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左后轮罩焊接加工的夹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6195发布日期:2018-12-12 00:2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左后轮罩焊接加工的夹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左后轮罩焊接加工的夹具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汽车左后轮罩总成1包括左后轮罩内板11、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和第二后轮罩连接板13。左后轮罩内板11为凸面状态;左后轮罩内板11包括第一定位孔111、第二定位孔112、第一翻边113;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包括第一折板平面121、第三定位孔122、第一条形加强筋123、第四定位孔124、第二翻边125;第二后轮罩连接板13包括第三翻边131、第四翻边132。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固定在左后轮罩内板11外表面,焊接设备将第二翻边125与左后轮罩内板11焊接为一体;第二后轮罩连接板13固定在左后轮罩内板11的第一翻边113上,焊接设备将第四翻边132与第一翻边113焊接为一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左后轮罩焊接加工的夹具设备,该夹具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汽车后轮罩板总成的焊接,通过巧妙的装夹使得焊该构件焊接质量更好,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也方便了工人施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增强了工人的施工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左后轮罩焊接加工的夹具设备,该夹具设备包括夹具基座、标准夹具单元、带定位销夹紧机构和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所述的夹具基座包括夹具基板和固定柱,夹具基板包括头部、颈部、身部和尾部,头部设置在身部的前端,头部与身部通过颈部相连接,所述的尾部设置在身部的后端,两根固定柱设置在夹具基板的底部;所述的夹具基板的上部设置有标准夹具单元、带定位销夹紧机构和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

所述的标准夹具单元包括第一托架、第一点焊导向架、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和标准双压块式夹紧机构,所述的第一托架设置在夹具基板尾部,第一托架对左后轮罩内板起支撑作用,第一点焊导向架设置在夹具基板身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为两个,两个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分别设置在夹具基板头部前端和夹具基板身部的左侧;所述的带定位销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和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所述的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夹具基板身部的前端,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设置在夹具基板身部的后端,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用于定位左后轮罩内板的第一定位孔和夹紧第一翻边;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用于定位左后轮罩内板的第二定位孔和夹紧第一翻边;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设置在夹具基板身部的右侧;

第一托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托块和第二托块;第一支座固定在夹具基板的上表面;第一托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一支座的横截面上,第一托块为l形,第一托块为左后轮罩内板的第一翻边结构提供支撑,限制左后轮罩内板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第二托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一支座的侧面上,第二托块为左后轮罩内板的折板结构提供支撑,限制左后轮罩内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第一点焊导向架包括第二支座、第一垫块、第三托块、第一连接块、第四托块、第一角块、第五托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和第六托块;第二支座固定在夹具基板的上表面;第三托块通过第一垫块固定在第二支座的侧面,第三托块的上表面设计有倾斜的圆柱形凹槽,该倾斜圆柱形凹槽用于贴合焊接设备的焊枪外圆面,起到导向作用;第一连接块固定在第二支座的侧面,第一连接块下端为水平结构,该水平结构上设计有三个固定孔,用于将第一连接块固定在第二支座上,第一连接块上端为竖直结构,该竖直结构上设计有两个固定孔;第四托块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块的竖直结构上,第四托块的上表面设计有圆柱形凹槽,起导向焊枪的作用;第五托块通过第一角块固定在第二支座的上端横截面上,第五托块上表面设计有倾斜的圆柱形凹槽,第五托块和第三托块的圆柱形凹槽倾斜角度相同,共同起到导向焊枪的作用;第二连接块为t形结构,第二连接块的竖直边固定在第二支座的侧面,第三连接块固定在第二连接块的水平边上;第六托块固定在第三连接块上,第六托块的上表面设计有圆柱形凹槽,第六托块的凹槽与第四托块的凹槽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共同起到导向焊枪的作用;

所述的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包括第三支座、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压臂、第一定位块和第一压块;第三支座安装在夹具基板的上表面,第三支座上端结构设计为l形;第一定位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三支座上端l形结构的水平安装面上,第一定位块与工件接触的接触面设计为曲面,该曲面与夹紧处左后轮罩内板的边缘曲面和第二后轮罩连接板表面的形状完全贴合,均匀受力,避免第一定位块给左后轮罩内板和第二后轮罩连接板表面带来损伤;第一夹紧气缸安装在第三支座上端l形结构的竖直安装面上,第一压臂安装在第一夹紧气缸的转角导杆上;第一压臂自由端设计有凸台结构,第一压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一压臂凸台结构的下表面;第一夹紧气缸工作带动第一压臂转动并压紧左后轮罩内板或第二后轮罩连接板;第一定位块和第一压块安装位置均可调整;

所述的标准双压块式夹紧机构包括第四支座、第二夹紧气缸、第二压臂、第四连接块、第二压块、第三压块、第二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所述的第四支座安装在夹具基板的上表面,第四支座上端结构设计为l形;第二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四支座上端l形结构的水平安装面上,第二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为l形,第二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相对安装,用于为第二后轮罩连接板的第三翻边和第四翻边提供支撑;第二夹紧气缸安装在第四支座上端l形结构的竖直安装面上,第二压臂安装在第二夹紧气缸的转角导杆上,第二压臂自由端设计有凸台结构;第四连接块安装在第二压臂的凸台结构上,第四连接块设计有与第四支座上端水平结构等长的安装臂结构;第二压块和第三压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四连接块安装臂结构的下表面;第二压块和第三压块为l形,第二压块和第三压块相对安装,用于压紧第二后轮罩连接板的第三翻边和第四翻边;第二压块的下端截面上设计有倒角,该倒角的目的为第二压块在绕第二夹紧气缸旋转时避免与第二后轮罩连接板的凸起壁面干涉;第二压块和第三压块的间距大于第二后轮罩连接板的凸起结构宽度,第二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的间距等于第二压块和第三压块的间距;第二压块、第三压块、第二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均可调整;

所述的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包括第六支座、第三夹紧气缸、第六连接块、第四压块、第五压块、折块、第四定位块和第一定位销机构;所述的第六支座固定在夹具基板上,第六支座上端结构设计为l形;第三夹紧气缸安装在第六支座上端l形结构的竖直安装面上,第三夹紧气缸为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的开合动作提供动力;第六连接块安装在第三夹紧气缸的压臂凸台的下表面,第六连接块主体结构为长方体,主体结构内部设计有减重槽,主体结构的一边设计有凸台;第四压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六连接块的凸台结构上;折块安装在第六支座上端l形结构的水平安装面上,折块的末端位于第四压块自由端的正下方;第四定位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折块的上表面,第四定位块与第四压块共同夹紧第一翻边和;第五压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六连接块上,第五压块自由端设计有一个躲开口,用于躲开定位销;第一定位销机构安装在第六支座的侧面,第一定位销机构的定位销位于第五压块的正下方,第五压块与第一定位销机构共同定位第一定位孔;

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包括第七支座、第五夹紧气缸、第七连接块、第八连接块、第六压块、第七压块、第六定位块和第二定位销机构;所述的第七支座安装在夹具基板上,第七支座上端结构设计为l形;第五夹紧气缸安装在第七支座上端l形结构的竖直安装面上,第五夹紧气缸为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的开合动作提供动力;第七连接块安装在第三夹紧气缸的压臂凸台结构上,第七连接块为竖直l形结构;第八连接块安装在第七连接块的l形结构的水平边上,第八连接块为水平l形;第六压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八连接块上,第六压块自由端设计有一个躲开口,用于躲开定位销;第七压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八连接块上,第七压块与第六压块垂直安装;第六定位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七支座上端l形结构的水平安装面上;第六定位块与第七压块共同夹紧第一翻边;第二定位销机构安装在第七支座上端l形结构的水平安装面上,第六压块和第二定位销机构共同定位二定位孔;

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包括第四定位销机构、第一装夹机构和第二托架;第四定位销机构、第一装夹机构和第二托架并排安装在夹具基板上;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用于定位和装夹第一后轮罩连接板;第四定位销机构用于定位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第二托架用于对第一后轮罩连接板的第一折板平面和第一条形加强筋平面进行支撑;第一装夹机构用于将第一后轮罩连接板的定位孔压入第四定位销机构的定位销中,并与第二托架共同夹紧第一折板平面和第一条形加强筋的平面;完成对第一后轮罩连接板的装夹和定位,等待焊接设备将第一后轮罩连接板的第二翻边焊接至左后轮罩内板的外表面;

所述的第四定位销机构包括第九支座、第七夹紧气缸、第十五连接块、第一限位块、第一缓冲块、第一缓冲块安装座和第一伸缩销;第九支座安装在夹具基板上,第九支座的上端设计有凸台结构;第七夹紧气缸安装在第九支座上端的凸台结构上,第七夹紧气缸含有双导杆式活塞杆,活塞杆末端半圆体结构,可用于安装平面形连接块;第十五连接块安装在第七夹紧气缸的双导杆式活塞杆上;第一限位块安装在第十五连接块上,位于第七夹紧气缸双导杆式活塞杆的中部,第一限位块用于限位作用;第一缓冲块安装座安装在第九支座的侧面;第一缓冲块安装在第一缓冲块安装座上,第一缓冲块在第七夹紧气缸运行过程中对第一限位块进行限位与缓冲,避免第四定位销机构对第一后轮罩连接板产生冲击损伤;第一伸缩销安装在第十五连接块的上下两侧,第一伸缩销的定位方向平行于第七夹紧气缸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第一伸缩销用于定位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

所述的第一装夹机构包括第十支座、第八夹紧气缸、第二十连接块、第十压块、第二十一连接块、第十一压块、第十二压块、第十三压块、第二缓冲块安装座和第二缓冲块;第十支座安装在夹具基板上,第十支座的上端设计有凸台结构;第八夹紧气缸安装在第十支座上端的凸台结构上,第八夹紧气缸为手动夹紧气缸;第二十连接块安装在第八夹紧气缸压臂的凸台结构上,第二十连接块上端设计为y结构,下端设计有延伸的限位结构;第十一压块通过第二十一连接块安装在第二十连接块的y结构臂上;第十压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二十连接块的另一y结构臂上,第十压块自由端设计有躲开口,用于躲开定位销,第十压块与第四定位销共同定位第三定位孔;第十二压块和第十三压块并排安装在第二十连接块上,第十三压块的下端设计有凸起的躲开口,用于躲避定位销,第十三压块与第五定位销共同定位第四定位孔;第二缓冲块通过第二缓冲块安装座安装在第十支座的横截面上,第二十连接块下端的限位结构作用于第二缓冲块,为第八夹紧气缸的运动提供限位作用,避免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对第一后轮罩连接板产生冲击损伤;

所述的第二托架包括第十一支座、第二十二连接块、第九托块、第八定位块和第九定位块;第十一支座安装在夹具基板上;第九托块通过第二十二连接块安装在第十一支座的侧面,第九托块为第一翻边提供支撑;第八定位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十一支座的侧面,第八定位块和第十二压块共同压紧第一条形加强筋;第九定位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十一支座的截面上,第九定位块和第十一压块共同压紧第一折板平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还包括第一感应器支架和第一感应器,第一感应器通过第一感应器支架安装在第六支座上端l形结构的水平安装面上,第一感应器检测方向垂直于夹具基板的安装平面,用于检测左后轮罩内板相对于夹具基板的接近程度;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还包括第二感应器支架和第二感应器,第二感应器通过第二感应器支架安装在第二定位销机构的底部连接块的水平面上,第二感应器检测方向垂直于夹具基板的安装平面,用于检测左后轮罩内板相对于夹具基板的接近程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定位销机构包括第二角块、第三角块、第四角块、第四夹紧气缸、第一销座、第五定位块和第一定位销;所述的第二角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六支座侧面上;第三角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二角块上表面;第四角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三角块竖直面上;第四夹紧气缸安装在第四角块上,第四夹紧气缸工作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定位销通过第一销座安装在第四夹紧气缸的活塞杆末端;第五定位块安装在第四夹紧气缸的缸体上,第五定位块为空心圆柱结构;第一定位销在第四夹紧气缸带动下可沿着第五定位块内部空心圆柱结构上下伸缩,用于定位第一定位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二定位销机构包括第九连接块、第十连接块、第二销座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的第九连接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七支座的l形结构的水平边上;第十连接块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九连接块水平结构上;第二定位销通过第二销座安装在第十连接块的竖直面上,第六压块将第二定位孔压入第二定位销中,同时和第二销座共同夹紧第一翻边。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伸缩销包括第十六连接块、第十七连接块、第四销座、第四定位销、第十八连接块、第十九连接块、第五销座和第五定位销;第十七连接块通过第十六连接块安装在第十五连接块上;第四定位销通过第四销座安装在第十七连接块上;第十九连接块通过第十八连接块安装在第十五连接块上;第五定位销通过第五销座安装在第十九连接块上;第四定位销和第五定位销上设计有一凸台平面,用于在定位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的同时,为第一装夹机构夹紧第一后轮罩连接板提供支撑。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夹具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汽车左后轮罩板总成的焊接,通过巧妙的装夹使得焊该构件焊接质量更好,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也方便了工人施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增强了工人的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左后轮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加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5为第一托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点焊导向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标准双压块式夹紧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定位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四定位销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第一伸缩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一装夹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第二托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2、图3、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左后轮罩焊接加工的夹具设备,该夹具设备包括夹具基座、标准夹具单元2、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和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4,所述的夹具基座包括夹具基板21和固定柱,夹具基板21包括头部、颈部、身部和尾部,头部设置在身部的前端,头部与身部通过颈部相连接,所述的尾部设置在身部的后端,两根固定柱设置在夹具基板21的底部;所述的夹具基板21的上部设置有标准夹具单元2、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和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4;所述的标准夹具单元2包括第一托架23、第一点焊导向架24、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25和标准双压块式夹紧机构26,所述的第一托架23设置在夹具基板21尾部,第一托架23对左后轮罩内板11起支撑作用,第一点焊导向架24设置在夹具基板21身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25为两个,两个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25分别设置在夹具基板21头部前端和夹具基板21身部的左侧,所述的标准双压块式夹紧机构26设置在夹具基板21头部的后端;所述的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包括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1和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2;所述的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1夹具基板21身部的前端,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2设置在夹具基板21身部的后端,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1用于定位左后轮罩内板11的第一定位孔111和夹紧第一翻边113;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2用于定位左后轮罩内板11的第二定位孔112和夹紧第一翻边113。所述的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4设置在夹具基板21身部的右侧。

如图5所示,第一托架23包括第一支座231、第一托块232和第二托块233;第一支座231固定在夹具基板21的上表面;第一托块232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一支座231的横截面上,第一托块232为l形,第一托块232为左后轮罩内板11的第一翻边113结构提供支撑,限制左后轮罩内板11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第二托块233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一支座231的侧面上,第二托块233为左后轮罩内板11的折板结构提供支撑,限制左后轮罩内板1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如图6所示,第一点焊导向架24包括第二支座241、第一垫块242、第三托块243、第一连接块244、第四托块245、第一角块246、第五托块247、第二连接块248、第三连接块249和第六托块240;第二支座241固定在夹具基板21的上表面;第三托块243通过第一垫块242固定在第二支座241的侧面,第三托块243的上表面设计有倾斜的圆柱形凹槽,该倾斜圆柱形凹槽用于贴合焊接设备的焊枪外圆面,起到导向作用;第一连接块244固定在第二支座241的侧面,第一连接块244下端为水平结构,该水平结构上设计有三个固定孔,用于将第一连接块244固定在第二支座241上,第一连接块244上端为竖直结构,该竖直结构上设计有两个固定孔;第四托块245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块244的竖直结构上,第四托块245的上表面设计有圆柱形凹槽,起导向焊枪的作用;第五托块247通过第一角块246固定在第二支座241的上端横截面上,第五托块247上表面设计有倾斜的圆柱形凹槽,第五托块247和第三托块243的圆柱形凹槽倾斜角度相同,共同起到导向焊枪的作用;第二连接块248为t形结构,第二连接块248的竖直边固定在第二支座241的侧面,第三连接块249固定在第二连接块248的水平边上;第六托块240固定在第三连接块249上,第六托块240的上表面设计有圆柱形凹槽,第六托块240的凹槽与第四托块245的凹槽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共同起到导向焊枪的作用。

如图7所示,所述的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25包括第三支座251、第一夹紧气缸252、第一压臂253、第一定位块254和第一压块255;第三支座251安装在夹具基板21的上表面,第三支座251上端结构设计为l形;第一定位块254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三支座251上端l形结构的水平安装面上,第一定位块254与工件接触的接触面设计为曲面,该曲面与夹紧处左后轮罩内板11的边缘曲面和第二后轮罩连接板13表面的形状完全贴合,均匀受力,避免第一定位块254给左后轮罩内板11和第二后轮罩连接板13表面带来损伤;第一夹紧气缸252安装在第三支座251上端l形结构的竖直安装面上,第一压臂253安装在第一夹紧气缸252的转角导杆上;第一压臂253自由端设计有凸台结构,第一压块255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一压臂253凸台结构的下表面;第一夹紧气缸252工作带动第一压臂253转动并压紧左后轮罩内板11或第二后轮罩连接板13;第一定位块254和第一压块255安装位置均可调整。

如图8所示,所述的标准双压块式夹紧机构26包括第四支座261、第二夹紧气缸262、第二压臂263、第四连接块264、第二压块265、第三压块266、第二定位块267和第三定位块268;所述的第四支座261安装在夹具基板21的上表面,第四支座261上端结构设计为l形;第二定位块267和第三定位块268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四支座261上端l形结构的水平安装面上,第二定位块267和第三定位块268为l形,第二定位块267和第三定位块268相对安装,用于为第二后轮罩连接板13的第三翻边131和第四翻边132提供支撑;第二夹紧气缸262安装在第四支座261上端l形结构的竖直安装面上,第二压臂263安装在第二夹紧气缸262的转角导杆上,第二压臂263自由端设计有凸台结构;第四连接块264安装在第二压臂263的凸台结构上,第四连接块264设计有与第四支座261上端水平结构等长的安装臂结构;第二压块265和第三压块266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四连接块264安装臂结构的下表面;第二压块265和第三压块266为l形,第二压块265和第三压块266相对安装,用于压紧第二后轮罩连接板13的第三翻边131和第四翻边132;第二压块265的下端截面上设计有倒角,该倒角的目的为第二压块265在绕第二夹紧气缸262旋转时避免与第二后轮罩连接板13的凸起壁面干涉;第二压块265和第三压块266的间距大于第二后轮罩连接板13的凸起结构宽度,第二定位块267和第三定位块268的间距等于第二压块265和第三压块266的间距;第二压块265、第三压块266、第二定位块267和第三定位块268均可调整;

在工作过程中,搬运设备将左后轮罩内板11搬运至夹具基板21上方,位于夹具基板21中部的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25的第一夹紧气缸252带动第一压臂253转动,保持第一压块255的张开状态;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夹紧臂在气缸带动下张开,搬运设备将左后轮罩内板11放置在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25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上;第一托架23对左后轮罩内板11起支撑作用,提高左后轮罩内板11在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等待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定位及初步夹紧左后轮罩内板11后,位于夹具基板21中部的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25复位并完全夹紧左后轮罩内板11,左后轮罩内板11装夹完成。

搬运设备将第二后轮罩连接板13搬运至夹具基板21上方,位于夹具基板21端部的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25的第一夹紧气缸252带动第一压臂253转动,保持第一压块255的张开状态;同时标准双压块式夹紧机构26的第二夹紧气缸262带动第二压臂263转动,保持第二压块265和第三压块266的张开状态;搬运设备将第二后轮罩连接板13放置在位于夹具基板21端部的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25和标准双压块式夹紧机构26上,随后位于夹具基板21端部的标准单压块式夹紧机构25和标准双压块式夹紧机构26复位,夹紧第三后轮罩连接板13的第三翻边131、第四翻边132和中部平面区域,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装夹完成。

如图9所示,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1包括第六支座311、第三夹紧气缸312、第六连接块313、第四压块314、第五压块315、折块316、第四定位块317、第一感应器支架318、第一感应器319和第一定位销机构310;所述的第六支座311固定在夹具基板21上,第六支座311上端结构设计为l形;第三夹紧气缸312安装在第六支座311上端l形结构的竖直安装面上,第三夹紧气缸312为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1的开合动作提供动力;第六连接块313安装在第三夹紧气缸312的压臂凸台的下表面,第六连接块313主体结构为长方体,主体结构内部设计有减重槽,主体结构的一边设计有凸台;第四压块314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六连接块313的凸台结构上;折块316安装在第六支座311上端l形结构的水平安装面上,折块316的末端位于第四压块314自由端的正下方;第四定位块317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折块316的上表面,第四定位块317与第四压块314共同夹紧第一翻边113;第一感应器319通过第一感应器支架318安装在第六支座311上端l形结构的水平安装面上,第一感应器319检测方向垂直于夹具基板21的安装平面,用于检测左后轮罩内板11相对于夹具基板21的接近程度;第五压块315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六连接块313上,第五压块315自由端设计有一个躲开口,用于躲开定位销;第一定位销机构310安装在第六支座311的侧面,第一定位销机构310的定位销位于第五压块315的正下方,第五压块315与第一定位销机构310共同定位第一定位孔111。

第一定位销机构310包括第二角块3101、第三角块3102、第四角块3103、第四夹紧气缸3104、第一销座3105、第五定位块3106和第一定位销3107;所述的第二角块3101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六支座311侧面上;第三角块3102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二角块3101上表面;第四角块3103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三角块3102竖直面上;第四夹紧气缸3104安装在第四角块3103上,第四夹紧气缸3104工作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定位销3107通过第一销座3105安装在第四夹紧气缸3104的活塞杆末端;第五定位块3106安装在第四夹紧气缸3104的缸体上,第五定位块3106为空心圆柱结构;第一定位销3107在第四夹紧气缸3104带动下可沿着第五定位块3106内部空心圆柱结构上下伸缩,用于定位第一定位孔111。

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1不工作时,第三夹紧气缸312带动第六连接块313转动,保持第四压块314和第五压块315的张开状态;第四夹紧气缸3104活塞杆收缩,带动第一定位销3107收入第一销座3105空心圆柱结构内部,便于搬运设备将左后轮罩内板11放置在夹具设备上;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1工作时,左后轮罩内板11放置完毕,第四夹紧气缸3104活塞杆带动第一定位销3107伸出第一销座3105空心圆柱结构,并定位第一定位孔111;待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1对后轮罩内板定位完成,第三夹紧气缸312带动第六连接块313转动,第四压块314和第五压块315将第一翻边113夹紧,同时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2和第三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3也完成定位及夹紧动作,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1对左后轮罩内板11的装夹工作完毕。

如图10所示,所述的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2包括第七支座321、第五夹紧气缸322、第七连接块323、第八连接块324、第六压块325、第七压块326、第六定位块327、第二感应器支架328、第二感应器329和第二定位销机构320;所述的第七支座321安装在夹具基板21上,第七支座321上端结构设计为l形;第五夹紧气缸322安装在第七支座321上端l形结构的竖直安装面上,第五夹紧气缸322为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2的开合动作提供动力;第七连接块323安装在第三夹紧气缸312的压臂凸台结构上,第七连接块323为竖直l形结构;第八连接块324安装在第七连接块323的l形结构的水平边上,第八连接块324为水平l形;第六压块325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八连接块324上,第六压块325自由端设计有一个躲开口,用于躲开定位销;第七压块326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八连接块324上,第七压块326与第六压块325垂直安装;第六定位块327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七支座321上端l形结构的水平安装面上;第六定位块327与第七压块326共同夹紧第一翻边113;第二感应器329通过第二感应器支架328安装在第二定位销机构320的底部连接块的水平面上,第二感应器329检测方向垂直于夹具基板21的安装平面,用于检测左后轮罩内板11相对于夹具基板21的接近程度;第二定位销机构320安装在第七支座321上端l形结构的水平安装面上,第六压块325和第二定位销机构320共同定位二定位孔112。

如图11所示,第二定位销机构320包括第九连接块3201、第十连接块3202、第二销座3203和第二定位销3204;所述的第九连接块3201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七支座321的l形结构的水平边上;第十连接块3202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九连接块3201水平结构上;第二定位销3204通过第二销座3203安装在第十连接块3202的竖直面上,第六压块325将第二定位孔112压入第二定位销3204中,同时和第二销座3203共同夹紧第一翻边113。

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2在不工作时,第五夹紧气缸322带动第八连接块324转动,保持第六压块325和第七压块326的张开状态;待左后轮罩内板11放置完毕,第五夹紧气缸322复位,第六压块325将第二定位孔112压入第二定位销3204中,同时第六压块325和第七压块326压紧第一翻边113,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2对左后轮罩内板11的装夹工作完毕。

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的第一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1、第二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2功能相同,采用不同的连接块方式是为带定位销夹紧机构3在定位后轮罩内板上的定位孔时,适应不同的翻边延伸形状,以保证夹紧机构能夹取到翻边结构。

如图12所示,所述的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4包括第四定位销机构41、第一装夹机构42和第二托架43;第四定位销机构41、第一装夹机构42和第二托架43并排安装在夹具基板21上;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4用于定位和装夹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第四定位销机构41用于定位第三定位孔122和第四定位孔124;第二托架43用于对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的第一折板平面121和第一条形加强筋123平面进行支撑;第一装夹机构42用于将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的定位孔压入第四定位销机构41的定位销中,并与第二托架43共同夹紧第一折板平面121和第一条形加强筋123的平面;完成对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的装夹和定位,等待焊接设备将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的第二翻边125焊接至左后轮罩内板11的外表面。

如图13所示,所述的第四定位销机构41包括第九支座411、第七夹紧气缸412、第十五连接块413、第一限位块414、第一缓冲块415、第一缓冲块安装座416和第一伸缩销417;第九支座411安装在夹具基板21上,第九支座411的上端设计有凸台结构;第七夹紧气缸412安装在第九支座411上端的凸台结构上,第七夹紧气缸412含有双导杆式活塞杆,活塞杆末端半圆体结构,可用于安装平面形连接块;第十五连接块413安装在第七夹紧气缸412的双导杆式活塞杆上;第一限位块414安装在第十五连接块413上,位于第七夹紧气缸412双导杆式活塞杆的中部,第一限位块414用于限位作用;第一缓冲块安装座416安装在第九支座411的侧面;第一缓冲块415安装在第一缓冲块安装座416上,第一缓冲块415在第七夹紧气缸412运行过程中对第一限位块414进行限位与缓冲,避免第四定位销机构41对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产生冲击损伤;第一伸缩销417安装在第十五连接块413的上下两侧,第一伸缩销417的定位方向平行于第七夹紧气缸412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第一伸缩销417用于定位第三定位孔122和第四定位孔124。

如图14所示,所述的第一伸缩销417包括第十六连接块4175、第十七连接块4176、第四销座4177、第四定位销4178、第十八连接块4171、第十九连接块4172、第五销座4713和第五定位销4174;第十七连接块4176通过第十六连接块4175安装在第十五连接块413上;第四定位销4178通过第四销座4177安装在第十七连接块4176上;第十九连接块4172通过第十八连接块4171安装在第十五连接块413上;第五定位销4174通过第五销座4713安装在第十九连接块4172上;第四定位销4178和第五定位销4174上设计有一凸台平面,用于在定位第三定位孔122和第四定位孔124的同时,为第一装夹机构42夹紧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提供支撑。

如图15所示,所述的第一装夹机构42包括第十支座421、第八夹紧气缸422、第二十连接块423、第十压块424、第二十一连接块425、第十一压块426、第十二压块427、第十三压块428、第二缓冲块安装座429和第二缓冲块420;第十支座421安装在夹具基板21上,第十支座421的上端设计有凸台结构;第八夹紧气缸422安装在第十支座421上端的凸台结构上,第八夹紧气缸422为手动夹紧气缸;第二十连接块423安装在第八夹紧气缸422压臂的凸台结构上,第二十连接块423上端设计为y结构,下端设计有延伸的限位结构;第十一压块426通过第二十一连接块425安装在第二十连接块423的y结构臂上;第十压块424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二十连接块423的另一y结构臂上,第十压块424自由端设计有躲开口,用于躲开定位销,第十压块424与第四定位销4178共同定位第三定位孔122;第十二压块427和第十三压块428并排安装在第二十连接块423上,第十三压块428的下端设计有凸起的躲开口,用于躲避定位销,第十三压块428与第五定位销4174共同定位第四定位孔124;第二缓冲块420通过第二缓冲块安装座429安装在第十支座421的横截面上,第二十连接块423下端的限位结构作用于第二缓冲块420,为第八夹紧气缸422的运动提供限位作用,避免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4对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产生冲击损伤。

如图16所示,所述的第二托架43包括第十一支座431、第二十二连接块432、第九托块433、第八定位块434和第九定位块435;第十一支座431安装在夹具基板21上;第九托块433通过第二十二连接块432安装在第十一支座431的侧面,第九托块433为第一翻边113提供支撑;第八定位块434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十一支座431的侧面,第八定位块434和第十二压块427共同压紧第一条形加强筋123;第九定位块435压紧调整垫片并固定在第十一支座431的截面上,第九定位块435和第十一压块426共同压紧第一折板平面121。

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4不工作时,第七夹紧气缸412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第八夹紧气缸422压臂处于远离第四定位销机构41状态,便于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的初步放置;后轮罩连接板夹紧机构4工作时,第七夹紧气缸412活塞杆伸长,第一限位块414到达第一缓冲块415位置时,第七夹紧气缸412停止工作;人工将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放置在第二托架43上,并将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上的第三定位孔122和第四定位孔124对准第四定位销4178和第五定位销4174放入;手动操作第八夹紧气缸422动作,第十压块424和第十三压块428将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的定位孔压入定位销中并夹紧,同时第八定位块434和第十二压块427共同压紧第一条形加强筋123;第九定位块435和第十一压块426共同压紧第一折板平面121;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定位和装夹工作完毕,由焊接设备将第一后轮罩连接板12的第二翻边125焊接至左后轮罩内板11的外表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