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25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热处理零件压淬领域,针对主减和同步器零件的压淬都是采用整体模具,如要换品种时,需要将整体模具全部更换,更换模具的过程中,模具相互之间的平行度和下压量都需要重新调整,调整非常繁琐,周期时间长,劳动强大也较大,更换品种效率十分低下,且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隐患。如图1所示,现有主 减和同步器压淬模具包括整体上模1、整体下模2以及轴心3,工件5位于整体上模I和整体下模2之间,芯轴3定位在连接轴4上,两者靠连接螺栓6固定,连接轴6连接在机床上。如要换品种时,需要将整体上模I和整体下模2全部更换,整体上模I和整体下模2相互之间的平行度和下压量都需要重新调整,存在更换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以及更换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此外,支撑装置是模具在存放过程中用于将模具上模支撑起来的零部件,以保证模具在存放过程中下模不受力。模具存放和装模前需要把支撑装置放上和取出,这个过程中支撑装置很容易丢失,支撑装置因为常常容易丢失,对模具的使用和保养都造成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模具,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I)现有模具在更换时,需要将整体上模和整体下模全部更换,导致更换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以及更换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2)支撑装置因为常常容易丢失,对模具的使用和保养都造成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模具,包括整体上模(I)和整体下模(2),整体上模(I)与整体下模(2)之间设有支撑装置(7),所述整体上模(I)由基础上模(11)和快换上模(12)组合而成,基础上模(11)与机床的主油缸固定连接,快换上模(12)下压在工件(5)的上端面,快换上模(12)为可拆卸替换结构;和/或所述整体下模(2)由基础下模(21)和快换下模(22)组合而成,基础下模(21)与机床固定连接,工件(5)的下端面定位在快换下模(22)上,快换下模(22)为可拆卸替换结构。进一步,支撑装置(7)包括支撑块(71)、连接旋转框架(72)以及支撑基座(73),在支撑块(71)和支撑基座(73)上开设有安装孔,连接旋转框架(72)两端通过安装孔将支撑块(71)和支撑基座(73)连接,并且连接旋转框架(72)与支撑基座(73)的连接端做为旋转轴,使得支撑块(71)位于支撑基座(73)顶部支撑整体上模(I)或与支撑基座(73)分离方便所述模具工作。进一步,连接旋转框架(72)由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组成,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L形状支架机构,第三连接部为直杆结构,第三连接部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进一步,所述基础上模(11)和所述快换上模(12)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进一步,所述基础下模(21)和所述快换下模(22)也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进一步,还包括芯轴(3),所述芯轴(3)定位在连接轴(4)上,所述芯轴(3)和所述连接轴(4)通过连接螺栓¢)固定,所述连接轴(6)连接在机床上。该模具与现有主减和同步器压淬模具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发明通过连接旋转框架两端将安装孔将支撑块和支撑基座连接,并且可以使得支撑块位于支撑基座上方或者进行分离,在模具不工作时可以很好的保护下模具不受力,也可以在工作时避免支撑装置丢失,并且操作简单方便。(2)本发明由于基础上模和/或基础下模为可拆分结构,更换压淬工件品种时,只需要换快换模具,而基础模具不需要更换,上下模具相互之间的平行度不需要重新调整,操作非常简便,成本低,同时也提高了更换效率和节省了人力。


图1:现有主减和同步器压淬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发明中支撑装置设置位置示意图;图4:本发明中支撑装置工作原理示意
附图标记说明:1-整体上模;11-基础上模;12-快换上模;2_整体下模;21_基础下模;22_快换下模;3-芯轴;4_连接轴;5-工件;6_连接螺栓;7_支撑装置;71_支撑块;72_连接旋转框架;73_支撑基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模具,包括芯轴3、整体上模I和整体下模2,整体上模I由基础上模11和快换上模12组合而成,基础上模11与机床的主油缸固定连接,快换上模12下压在工件5的上端面,快换上模12为可拆卸替换结构,基础上模11和快换上模12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和/或整体下模2由基础下模21和快换下模22组合而成,基础下模21与机床固定连接,工件5的下端面定位在快换下模(22)上,快换下模22为可拆卸替换结构,基础下模21和快换下模22也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芯轴3定位在连接轴4上,芯轴3和连接轴4通过连接螺栓6固定,连接轴6连接在机床上。压淬的工件利用芯轴3定心及保证圆度本发明模具的操作顺序:1、用内六角扳手将快换上模12和基础上模11的固定螺栓松动三圈,将快换上模12转动10度角,取下快换上模12。2、将需要更换的快换上模12套入固定螺栓,紧贴在基础上模11上反向转动10度角,用内六角扳手将快换上模12和基础上模11的固定螺栓旋紧三圈。3、用内六角扳手将快换下模22和基础下模21的固定螺栓松动三圈,将快换下模22转动10度角,取下快换下模22。4、将需要更换的快换下模22套入固定螺栓,紧贴在基础下模21上反向转动10度角,用内六角扳手将快换下模22和基础下模21的连接螺栓旋紧三圈,即模具更换完毕。本发明由于基础上模和/或基础下模为可拆分结构,更换压淬工件品种时,只需要换快换模具,而基础模具不需要更换,模具第一次调整到位后模具的平行度得到保证,上下模具相互之间的平行度不需要重新调整,操作非常简便,成本低,同时也提高了更换效率和节省了人力。如图3所示,整体上模I与整体下模2之间设有支撑装置7,该支撑装置7的作用在于:当模具不工作时,整体上模I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对整体下模2施加作用力,时间长久就会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如图4所示,支撑装置7包括支撑块71、连接旋转框架72以及支撑基座73,在支撑块71和支撑基座73上开分别设有安装孔,连接旋转框架72两端通过安装孔将支撑块71和支撑基座73连接,并且连接旋转框架72与支撑基座73的连接端做为旋转轴,使得支撑块71位于支撑基座73顶部起到支撑整体上模I的作用或与支撑基座73分离方便模具工作。如此连接,可以避免支撑块71发生丢失。如图4所示,连接旋转框架72由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组成,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L形状支架机构,第三连接部为直杆结构,第三连接部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具体来说,第三连接部插入支撑基座73的安装孔后,第三连接部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的长边螺接固定,第三连接部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的长边螺接固定,第二连接部的短边和第一连接部的短边分别插入支撑块71的安装孔中。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具,包括整体上模(I)和整体下模(2),整体上模(I)与整体下模(2)之间设有支撑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上模(I)由基础上模(11)和快换上模(12)组合而成,基础上模(11)与机床的主油缸固定连接,快换上模(12)下压在工件(5)的上端面,快换上模(12)为可拆卸替换结构;和/或所述整体下模(2)由基础下模(21)和快换下模(22)组合而成,基础下模(21)与机床固定连接,工件(5)的下端面定位在快换下模(22)上,快换下模(22)为可拆卸替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7)包括支撑块(71)、连接旋转框架(72)以及支撑基座(73),在支撑块(71)和支撑基座(73)上开设有安装孔,连接旋转框架(72)两端通过安装孔将支撑块(71)和支撑基座(73)连接,并且连接旋转框架(72)与支撑基座(73)的连接端做为旋转轴,使得支撑块(71)位于支撑基座(73)顶部支撑整体上模(I)或与支撑基座(73)分离方便所述模具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连接旋转框架(72)由第一连接部(721)、第二连接部(722)以及第三连接部(723)组成,其中第一连接部(721)和第二连接部(722)为L形状支架机构,第三连接部(723)为直杆结构,第三连接部(72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部(721)和第二连接部(72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上模(11)和所述快换上模(12)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下模(21)和所述快换下模(22)也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轴(3),所述芯轴(3)定位在连接 轴(4)上,所述芯轴(3)和所述连接轴(4)通过连接螺栓¢)固定,所述连接轴(6)连接在机床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包括整体上模(1)和整体下模(2),整体上模(1)与整体下模(2)之间设有支撑装置(7),所述整体上模(1)由基础上模(11)和快换上模(12)组合而成,基础上模(11)与机床的主油缸固定连接,快换上模(12)下压在工件的上端面,快换上模(12)为可拆卸替换结构;和/或所述整体下模(2)由基础下模(21)和快换下模(22)组合而成,基础下模(21)与机床固定连接,工件的下端面定位在快换下模上,快换下模为可拆卸替换结构。本发明可以使得支撑块位于支撑基座上方或者进行分离,在模具不工作时可以很好的保护下模具不受力,也可以在工作时避免支撑装置丢失,并且操作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C21D1/673GK103184330SQ20131000912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1日
发明者王娟, 姚和中 申请人:滁州亚利模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