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33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转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旋转压铸模具。
技术背景对于现有需要使用挤出法制作的弯形管状零件,大多是使用异型压铸模具,经过 多道工序进行挤出,再使其成型,但是该类方法在制作时,由于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容易导 致零件壁厚不均,废品率高,而且该类制作方法制造时,需要多套模具,导致生产成本大大 提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一次性成 型,生产效率高的用于制作弯形管道的旋转压铸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压铸模具,它包括有 上模、下模组件,下模组件包括有下模架、下模气缸、下模齿轮、模芯,其中,模芯位于下模架 的下模芯槽内,且模芯的尾部通过连接轴连接至下模齿轮上,下模齿轮安装在下模架内,下 模气缸的缸体安装在下模架一侧,下模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配合下模齿轮用的带齿,并 通过带齿与下模齿轮相齿合,上模与下模组件相配合。所述的下模架上设有导柱,上模上设有配合导柱用的导向孔。所述的下模架上设有导料槽。所述的上模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的上模上设有上模芯槽。所述的模芯为圆弧形柱体。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制作时,上下模之间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孔合拢 后,将原料从上模进料口放入,由导料槽将原料导入模具内,导入原料后,气缸活塞杆伸出, 带动齿轮旋转,连接在齿轮上的模芯一起旋转,对模具内的材料进行挤出。采用了本方案 后的模具结构简单,一次性即可制作出弯形零件,无需再经过多道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_上模、2-下模组件、3-下模气缸、4-下模齿轮、5-模芯、6_下模架、
7-下模芯槽、8-连接轴、9-带齿、10-导柱、11-导向孔、12-上模芯槽、13-导料槽、14-进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为本实施例所述的旋转压铸模具,它包括有上模1、下模组件2,下模组件2包括有下模架 6、下模气缸3、下模齿轮4、模芯5,其中,上模1与下模组件2相配合,且上模1上设有上模 芯槽12。上模芯槽12与下模芯槽7相配合。下模架6上设有导柱10,上模1上设有配合导 柱10用的导向孔11。下模架6和上模1之间通过导柱10和导向孔11进行导向定位。下 模架6上设有导料槽13,上模1上设有进料口 14,原材料由进料口 14进入,再由导料槽13 导入模具内,由模芯5对其进行挤出成形,模芯5为圆弧形柱体。模芯5位于下模架6的下 模芯槽7内,且模芯5的尾部通过连接轴8连接至下模齿轮4上,模芯5前端与下模芯槽7 保持一定间隙,间隙高度等于零件壁厚,下模齿轮4安装在下模架6内,下模气缸3的缸体 安装在下模架6 —侧,下模气缸3的活塞杆前端设有配合下模齿轮4用的带齿9,并通过带 齿9与下模齿轮4相齿合,使用时由下模气缸3带动下模齿轮4运转,模芯5对模具内的材 料进行挤出,采用了本方案后的模具结构简单,一次性即可制作出弯形零件,无需再经过多 道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内。
权利要求一种旋转压铸模具,它包括有上模(1)、下模组件(2),其特征在于下模组件(2)包括有下模架(6)、下模气缸(3)、下模齿轮(4)、模芯(5),其中,模芯(5)位于下模架(6)的下模芯槽(7)内,且模芯(5)的尾部通过连接轴(8)连接至下模齿轮(4)上,下模齿轮(4)安装在下模架(6)内,下模气缸(3)的缸体安装在下模架(6)一侧,下模气缸(3)的活塞杆前端设有配合下模齿轮(4)用的带齿(9),并通过带齿(9)与下模齿轮(4)相齿合,上模(1)与下模组件(2)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架(6)上设有导柱 (10),上模(1)上设有配合导柱(10)用的导向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架(6)上设有导料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1)上设有进料口(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1)上设有上模芯槽 (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模芯(5)为圆弧形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压铸模具,它包括有上模、下模组件、下模架、下模气缸、下模齿轮、模芯,其中,模芯位于下模架的下模芯槽内,且模芯的尾部通过连接轴连接至下模齿轮上,下模齿轮安装在下模架内,下模气缸的缸体安装在下模架一侧,下模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配合下模齿轮用的带齿,并通过带齿与下模齿轮相啮合,上模与下模组件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制作时,将原料从上模进料口放入,由导料槽将原料导入模具内,导入原料后,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齿轮旋转,连接在齿轮上的模芯一起旋转,对模具内的材料进行挤出。采用了本方案后的模具结构简单,一次性即可制作出弯形零件,无需再经过多道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2D17/22GK201618841SQ20092029573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唐伟添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区佳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