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真空精炼炉浸渍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11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Rh真空精炼炉浸渍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炼钢行业中的一种真空精炼炉(RH炉),尤其涉及一种RH真空精炼炉浸溃管装置。
背景技术
RH真空处理技术是一种工艺先进,能有效提高钢水质量的多功能二次精炼方法。RH真空处理要求使用的耐火材料能承受极冷极热、强冲击、高真空条件及各种碱度渣、合金成分的强烈化学作用。浸溃管是钢水高速流动的通道,工作温度高达1630°C左右。因间歇操作和长时间浸入钢水及渣液中,对其整体性能要求最为苛刻,是RH精炼装置的最薄弱环节。 浸溃管是由金属结构件和耐火材料构成,圆筒状的钢结构体被固定在中心,预组装过的环形镁铬砖为内衬,内衬与钢结构体之间用自流料填充,钢结构体外用刚玉质浇注料。传统的浸溃管内衬由两环或三环镁铬砖组成,每环镁铬砖的连接处存在环缝;在高速流动钢水的冲刷下环与环之间的环缝最先损蚀逐渐形成凹坑,高温的钢水在此形成涡流,蚀损明显快于别处,破坏了内衬的整体性,甚至造成穿钢事故。另一方面由于托砖板设置在浸溃管的下端,由约IOOmm厚的浇注料保护,随着浸溃管下端浇注料的不断侵蚀、出现裂缝与剥落,用于支撑内衬砖的托板暴露于钢液中很快被溶蚀掉,由于失去支撑造成内衬砖下沉使浸溃管寿命大幅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增强了内衬的整体性,能有效避免凹坑的出现,使用寿命长的RH真空精炼炉浸溃管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RH真空精炼炉浸溃管装置,包括钢结构体、设在钢结构体外壁的耐火浇注料、置于钢结构体内壁的内衬镁铬砖以及焊接于钢结构体周围均匀分布的锚固件,在内衬镁铬砖与钢结构体的间隙填充有自流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镁铬砖采用交错设置,在内衬镁铬砖与钢结构体之间设有双层托板,并在内衬镁铬砖的内壁上设置楔形槽,所述的托板一端焊接在钢结构体上,另一端插接于内衬镁铬砖的楔形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由于浸溃管采用了上述结构,改变了原有的结构设计,内衬镁铬砖采用交叉设置,有效地提高了内衬的整体性。同时将用于支撑内衬砖的托板采用双层设计,并将其埋藏于镁铬砖内部,即使在浸溃管浇注料出现裂缝、熔损脱落时也可保护托住砖的托板不被熔损,可以有效的防止内衬砖的脱落,使RH浸溃管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闻。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0]图I是本实用新型浸溃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衬镁铬砖交叉设置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RH真空精炼炉浸溃管装置,包括钢结构体3、设在钢结构体3外壁的耐火浇注料4、置于钢结构体3内壁的内衬镁铬砖I以及焊接于钢结构体3周围均匀分布的锚固件5,在内衬镁铬砖I与钢结构体3的间隙填充有自流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镁铬砖I采用交错设置,这种交叉设置后内衬镁铬砖I形成了一环砖结构,与传统的浸溃管内衬砖由两环或三环砖砌筑,具有明显的环缝相比,避免了通缝的出现,增强了内衬的整体性,能有效避免凹坑现象的出现。本实用新型在内衬镁铬砖I与钢结构体3之间设有双层托板6,并在内衬镁铬砖I·的内壁上设置楔形槽,所述的托板6 —端焊接在钢结构体3上,另一端插接于内衬镁铬砖I的楔形槽内。由于内衬在镁铬砖的内设置了楔形槽,通过托板与钢结构体连接于一体,并将托板插入镁铬砖中,从而避免由于钢液通过浇注料裂缝或掉料侵入结构件处,使托板暴露于钢液中造成托板熔损,造成镁铬砖下沉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层托板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延长了浸溃管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RH真空精炼炉浸溃管装置,包括钢结构体、设在钢结构体外壁的耐火浇注料、置于钢结构体内壁的内衬镁铬砖以及焊接于钢结构体周围均匀分布的锚固件,在内壁镁铬砖与钢结构体的间隙填充有自流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镁铬砖采用交错设置,在内衬镁铬砖与钢结构体之间设有双层托板,并在内衬镁铬砖的内壁上设置楔形槽,所述的托板一端焊接在钢结构体上,另一端插接于内衬镁铬砖的楔形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炼钢行业中的一种真空精炼炉(RH炉),尤其涉及一种RH真空精炼炉浸渍管装置。包括钢结构体、设在钢结构体外壁的耐火浇注料、置于钢结构体内壁的内衬镁铬砖以及焊接于钢结构体周围均匀分布的锚固件,在内衬镁铬砖与钢结构体的间隙填充有自流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镁铬砖采用交错设置,在内衬镁铬砖与钢结构体之间设有双层托板,并在内衬镁铬砖的内壁上设置楔形槽,所述的托板一端焊接在钢结构体上,另一端插接于内衬镁铬砖的楔形槽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增强了内衬的整体性,能有效避免凹坑的出现,使用寿命长的RH真空精炼炉浸渍管装置。
文档编号C21C7/10GK202688369SQ20122038819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
发明者闫丽娟 申请人:鞍山市量子炉材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