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宝石研磨及抛光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9345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宝石研磨及抛光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宝石研磨及抛光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小直径宝石窗口(或平面)端面抛光,目前已有的工装如图1所示,宝石窗口(或平面)粘接在基板3上,工件向下,顶针1放在工装2的内锥面上,工装2以顶针1为中心旋转,由工装压着基板进行宝石窗口(或平面)端面的研磨或抛光。研磨抛光靠的是工件与抛光盘的摩擦力进行转动,由于工件与研磨抛光盘之间的摩擦力较大,造成整块基板3转动不顺畅,时转时停。并且顶针与工装内锥的接触面较大,增加了阻力;当工件与抛光盘盘面的摩擦力小于顶针与工装之间的摩擦力时,整块基板就不转动了,影响工件的平行度、表面质量及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宝石研磨及抛光加工工装,减小转动阻力,提高表面质量及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宝石研磨及抛光加工工装,包括依次设置的顶针、上压盘、下压盘和基板,所述顶针顶在上压盘上端面,上压盘与下压盘之间安装有轴承,并进行水平方向定位,所述下压盘下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基板的安装槽。

上述结构解决了研磨抛光工件不旋转的问题。把工装分为三部分,中间加轴承,转动时,由轴承带动转动,减少阻力;使顶针压在上压盘的中心孔里不转动,中间用轴承带动,基板和下压盘一起转动,解决了顶针与工装之间的摩擦力问题。其次是基板旋转正常,减少了工件表面划痕,提高了质量和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盘上端面形成一圈凸环,所述轴承安装在凸环内侧,所述上压盘下端面设置有凸台,该凸台伸入轴承内孔,下压盘下端面支撑在轴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盘下端面开设有一圈与凸环对应的环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直径比基板直径大0.5mm-1.0mm。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直径比轴承内孔直径小0.2mm-0.4mm。

进一步地,所述凸环内圈直径与轴承外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平面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深度为5mm-6mm。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盘直径大于轴承外径12mm-18mm。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压在上压盘上端面开设的中心孔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把工装分为三部分,中间加轴承支撑,转动时,由轴承带动转动,减少阻力;使顶针压在上压盘的中心孔里不转动,中间用轴承带动,基板和下压盘一起转动,解决了顶针与工装之间的摩擦力问题。基板旋转正常,减少了工件表面划痕,提高了质量和生产效率。可用于宝石窗口(或平面)端面的研磨或抛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压盘和下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 顶针

2 工装

3 基板

4 上压盘

41 凸台

42 环槽

43 中心孔

5 下压盘

51 安装槽

52 凸环

6 轴承

7 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宝石窗口(或平面)的研磨及抛光加工工装,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顶针1、上压盘4、下压盘5和基板3,顶针1顶在上压盘4上端面开设的中心孔43内,上压盘4与下压盘5之间安装有轴承6,轴承6进行水平方向定位,防止其径向移动,上压盘4通过轴承6压在下压盘5上,下压盘5下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基板3的安装槽51,研磨或抛光时,将基板3置于安装槽51内,工件7安装在基板3下方。所述轴承6为优选为平面轴承。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固定轴承6,在下压盘5上端面形成一圈凸环52,凸环52内形成轴承6安装区域,轴承6安装在凸环52内侧,上压盘4下端面设置有凸台41,该凸台41伸入轴承6内孔,下压盘5下端面支撑在轴承6上。

为了进一步保证上压盘4和下压盘5的运转稳定,在上压盘4下端面开设有一圈与凸环52对应的环槽42。该环槽42与凸环52配合。

由于上压盘4、下压盘5与轴承6外径和内孔的配合直接影响到整个工装旋转时的偏心幅度,为了保证工装旋转时偏心较小,凸台41的直径D3比轴承6内孔直径小0.2mm-0.4mm,凸环52内圈直径与轴承6外径相匹配。并且上压盘4直径D2大于轴承6外径12mm-18mm。

为了避免安装槽51直径过大,基板3在里面晃动,安装槽51小了基板3又装不进去,因此将安装槽51直径D1设计为比基板3直径大0.5mm-1.0mm。安装槽51深度H1为5mm-6mm。

本实用新型把工装分为三部分,中间加轴承6支撑,转动时,由轴承6带动转动,减少阻力;使顶针1压在上压盘4的中心孔43里不转动,中间用轴承6带动,基板3和下压盘5一起转动,解决了顶针1与工装之间的摩擦力问题。基板3旋转正常,减少了工件7表面划痕,提高了质量和生产效率。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