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胶辊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胶辊表面处理的且可自动防尘的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胶辊是以金属或其他材料为芯,外覆橡胶经硫化而制成的辊状制品,一般由外层胶、硬质胶层、金属芯、辊颈和通气孔组成,其生产过程包括辊芯喷砂、黏合处理、贴胶成型、包布、铁丝缠绕、硫化罐硫化及表面加工等工序,现有技术中对硫化完成的胶辊进行表面处理的装备自动化程度不高,严重影响胶辊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在对胶辊表面进行磨削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粉尘,不仅容易进入机器中而造成堵塞,还容易被工人吸入而影响其健康,因而具有极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除尘的胶辊磨削装置,其通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具有防尘功能,可极大减轻粉尘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除尘的胶辊磨削装置,包括基座、胶辊安装结构、X向滑轨、X向丝杆结构、X向安装座、Y向滑轨、Y向丝杆结构、Y向安装座、夹紧块、锁紧手柄、砂轮结构和除尘结构,其中:所述基座上方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
所述胶辊安装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安装台内的胶辊转动动力系统、与胶辊转动动力系统的输出轴相连的三爪夹具、通过螺杆结构设置在第二安装台上的抵杆,所述抵杆的前端为圆头结构,所述螺杆结构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手轮,用于通过第一手轮调节抵杆与三爪夹具的间距;
所述X向滑轨和X向丝杆结构均安装在基座上并平行于抵杆的中心轴,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控制X向丝杆结构的X向动力系统;
所述X向安装座安装在X向滑轨上并与X向丝杆结构相连,用于通过X向丝杆结构控制X向安装座沿X向滑轨移动;
所述Y向滑轨和Y向丝杆结构均安装在X向安装座上并垂直于X向滑轨,所述Y向丝杆结构连接有第二手轮;
所述Y向安装座通过Y向滑轨和Y向丝杆结构安装在X向安装座上,所述Y向安装座的顶部设有第一螺孔;
所述夹紧块包括底座、连接柱、顶板和夹紧螺栓,其中底座、连接柱和顶板为截面呈工字型的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夹紧块内部设有垂直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与第一螺孔相匹配且从顶板的上表面贯通到底座的下表面,所述顶板上设有若干垂直的第三螺孔,所述夹紧螺栓安装在第三螺孔内;
锁紧手柄包括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相匹配的锁紧螺杆和固定于锁紧螺杆顶端的手柄,所述夹紧块通过锁紧手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安装在Y向安装座的顶端;
所述砂轮结构包括条状的固定条、垂直焊接在固定条上的固定板、固定在固定板上的砂轮电机、与砂轮电机输出轴相连的砂轮,所述固定条卡在夹紧块的顶板和底座之间并通过夹紧螺栓夹紧固定;
所述除尘结构包括风机固定板、行走轮、风机、积尘袋、柔性管和吸尘罩,其中所述行走轮设于风机固定板的下方,所述风机和积尘袋均设置在风机固定板上方,且积尘袋与风机的出口相连,柔性管的入口端连接吸尘罩,柔性管的出口端连接风机的入口,所述吸尘罩通过支架安装在X向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与砂轮相匹配的砂轮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卡紧螺杆结构的卡紧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X向滑轨为两条。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管为伸缩管。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胶辊通过三爪夹具和抵杆固定,然后操作第二手轮,通过Y向丝杆结构调节砂轮结构与胶辊的水平距离直至设定值,再启动胶辊动力系统控制胶辊旋转、启动砂轮电机控制砂轮转动、启动X向动力系统控制X向安装座移动,进而对整个胶辊的表面实现磨削处理。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①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极大地提高了对胶辊的表面处理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除尘结构,可对磨削时产生的粉尘进行自动收集,有效避免了粉尘扩散而造成机器污染和损害工人健康的问题;
③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自除尘的胶辊磨削装置,包括基座1、胶辊安装结构、X向滑轨3、X向丝杆结构4、X向安装座50、Y向滑轨2、Y向丝杆结构、Y向安装座8、夹紧块9、锁紧手柄6、砂轮结构7和除尘结构,其中:所述基座1上方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台11和第二安装台12;
所述胶辊安装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安装台11内的胶辊转动动力系统(未在图中示出)、与胶辊转动动力系统的输出轴21相连的三爪夹具22、通过螺杆结构(未在图中示出)设置在第二安装台12上的抵杆23,所述抵杆23的前端为圆头结构,所述螺杆结构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手轮24,用于通过第一手轮24调节抵杆23与三爪夹具22的间距,所述第二安装台12上还设置有用于卡紧螺杆结构的卡紧手柄25;安装胶辊30时,先通过第一手轮24控制抵杆23后退,将胶辊30一端用三爪夹具22夹紧,再旋动第一手轮24使得抵杆23前进使其抵住胶辊30的另一端,并通过卡紧手柄25将螺杆结构锁死,即可将胶辊30固定住,;
所述X向滑轨3和X向丝杆结构4均安装在基座1上并平行于抵杆23的中心轴,所述基座1内设置有控制X向丝杆结构4的X向动力系统(未在图中示出);
所述X向安装座50安装在X向滑轨3上并与X向丝杆结构4相连,用于通过X向丝杆结构4控制X向安装座50沿X向滑轨3移动,所述X向滑轨3为两条,使得X向安装座50安装在其上时运行更加稳定;
所述Y向滑轨2和Y向丝杆结构(未在图中示出)均安装在X向安装座50上并垂直于X向滑轨3,所述Y向丝杆结构连接有第二手轮10;
所述Y向安装座8通过Y向滑轨2和Y向丝杆结构安装在X向安装座50上,所述Y向安装座8的顶部设有第一螺孔81;
所述夹紧块9包括底座91、连接柱92、顶板93和夹紧螺栓94,其中底座91、连接柱92和顶板93为截面呈工字型的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夹紧块9内部设有垂直的第二螺孔95,所述第二螺孔95与第一螺孔81相匹配且从顶板93的上表面贯通到底座91的下表面,所述顶板93上设有若干垂直的第三螺孔96,所述夹紧螺栓94安装在第三螺孔96内;
锁紧手柄6包括与第一螺孔81和第二螺95孔相匹配的锁紧螺杆61和固定于锁紧螺杆61顶端的手柄62,所述夹紧块9通过锁紧手柄6、第一螺孔81和第二螺孔95安装在Y向安装座8的顶端;
所述砂轮结构7包括条状的固定条71、垂直焊接在固定条71上的固定板72、固定在固定板72上的砂轮电机73、与砂轮电机73输出轴相连的砂轮74、固定在固定板72上的砂轮罩75,所述固定条71卡在夹紧块9的顶板93和底座91之间并通过夹紧螺栓94夹紧固定;
所述除尘结构包括风机固定板51、万向轮52、风机53、积尘袋54、伸缩管55和吸尘罩56,其中所述万向轮52设于风机固定板51的下方,所述风机53和积尘袋54均设置在风机固定板51上方,且积尘袋54与风机53的出口相连,伸缩管55的入口端连接吸尘罩56,伸缩管55的出口端连接风机53的入口,所述吸尘罩56通过支架57安装在X向安装座50上;当对胶辊30进行表面磨削处理时,产生的粉尘落下并被吸尘罩56吸入,并通过伸缩管55、风机53运输到积尘袋54中进行收集,起到了防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操作方便,维修也十分方便;而且具有自除尘效果,不仅降低了厂房、机器被污染的程度,而且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