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耳圆筒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61966发布日期:2020-11-19 21:1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耳圆筒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耳圆筒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金属零件加工领域,通常需要使用定位装置固定待加工的零件。由于金属零件加工厂商通常需要生产种类繁多的零件,而每种零件通常又需要定制特定的定位装置,因此开发定位装置的费用成为金属零件加工厂商的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一种两侧带耳圆筒,为了便于对其进行后续加工,需要设计一种夹具对齐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耳圆筒夹具,通过设置第一抵持块、第一滑移块、第一驱动组件和固定座,可以将待夹紧圆筒放置在第一抵持块的凹槽处,由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滑移块夹紧圆筒的耳朵处,方便后续加工,且夹具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耳圆筒夹具,用于固定带耳圆筒,便于对带耳圆筒进一步加工,包括:第一抵持块、第一滑移块、第一驱动组件和固定座;

所述第一抵持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抵持块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用于卡接带耳圆筒;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滑移块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滑移块上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两侧侧壁用于抵持所述带耳圆筒的耳朵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滑移块前后移动。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滑移组件和第二滑移组件;

所述第一滑移组件和所述第二滑移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第一滑移组件和所述第二滑移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块的两侧,所述第一滑移组件和所述第二滑移组件分别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滑移块前后移动。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滑移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

所述第一固定块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滑移块的左侧;

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三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块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滑移块上侧,所述第三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滑移块下侧。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二滑移组件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

所述下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上固定块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块上,所述上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卡接凹槽,所述第一滑移块的右侧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凹槽上。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二抵持块、第二滑移块和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第二抵持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抵持块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用于卡接所述带耳圆筒;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滑移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二滑移块上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两侧侧壁用于抵持所述带耳圆筒的耳朵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滑移块前后移动。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第四固定块、第五固定块和第六固定块;

所述第四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第四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滑移块的右侧;

所述第五固定块和所述第六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移块上,且所述第五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滑移块上侧,所述第六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滑移块下侧;

所述上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卡接凹槽,所述第二滑移块的左侧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凹槽上;

所述第四固定块、第五固定块、第六固定块和所述上固定块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滑移块前后移动。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杆和第一销轴;

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滑移块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销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处,所述第一销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滑移块;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连接杆和第二销轴;

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滑移块上设有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二销轴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处,所述第二销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二滑移块。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浮动接头;

所述第一浮动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气缸之间;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浮动接头;

所述第二浮动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多个固定螺栓;

所述固定座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底侧板;

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左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一腰型孔;

所述第四固定块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右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腰型孔;

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上分别设有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所述前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孔对应的第三腰型孔,所述前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四螺纹孔对应的第四腰型孔;

所述上固定块上设有第五螺纹孔,所述下固定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五螺纹孔对应的第五腰型孔;

所述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三腰型孔、所述第四腰型孔和所述第五腰型孔均竖直设置。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带耳圆筒夹具,包括:第一抵持块、第一滑移块、第一驱动组件和固定座,将第一抵持块固定在固定座上,第一抵持块上设有与带耳圆筒外径相等的第一弧形凹槽,将带耳圆筒放置在地固定座上的第一抵持块的第一弧形凹槽处,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带耳圆筒的另一侧,第一滑移块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滑移组件上设有第一卡接槽,开启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第一滑移块向带耳圆筒靠近,第一卡接槽两侧侧壁与带耳圆筒的耳朵处相抵接,进而实现带耳圆筒的固定,且夹紧处位于带耳圆筒的耳朵处,不会对圆筒的外侧壁造成挤压变形,从而实了对带耳圆筒的固定,且便于后续加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第一抵持块;2、第一滑移块;3、第一驱动组件;4、固定座;5、第一滑移组件;6、第二滑移组件;7、第一固定块;8、第二固定块;9、第三固定块;10、上固定块;11、下固定块;12、第二抵持块;13、第二滑移块;14、第二驱动组件;15、第四固定块;16、第五固定块;17、第六固定块;18、第一气缸;19、第一连接杆;20、第一销轴;21、第二气缸;22、第二连接杆;23、第二销轴;24、第一浮动接头;25、第二浮动接头;26、固定螺栓;27、左侧板;28、右侧板;29、前侧板;30、底侧板;31、带耳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带耳圆筒夹具,包括:第一抵持块1、第一滑移块2、第一驱动组件3和固定座4,第一抵持块1设置在固定座4上,第一抵持块1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第一弧形凹槽用于卡接带耳圆筒31,第一驱动组件3设置在固定座4上,第一滑移块2设置在驱动组件上,第一滑移块2上设有第一卡接槽,第一卡接槽两侧侧壁用于抵持带耳圆筒31的耳朵处,第一驱动组件3用于带动第一滑移块2前后移动。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持块1为矩形块,第一抵持块1上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固定孔,且第一抵持块1的固定孔内设有内螺纹,固定座4上设有对应的沉头孔或销孔,第一抵持块1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座4上,第一抵持块1的前侧面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将带耳圆筒31放置在第一弧形凹槽处的固定座4上,且此时带耳圆筒31的耳朵的后侧面与第一抵持块1的前侧壁相贴合。第一驱动组件3设置在固定座4上,第一滑移块2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3上,且第一滑移块2位于带耳圆筒31的前侧,第一滑移块2上设有第一卡接槽,第一卡接槽为c字形,第一卡接槽的大小大于带耳圆筒31前侧部分的大小,第一卡接槽左右两侧的侧壁用于抵持带耳圆筒31的耳朵,第一驱动组件3用于带动第一滑移块2前后移动。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在使用时,首先将代加工圆筒放置在第一弧形凹槽处,且使带耳圆筒31的耳朵的后侧壁与第一弧形凹槽的前侧壁相贴合,开启第一驱动组件3,第一驱动组件3带动第一滑移块2向带耳圆筒31靠近直至第一滑移块2与带耳圆筒31相抵持,从而实现带耳圆筒31的固定,且夹紧处位于带耳圆筒31的耳朵处,不会对圆筒的外侧壁造成挤压变形,从而实了对带耳圆筒31的固定,且便于后续加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滑移组件5和第二滑移组件6,第一滑移组件5和第二滑移组件6设置在固定座4上,且第一滑移组件5和第二滑移组件6设置在第一滑移块2的两侧,第一滑移组件5和第二滑移组件6分别用于支撑第一滑移块2前后移动。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移组件5和第二滑移组件6分别设置在第一滑移块2的左右两侧,设置第一滑移组件5和第二滑移组件6对第一滑移块2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降低第一滑移块2对第一驱动组件3的重力影响。

进一步的,第一滑移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块7、第二固定块8和第三固定块9,第一固定块7块设置在固定座4上,且第一固定块7位于第一滑移块2的左侧,第二固定块8和第三固定块9设置在第一滑移块2上,且第二固定块8位于第一滑移块2上侧,第三固定块9位于第一滑移块2下侧。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7固定在固定座4上,第二固定块8和第三固定块9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块7的右侧面的上侧和下侧,且此时第一滑移块2的左侧位于第二固定块8和第三固定块9之间,并且第一滑移块2的下侧面与第三固定块9的上侧面在同一平面内,这样设置能够对第一滑移块2的左侧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二滑移组件6包括:上固定块10和下固定块11,下固定块11设置在固定座4上,上固定块10设置在下固定块11上,上固定块10上设有第一卡接凹槽,第一滑移块2的右侧卡接在第一卡接凹槽上。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下固定块11固定在固定座4上,上固定块10设置在下固定块11上,上固定块10的左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接凹槽,第一卡接凹槽前后贯穿上固定块10,第一滑移块2的右侧卡接在第一卡接凹槽内,且第一滑移块2的下侧面与第一卡接槽的下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设置能够对第一滑移块2的右侧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抵持块12、第二滑移块13和第二驱动组件14,第二抵持块12设置在固定座4上,第二抵持块12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用于卡接带耳圆筒31,第二驱动组件14设置在固定座4上,第二滑移块13设置在第二驱动组件14上,第二滑移块13上设有第二卡接槽,第二卡接槽两侧侧壁用于抵持带耳圆筒31的耳朵处,第二驱动组件14用于带动第二滑移块13前后移动。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持块12与第一抵持块1结构一致,第二抵持块12固定设置在第一抵持块1的右侧,第二抵持块12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第二驱动组件14设置在固定座4上,第二滑移块13设置在第二驱动组件14上,第二滑移块13上设有第二卡接槽,第二卡接槽为c字形,第二卡接槽的大小大于带耳圆筒31前侧部分的大小,第二卡接槽左右两侧的侧壁用于抵持带耳圆筒31的耳朵,第二驱动组件14用于带动第二滑移块13前后移动。这样设置,能够使夹具同时固定两个带耳圆筒31,便于后续加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四固定块15、第五固定块16和第六固定块17,第四固定块15设置在固定座4上,且第四固定块15位于第二滑移块13的右侧,第五固定块16和第六固定块17设置在第二滑移块13上,且第五固定块16位于第二滑移块13上侧,第六固定块17位于第二滑移块13下侧,上固定块10上设有第二卡接凹槽,第二滑移块13的左侧卡接在第二卡接凹槽上,第四固定块15、第五固定块16、第六固定块17和上固定块10用于支撑第二滑移块13前后移动。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固定块15、第五固定块16和第六固定块17分别与第一固定块7、第二固定块8和第三固定块9左右对称设置,第四固定块15固定在固定座4上,第五固定块16和第六固定块17分别固定在第四固定块15的左侧面的上侧和下侧,且此时第二滑移块13的右侧位于第五固定块16和第六固定块17之间,并且第二滑移块13的下侧面与第六固定块17的上侧面在同一平面内,上固定块10的右侧面上设有第二卡接凹槽,第二卡接凹槽前后贯穿上固定块10,第二滑移块13卡接在第二卡接凹槽内,且第二滑移块13的下侧面与第二卡接槽的下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设置能够对第二滑移块13的左右两侧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降低第二滑移块13对第二驱动组件14的重力影响。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气缸18、第一连接杆19和第一销轴20,第一气缸18设置在固定座4上,第一连接杆19一端设置在第一气缸18的伸缩杆上,第一连接杆19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滑移块2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一销轴20设置在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处,第一销轴20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杆19和第一滑移块2,第二驱动组件14包括:第二气缸21、第二连接杆22和第二销轴23,第二气缸21设置在固定座4上,第二连接杆22一端设置在第二气缸21的伸缩杆上,第二连接杆22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固定孔,第二滑移块13上设有第四固定孔,第二销轴23设置在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处,第二销轴23用于连接第二连接杆22和第二滑移块13。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3和第二驱动组件14结构一致,左右对称设置在固定座4上,以第一驱动组件3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气缸18与气泵相连通,第一气缸18设置在固定座4上,第一连接杆19的前端为圆柱状,第一连接杆19的后端为矩形块状,第一连接杆19的前端与第一气缸18的伸缩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9的后端的矩形块上设有通孔,第一滑移块2前端对应第一连接杆19后端处设有卡槽且卡槽处设有对应的通孔,第一连接杆19的后端卡接在第一滑移块2的卡槽内,销轴穿插在第一滑移块2的第一连接杆19的通孔内,进而实现连接杆与第一滑移块2的固定连接,开启第一气缸18将第一滑移块2向带耳圆筒31推进,进而固定带耳圆筒31,加工完成后通过第一气缸18带动第一滑移块2向远离带耳圆筒31的方向运动,进而松开带耳圆筒31,取出加工后的圆筒,然后放入下一个未加工的圆筒进行加工,第二驱动组件14的工作原理与第一驱动组件3的工作原理一致。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组件3还包括:第一浮动接头24,第一浮动接头24设置在第一连接杆19和第一气缸18之间,第二驱动组件14还包括:第二浮动接头25,第二浮动接头25设置在第二连接杆22和第二气缸21之间。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动接头24和第二浮动接头25均为标准件,可市面购买,第一浮动接头24和第二浮动接头25的两端均分别设有螺纹,第一气缸18和第二气缸21的伸缩轴的端部均设有螺纹,第一连接杆19和第二连接杆22的前端均设有螺纹,进而将第一浮动接头24固定在第一气缸18与第一连接杆19间,第二浮动接头25固定在第二气缸21与第二连接杆22间,设置第一浮动接头24和第二浮动接头25吸收连接杆与气缸间偏心和平行度不足的问题,降低加工误差对气缸的影响。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固定螺栓26,固定座4包括:左侧板27、右侧板28、前侧板29和底侧板30,第一固定块7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左侧板27上设有与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一腰型孔,第四固定块15上设有第二螺纹孔,右侧板28上设有与第二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腰型孔,第一气缸18和第二气缸21上分别设有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前侧板29上设有与第三螺纹孔对应的第三腰型孔,前侧板29上设有与第四螺纹孔对应的第四腰型孔,上固定块10上设有第五螺纹孔,下固定块11上设有与第五螺纹孔对应的第五腰型孔,第一腰型孔、第二腰型孔、第三腰型孔、第四腰型孔和第五腰型孔均竖直设置。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7上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左侧板27上设有对应两个第一螺纹孔的两个第一腰型孔,第四固定块15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左侧板27上设有对应两个第二螺纹孔的两个第二腰型孔,第一气缸18上设有四个第三螺纹孔,前侧板29上设有对应四个第三螺纹孔的四个第三腰型孔,第二气缸21上设有四个第四螺纹孔,前侧板29上设有对应四个第四螺纹孔的四个第四腰型孔,上固定块10上设有两个第五螺纹孔,下固定块11上设有与两个第五螺纹孔对应的两个第五腰型孔,且第一腰型孔、第二腰型孔、第三腰型孔、第四腰型孔和第五腰型孔均竖直设置,各对应螺纹孔与腰型孔间通过固定螺栓26进行固定,这样设置便于调整第一滑移块2和第二滑移块13的高度,便于夹紧不同高度的带耳圆筒3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