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胀翅片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2659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插胀翅片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胀翅片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冷柜等制冷设备用插胀式翅片换热器大多为弯制好的换热管插入过盈的翅片槽孔,使换热管与翅片的槽孔贴紧,从而形成完整的插胀式翅片换热器。但实际上换热管插入通过翅片槽孔时,是动态配合,由于受翅片精度及换热管直度影响,翅片的槽孔在此过程发生扩大及受力变形,翅片槽孔在穿插过换热管后并不能与换热管完全贴紧,所以翅片与换热管大多是松动配合,削弱了翅片与换热管的有效热传导,从而影响了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胀翅片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胀翅片式换热器D型胀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原插胀式翅片换热器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胀紧的工艺,所述二次胀紧包括通过D形胀工艺使换热管由圆形向D型变形,在此过程中,换热管在内侧呈现D型的平面,而外侧与翅片接触的部位向外膨胀增大变形,使换热管与翅片槽孔接触更加紧密,从而提高换热管与翅片的热交换能力。

进一步,还包括D型胀插条、插条固定座、待胀产品和产品固定座,将D型胀插条固定在插条固定座上,同时,将待胀产品固定在产品固定座上,驱动插条固定座使D型胀插条插入待胀产品的翅片槽孔内的换热管的内侧,D型胀插条向外挤压待胀产品的换热管,使换热管由圆形向D型变形。D型胀插条、插条固定座、待胀产品和产品固定座构成D型胀插胀机系统的主要结构。

进一步,所述D型胀插条包括插条本体,所述插条本体的前端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两侧的插条本体上对称设有胀头,两侧所述胀头的远端之间的距离A大于同一翅片槽孔内的换热管之间的距离B。锥形前端便于插入翅片槽孔内,通过胀头的过盈挤压使换热管产生D型变形。

胀头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过盈挤压变形的目的即可。但是为了减小摩擦力,避免损害翅片槽孔,本实用新型的胀头外形采用圆弧形,并且胀头的高度不大于翅片槽孔的宽度,避免卡住。

一种方式,所述胀头为固定在所述插条本体上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横截面的外轮廓线为弧形。胀头直接采用轴向切开的部分圆柱体固定在插条本体的侧面,或者在加工插条本体时,一体加工出条形凸起。

另一种方式,所述胀头为转动连接在所述插条本体上的柱形辊,所述柱形辊部分位于所述插条本体内部,部分向外凸出于所述插条本体的表面。采用转动的柱形辊胀头将滑动转化为滚动减小了插管时的阻力,减少翅片槽孔的弯曲变形。

一种插胀翅片式换热器,采用上述的插胀翅片式换热器的D型胀紧工艺,包括多个翅片和换热管,所述翅片上设有翅片槽孔,所述换热管插设在所述翅片槽孔内,且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为D型,所述D型换热管包括平面部和弧形部,所述平面部位于内侧,所述弧形部位于外侧与所述翅片槽孔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胀翅片式换热器D型胀紧工艺及其插胀翅片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D型胀紧工艺是在原已插胀的换热器的基础上增加D型胀,使换热管产生D型变形,内侧平面、外侧起鼓膨胀,增加换热管与翅片槽孔的胀紧度,同时换热管也更加平直,一方面改善了翅片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另一方面也改善了产品的外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插胀翅片式换热器的胀紧工艺流程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换热管在翅片中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插胀翅片式换热器的D型胀紧工艺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D型胀插胀机系统示意图;

图5是D型胀插条实施方式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D型胀插条实施方式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D型胀插条实施方式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D型胀后换热管在翅片中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翅片,2、翅片槽孔,31、圆形换热管,32、D型换热管,4、D型胀插条,41、插条本体,42、胀头,5、插条固定座,6、待胀产品,7、产品固定座,8、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插胀翅片式换热器胀紧工艺主要包括翅片工艺、换热管工艺和斜插胀管工艺,其中翅片工艺主要包括翅片冲片和翅片排片,换热管工艺主要包括依次进行的S形弯管、压扁、扭斜和对折,最后再将换热管通过斜插胀管插入到翅片1上的翅片槽孔2内。

如图2所示,为采用现有技术的插胀翅片式换热器胀紧工艺生产的插胀翅片式换热器,包括翅片1和换热管,翅片1上设有翅片槽孔2,换热管插设在翅片槽孔2内,且换热管的横截面为圆形。

如图3-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胀翅片式换热器D型胀紧工艺,在原插胀式翅片换热器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胀紧的工艺,所述二次胀紧包括通过D形胀工艺使换热管由圆形向D型变形,在此过程中,换热管在内侧呈现D型的平面,而外侧与翅片1接触的部位向外膨胀增大变形,形成D型换热管32,使换热管与翅片槽孔2接触更加紧密,从而提高换热管与翅片1的热交换能力。

完成上述加工工艺主要采用D型胀插胀机系统,D型胀插胀机系统主要包括D型胀插条4、插条固定座5、待胀产品6和产品固定座7,将D型胀插条4固定在插条固定座5上,同时,将待胀产品6固定在产品固定座7上,采用驱动机构8驱动插条固定座5使D型胀插条4插入待胀产品6的翅片槽孔2内的换热管的内侧,D型胀插条4向外挤压待胀产品6的换热管,使换热管由圆形向D型变形。驱动机构8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油缸进行驱动。

如图5-图7所示,D型胀插条4包括插条本体41,所述插条本体41的前端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两侧的插条本体41上对称设有胀头42,两侧所述胀头42的远端之间的距离A大于同一翅片槽孔2内的圆形换热管31之间的距离B,从而保证胀头42与圆形换热管31之间是过盈配合,在D型胀插条4向内推进时,将圆形换热管31内侧向外挤压变形,从而向D型转换形成D型换热管32。由于A>B,因此,将插条本体41前端设置为锥形便于插入。

胀头42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过盈挤压变形的目的即可。但是为了减小摩擦力,避免损害翅片槽孔2,本实用新型的胀头42外形采用圆弧形,并且胀头42的高度不大于翅片槽孔2的宽度,避免卡住。

如图7所示,一种方式,所述胀头42为固定在所述插条本体41上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横截面的外轮廓线为弧形。胀头42直接采用轴向切开的部分圆柱体固定在插条本体41的侧面,或者在加工插条本体41时,一体加工出条形凸起。

如图5所示,另一种方式,所述胀头42为转动连接在所述插条本体41上的柱形辊,所述柱形辊部分位于所述插条本体41内部,部分向外凸出于所述插条本体41的表面。采用转动的柱形辊胀头42将滑动转化为滚动减小了插管时的阻力,减少翅片槽孔2的弯曲变形。

一种插胀翅片式换热器,采用上述的插胀翅片式换热器的D型胀紧工艺,包括多个翅片1和换热管,所述翅片1上设有翅片槽孔2,所述换热管插设在所述翅片槽孔2内,且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为D型,所述D型换热管32包括平面部和弧形部,所述平面部位于内侧,所述弧形部位于外侧与所述翅片槽孔2接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