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C热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6420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NTC热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负温度系数(NTC)热敏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TC热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TC热敏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测温、温度报警、温度补偿、抑制浪涌电流等领域,目前是使用范围很广,灵敏度最高,造价较低的温度传感器。同时,随电子工业的发展,NTC热敏电阻的小型化和膜化是其必然发展趋势。

目前报道制备NTC热敏膜的方法主要有丝网印刷法,这种主要制备厚膜。制备NTC薄膜的方法有蒸发法、磁控溅射法、脉冲激光法和有机物热解法等。这些制备薄膜方法多是物理方法,所用设备较为昂贵且制备过程复杂。而利用化学方法一步直接制备NTC薄膜的技术未见报道,而化学方法制备薄膜具备所需设备简单、技术路线可控、成本小、且可低温制备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Ni-Mn-Al-Zn-O系NTC热敏薄膜的新方法,即水热法制备NTC热敏薄膜,所制备的薄膜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NTC特性,使用的是低温制备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技术路线可控、成本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热法制备NTC热敏薄膜的原料,包括Mn(CH3COO)2·4H2O、KMnO4、Ni(CH3COO)2·4H2O、Al(NO3)3·4H2O。

最优的,还包括Zn(NO3)2·4H2O,其中具体为0.01258~0.0126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58~0.0126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0~0.0028摩尔份数的Zn(NO3)2·4H2O。

最优的,所述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

一种NTC热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液的制备:将原料0.01258~0.0126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58~0.0126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0~0.0028摩尔份数的Zn(NO3)2·4H2O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基片处理:将Al2O3基片处理至表面光滑干净,得到处理后的基片;

水热反应:将处理后的基片放入混合液中,后得到待处理混合物,将待处理混合物放入反应釜中,然后将反应釜放置在设定温度不低于230℃的烘箱中,保温2~15小时后,自然冷却,得到内置有反应后冷却混合物的反应釜;

得到成品:将内置有反应后冷却混合物的反应釜打开,取出基片,将基片表面的清洗干净后在120~200℃下烘干,得到NTC热敏薄膜产品。

最优的,所述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

最优的,所述水热反应步骤中,反应釜的内衬为对位聚苯酚。

最优的,所述基片处理步骤具体为,将Al2O3基片抛光后分别使用丙酮、乙醇清洗至少一遍,然后使用氢氟酸腐蚀Al2O3基片至少3分钟,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去氢氟酸。

最优的,所述得到成品步骤中,取出基片,将基片表面在去离子水中清洗干净,再使用乙醇清洗至少1遍,然后转移至设定温度为120~200℃的烘箱中下烘12小时。

最优的,所述混合液的制备步骤中,所述原料加入到70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了的水热法制备NTC热敏薄膜,锰源为高锰酸钾和醋酸锰,且二者的摩尔比为1:1,镍源为醋酸镍,通过水热法制备NTC薄膜的方法中温度不得低于230℃,且氧化铝基板必须经过抛光处理,进而能保证制备出尖晶石相的NTC热敏电阻薄膜材料。使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Ni-Mn-Al-Zn-O系尖晶石相热敏薄膜,所制备的薄膜无需后期处理均表现出优良的NTC特性,可用于NTC热敏温度传感材料。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制备NiMn1.8-xAl0.2ZnxO4薄膜的微观结构图,图1(a)为x=0,且水热反应步骤中,反应温度为230℃,保温2小时;图1(b)为x=0.2,且水热反应步骤中,反应温度为230℃,保温15小时。

附图2是制备出的NiMn1.8-xAl0.2ZnxO4(x=0,0.2)薄膜的电阻指数函数与绝对温度倒数之间关系图,x=0时水热反应步骤中,反应温度为230℃,保温2小时;x=0.2时水热反应步骤中,反应温度为230℃,保温15小时。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1:

水热法制备NTC热敏薄膜的原料包括0.0126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6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其中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

NTC热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液的制备:将原料0.0126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6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加入到70mL去离子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30分钟,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液。

基片处理:将Al2O3基片抛光后,先使用丙酮清洗五遍,再使用乙醇清洗五遍,然后使用氢氟酸腐蚀Al2O3基片5分钟,再用去离子水清洗五遍,清洗去氢氟酸后得到处理后的基片。

水热反应:将处理后的基片放入混合液中,后得到待处理混合物,将待处理混合物放入内衬为对位聚苯酚的反应釜中,然后将反应釜放置在设定温度为230℃的烘箱中,保温2小时后,自然冷却,得到内置有反应后冷却混合物的反应釜。

得到成品:将内置有反应后冷却混合物的反应釜打开,取出冷却混合物中的基片,将基片表面在去离子水中清洗五遍,再使用乙醇清洗五遍,然后转移至设定温度为120℃的烘箱中下烘12小时,得到NTC热敏薄膜产品。

对产品检测:在膜两边蒸镀上Al电极,电极间距为1厘米,且膜宽也为1厘米,测试膜的室温电阻为1.33×107Ω,材料常数B25/50为4160K。

实施例2:

原料使用0.012595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595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其中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其中水热反应步骤中设定温度为240℃,保温小时5小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最终得到NTC热敏薄膜产品。

实施例3:

原料使用0.01258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58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其中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其中水热反应步骤中设定温度为260℃,保温小时10小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最终得到NTC热敏薄膜产品。

实施例4:

水热法制备NTC热敏薄膜的原料包括0.0126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6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其中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

NTC热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液的制备:将原料0.0126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6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加入到70mL去离子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30分钟,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液。

基片处理:将Al2O3基片抛光后,先使用丙酮清洗五遍,再使用乙醇清洗五遍,然后使用氢氟酸腐蚀Al2O3基片5分钟,再用去离子水清洗五遍,清洗去氢氟酸后得到处理后的基片。

水热反应:将处理后的基片放入混合液中,后得到待处理混合物,将待处理混合物放入内衬为对位聚苯酚的反应釜中,然后将反应釜放置在设定温度为230℃的烘箱中,保温10小时后,自然冷却,得到内置有反应后冷却混合物的反应釜。

得到成品:将内置有反应后冷却混合物的反应釜打开,取出冷却混合物中的基片,将基片表面在去离子水中清洗五遍,再使用乙醇清洗五遍,然后转移至设定温度为120℃的烘箱中下烘12小时,得到NTC热敏薄膜产品。

实施例5:

水热法制备NTC热敏薄膜的原料包括0.0126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6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其中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

NTC热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液的制备:将原料0.0126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6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加入到70mL去离子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30分钟,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液。

基片处理:将Al2O3基片抛光后,先使用丙酮清洗五遍,再使用乙醇清洗五遍,然后使用氢氟酸腐蚀Al2O3基片5分钟,再用去离子水清洗五遍,清洗去氢氟酸后得到处理后的基片。

水热反应:将处理后的基片放入混合液中,后得到待处理混合物,将待处理混合物放入内衬为对位聚苯酚的反应釜中,然后将反应釜放置在设定温度为230℃的烘箱中,保温15小时后,自然冷却,得到内置有反应后冷却混合物的反应釜。

得到成品:将内置有反应后冷却混合物的反应釜打开,取出冷却混合物中的基片,将基片表面在去离子水中清洗五遍,再使用乙醇清洗五遍,然后转移至设定温度为120℃的烘箱中下烘12小时,得到NTC热敏薄膜产品。

对产品检测:在膜两边蒸镀上Al电极,电极间距为1厘米,且膜宽也为1厘米,测试膜的室温电阻为5.13×106Ω,材料常数B25/50为4645K。

实施例6:

原料使用0.012595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595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其中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其中水热反应步骤中设定温度为250℃,保温小时10小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最终得到NTC热敏薄膜产品。

实施例7:

原料使用0.01258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58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其中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其中水热反应步骤中设定温度为220℃,保温小时5小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最终得到NTC热敏薄膜产品。

发明人对水热反应步骤中,设定温度和保温时间方面做了实验研究,在别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物的晶型在不断地完善,结晶度提高,粒径尺寸也随之变大,但考虑到温度的升高,不利于粒径的控制,而低温的反应又无法进行,所以适宜的最低温度为230℃。反应时间方面,在别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反应时间为2h时,可以成膜,不过薄膜中明显有空洞存在,也即膜沉积不均匀,当反应时间增加到5h时,晶粒增加较小,但膜已明显较2h更为均匀致密,继续增加反应时间,颗粒进一步增大,同时当反应时间为10h时有小颗粒依附在大颗粒周围,而当反应时间为15h时,得到的颗粒大小较均匀致密。同时不难发现,在沉积的膜中有较多立方的颗粒结构,这是典型的立方尖晶石结构。这说明通过水热法能得到致密度高,结晶均一的膜。

以上是不添加Zn(NO3)2·4H2O的实施例,为了得到结构更好的纳米热敏薄膜,在以上基础上添加Zn(NO3)2·4H2O,得到花瓣状、六角片状、针状、线状等纳米材料。

实施例8:

水热法制备NTC热敏薄膜的原料包括0.0126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6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0.0020摩尔份数的Zn(NO3)2·4H2O;其中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

NTC热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液的制备:将原料0.0126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6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0.0020摩尔份数的Zn(NO3)2·4H2O加入到70mL去离子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30分钟,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液。

基片处理:将Al2O3基片抛光后,先使用丙酮清洗五遍,再使用乙醇清洗五遍,然后使用氢氟酸腐蚀Al2O3基片5分钟,再用去离子水清洗五遍,清洗去氢氟酸后得到处理后的基片。

水热反应:将处理后的基片放入混合液中,后得到待处理混合物,将待处理混合物放入内衬为对位聚苯酚的反应釜中,然后将反应釜放置在设定温度为230℃的烘箱中,保温10小时后,自然冷却,得到内置有反应后冷却混合物的反应釜。

得到成品:将内置有反应后冷却混合物的反应釜打开,取出冷却混合物中的基片,将基片表面在去离子水中清洗五遍,再使用乙醇清洗五遍,然后转移至设定温度为120℃的烘箱中下烘12小时,得到NTC热敏薄膜产品。

实施例9:

水热法制备NTC热敏薄膜的原料包括0.0126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6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0.0007摩尔份数的Zn(NO3)2·4H2O;其中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

NTC热敏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液的制备:将原料0.0126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6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0.0007摩尔份数的Zn(NO3)2·4H2O加入到70mL去离子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30分钟,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液。

基片处理:将Al2O3基片抛光后,先使用丙酮清洗五遍,再使用乙醇清洗五遍,然后使用氢氟酸腐蚀Al2O3基片5分钟,再用去离子水清洗五遍,清洗去氢氟酸后得到处理后的基片。

水热反应:将处理后的基片放入混合液中,后得到待处理混合物,将待处理混合物放入内衬为对位聚苯酚的反应釜中,然后将反应釜放置在设定温度为230℃的烘箱中,保温15小时后,自然冷却,得到内置有反应后冷却混合物的反应釜。

得到成品:将内置有反应后冷却混合物的反应釜打开,取出冷却混合物中的基片,将基片表面在去离子水中清洗五遍,再使用乙醇清洗五遍,然后转移至设定温度为120℃的烘箱中下烘12小时,得到NTC热敏薄膜产品。

实施例10:

原料使用0.012595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595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0.0007摩尔份数的Zn(NO3)2·4H2O;其中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其他步骤与实施例9相同,最终得到NTC热敏薄膜产品。

对产品检测:在膜两边蒸镀上Al电极,电极间距为1厘米,且膜宽也为1厘米,测试膜的室温电阻为5.12×106Ω,材料常数B25/50为4088K。

实施例11:

原料使用0.01258摩尔份数的Mn(CH3COO)2·4H2O,0.01258摩尔份数的KMnO4,0.014摩尔份数的Ni(CH3COO)2·4H2O,0.0028摩尔份数的Al(NO3)3·4H2O,0.0028摩尔份数的Zn(NO3)2·4H2O;其中Mn(CH3COO)2·4H2O和KMnO4的摩尔比为1:1。其他步骤与实施例9相同,最终得到NTC热敏薄膜产品。

对产品检测:在膜两边蒸镀上Al电极,电极间距为1厘米,且膜宽也为1厘米,测试膜的室温电阻为3.5×107Ω,材料常数B25/50为4175K。

参照附图1所示,图1(a)为未添加Zn试样的微观形貌,该薄膜试样为立方结构构成的致密薄膜试样。图1(b)为添加Zn试样的微观形貌,可看出所沉积的薄膜有两种明显不同结构组成,一是与基体紧密结合的片状结构,另外一种在片状结构上的颗粒状组成,同时这种颗粒呈现弥散状分散。从图1的SEM结果可得知,通过少量的Zn的添加,可以得到完全不同与未添加Zn的结构,由未添加Zn试样的颗粒结构转变为添加Zn试样的纳米片状及在其上的颗粒状结构共同组成。Zn仅仅作为一种添加剂,即使微量的Zn添加也改变了镍锰尖晶石系的微观结构,得到了纳米结构的镍锰尖晶石系薄膜材料。

参照附图2所示的两种膜的电阻的指数函数与绝对温度倒数关系图,从图可看出二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这个图进一步说明得到的膜具有良好的NTC特性,可以用作NTC热敏材料。

通过我们的研究表明,水热法是一种环保且低温下良好的制备NTC热敏薄膜材料的化学法,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NTC特性,这为我们开启了一种制备NTC热敏薄膜材料的新方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