料入块和外定位块,所述下模座上设有氮气弹簧和限位块,所述浮料板设置在氮气弹簧上,所述顶高套筒安装在浮料板上且与下模座相连接,所述浮料入块安装在浮料板上,所述外定位块安装在浮料入块上。

所述大顶杆和小顶杆内设有弹簧。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氮气弹簧和氮气弹簧座,所述氮气弹簧设在氮气弹簧座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脱料板上设置有凸轮延时脱模机构,解决了浮块会将产品顶变形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3所述的一种拉伸膜延时脱模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1、复位装置、凸轮机构、A脱料板4、B脱料板5、A剥料钩6和B剥料钩7,所述上模座1上设有复位装置、A剥料钩6、B剥料钩7、A脱料板4和B脱料板5,所述复位装置设在上模座1上部,所述A剥料钩6设在上模座1左侧,所述B剥料钩7设在上模座1右侧,所述A脱料板4设在上模座1左下部,所述B脱料板5设在上模座1右下部,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31、凸轮滚轴32、凸轮固定板33、大顶杆34和小顶杆35,所述凸轮固定板33安装在A脱料板4上,所述凸轮31通过凸轮滚轴32可转动的安装在凸轮固定板33内,所述凸轮31左上方设有大顶杆34,所述凸轮31右上方设有小顶杆35。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8、氮气弹簧9、限位块10、顶高套筒11、浮料板12、浮料入块13和外定位块14,所述下模座8上设有氮气弹簧9和限位块10,所述浮料板12设置在氮气弹簧9上,所述顶高套筒11安装在浮料板12上且与下模座8相连接,所述浮料入块13安装在浮料板12上,所述外定位块14安装在浮料入块13上。

所述大顶杆34和小顶杆35内设有弹簧36。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氮气弹簧21和氮气弹簧座22,所述氮气弹簧21设在氮气弹簧座22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上模随压力机向下运动,B脱料板5刚接触产品上型面,上模B脱料板5静止不动,下模的浮料板12静止不动;当上模继续下行,B脱料板5静止,上模大顶杆34开始接触凸轮31;当上模继续下行时,上模B脱料板5与下模浮料板12同时下行,上模小顶杆35静止;当上模继续下行时,凸轮31与浮料板12接触,大顶杆34随上模下行使凸轮31往右转动,使小顶杆35上行,当完成拉伸时,上模向上运动,首先上模座1先向上运动,浮料板12由于氮气弹簧9复位,使浮料板12推动向上运动,由于凸轮31抵靠在浮料板12上,浮料板12上升会带动脱料板的上升,当浮料板12完全复位了,上模座1上的剥料钩,带动脱料板继续上升开模。通过上模的弹簧来控制凸轮31,然后在通过凸轮31来控制下模浮料板12的浮升,进而达到第二次成型时下模浮料板12需延迟浮升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浮料板12会将产品顶变形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