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54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磨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磨床。



背景技术:

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

模具在钣金和装潢行业中广泛使用,由于模具长期的使用会产生磨损等现象,当刃口变钝时,则需要利用磨床进行修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平面磨床,其采用电磁吸盘式装夹方法,由于模具的柄较长,电磁吸盘式无法装夹稳定,通常需要利用卡盘或者专用夹具来装夹模具,对模具进行修磨时,通常修磨模芯,由于模芯较小,其装夹更困难,导致平面磨床体积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 201210217590.4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模具专用磨床,其通过其顶部安装底座以及夹紧装置,底座上开有凹槽和位于凹槽的立柱与夹装装置之间设有冷却系统延伸的冷却液管。

但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不足之处,其虽然设置有冷却系统,但在磨床对模具进行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碎屑等杂物,若冷却液体循环使用,掺杂切削杂物会影响打磨精度和光滑度,同时冷却液的冷却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无法使得新产生的碎屑清理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冷却液循环使用效果的磨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磨床,包括机身,机身上设置有工作台和打磨机构,工作台上设置有向工件喷淋液体的喷淋件,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收液孔,机身旁设置有滤液箱,滤液箱包括浑液腔和清液腔,收液孔与浑液腔之间连接有收液通道,浑液腔与清液腔之间设置有滤液机构,清液腔内设置有磁铁吸附装置,清液腔与喷淋件之间连接有将清液腔中的液体提供给喷淋件的抽水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将打磨机构对准工件待打磨处的正上方,启动磨床,对工件进行打磨,打磨过程中喷淋件持续不断的向打磨处喷淋冷却液,冷却液对打磨处起到冷却作用的同时,带走打磨形成的碎屑,混合有碎屑杂物的冷却液从收液孔离开工作台表面,通过收液通道进入浑液腔,进入浑液腔的冷却液通过滤液机构的过滤,混合在冷却液之间的碎屑杂物被过滤机构阻拦,保证进入清液腔的冷却液相对清澈。磁铁吸附装置再继续对清液腔内的冷却液进行二次的过滤,将冷却液中体积较小的没有被滤液机构阻拦的铁屑颗粒吸附固定在清液腔内,进一步的保证抽水装置抽取的冷却液的纯净度。抽水装置将清液腔内的冷却液抽出并输送给喷淋件,供喷淋件再次使用。由于喷淋件再次使用的冷却液经过滤液机构和磁铁吸附装置的过滤作用,已经把碎屑杂物从冷却液中除去,有效提高冷却液循环使用的使用效果。

较佳的,所述磁铁吸附装置为包括设置在清液腔内的吸附轴以及固设在吸附轴上的若干吸附叶片,吸附轴和吸附叶片均由永久磁铁材料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永久磁铁能够在没有外加磁场下,长久的保持自身的磁性,一般可以保持10年之久,使得磁铁吸附装置能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吸附叶片能够增大磁铁吸附装置的表面积,增大与冷却液接触的空间,提高磁铁吸附装置的吸附效果。

较佳的,所述吸附轴与清液腔的内壁转动连接,转动轴线与吸附轴的自身轴线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清液腔内的冷却液是处于一个流动的状态的,浑液腔的冷却液流入清液腔,抽水装置又把清液腔内的冷却液抽走。冷却液在清液腔内流动的过程中,与吸附叶片碰触会施加给吸附叶片力,吸附叶片和吸附轴在受外力的作用下能够产生晃动或转动,将冷却液搅动,能够更加充分的与冷却液接触,更加充分的吸附冷却液内残留的铁屑颗粒,进一步的提高冷却液循环使用效果。

较佳的,所述滤液机构包括设置在浑液腔和清液腔之间的过滤板,过滤板与滤液箱的内壁相适配,过滤板上设置有若干网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混合有碎屑杂物的冷却液从收液孔离开工作台表面,通过收液通道进入浑液腔,网孔能够供冷却液通过,体积大于网孔的铁屑杂物被阻挡在浑液腔内,从而达到滤液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滤液箱顶部设置有清理口,清理口处设置有相适配的盖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滤液箱对切削液进行正常滤液时,盖体将滤液装置密封,保证切削液不受外界灰尘的污染。当滤液箱使用一段时间后,碎屑杂物会附着在滤液箱的内壁表面,需要进行及时的清理,只需将盖体从滤液箱顶部取走即可,观察滤液箱是否需要进行清理,也便于及时清理。只有保证滤液箱内部的清洁,才能进一步保证滤液箱对冷却液的过滤效果,才能进一步提高冷却液的循环使用效果。

较佳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观察窗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口方便工人在不打开盖体的情况下对气滤液箱体内的滤液情况进行观察,对是否需要清理进行及时的预判。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较佳的,所述滤液箱与过滤板之间设置有可拆卸固定连接二者的卡接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清理时,可以将过滤板通过卡接组件从滤液箱内取下,使得清理工作更加便捷。

较佳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设在滤液箱内壁的卡接条,卡接条靠近浑液腔的一侧设置有卡接槽,过滤板固设有与卡接槽相适配的卡接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块卡接在卡接槽内,实现过滤板与滤液箱的固定。当需要拆卸过滤板时,将卡接块从卡接槽内取出即可。

较佳的,所述浑液腔在清液腔的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更加快速的从浑液腔进入清液腔,提高过滤速度。卡接块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和过滤板给它的压力下,更加稳定的卡接在卡接槽内,使得过滤板更加稳定的卡接在滤液箱内。

较佳的,所述过滤板靠近清理口的一侧设置有把持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持杆提供给工人施力点,更便于工人从清理口处将过滤板从滤液箱内拿出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过滤液机构和磁铁吸附装置的共同配合,对冷却液进行有效的过滤,有效提高冷却液循环使用的使用效果,也提高了加工打磨的精度,避免工件被冷却液中的碎屑杂物划伤,同时也便于滤液箱的清理维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磨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了体现滤液箱内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机身;11、打磨机构;12、工作台;121、收液孔;13、喷淋件;2、磁铁吸附装置;21、吸附轴;22、吸附叶片;3、滤液箱;31、浑液腔;32、清液腔;33、过滤板; 331、网孔;332、把持杆;4、收液通道;5、抽水装置;6、盖体;61、观察窗口;7、卡接组件;71、卡接条;72、卡接槽;73、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磨床,如图1所示,机身1下方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操控磨床的主控台,机身1 后侧设置与地面相对垂直的机头,机头上通过Y轴进给装置连接有打磨机构11。机身1通过X轴进给装置连接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台12,工作台12呈长方形。机身1上设置有用于向工件喷淋冷却液的喷淋件13,喷淋件13位于打磨机构11的右侧,指向位于打磨机构 11下方的工件。工作台12左侧设置有圆形的收液孔121,工作台12的四周边缘设有向上凸起的围边。围边将喷淋至工件加工处并流至工作台12表面的冷却液聚集在工作台12上,使得切削液不会掉落在厂房地面上。收液孔121将工作台12上的冷却液收集起来。

收液孔121下方连接有收液通道4,收液通道4一部分置于收液孔121下方的机身1 内,一部分暴露在机身1右侧。在机身1的右侧通过收液通道4连接有滤液箱3,滤液箱3 呈长方形,滤液箱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滤液箱3顶部设置有清理口,清理口处盖合有一个带有把手的相适配的盖体6。盖体6上设置有长条状的透明观察窗,便于工人观察滤液箱3内的工作情况。

滤液箱3内设置有滤液机构和磁铁吸附装置2。

如图,2所示,在滤液箱3的内壁大概中部高度的位置处固设有一圈卡接条71,卡接条71上开设有长方形的卡接槽72。滤液机构包括在卡接条71上水平放置的过滤板33,过滤板33与滤液箱3内壁相适配,过滤板33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网孔331。在过滤板33的上表面中心处固设有弧形的把持杆332,在过滤板33的下表面边缘处固定的设置有与卡接槽72相对应且适配的卡接块73,卡接块73卡入卡接槽72内,过滤板33的下表面正好与卡接条71的上表面贴合,卡接条71对过滤板33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卡接条71、卡接槽 72以及卡接块73形成卡接组件7,完成过滤板33与滤液箱3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当需要将过滤板33拆卸下来时,手持把持杆332处,将过滤板33向上提起,使得卡接块73从卡接槽72内分离,即可实现过滤板33的拆卸。

过滤板33将滤液箱3分为两个腔室,分别为位于过滤板33上方的浑液腔31以及位于过滤板33下方的清液腔32。收液通道4的底端穿过盖体6后与浑液腔31连通,过滤板 33对冷却液进行过滤,经过过滤的冷却液穿过过滤板33进入清液腔32内,磁体吸附装置就设置在清液腔32内,对清液腔32进行二次的过滤。

如图2所示,磁铁吸附装置2包括圆柱形的吸附轴21,吸附轴21的周向外壁上均匀的间隔的固定设置有若干吸附叶片22。吸附轴21的轴线水平设置,在清液腔32的内壁上相对的开设有两个转动孔,吸附轴21的两个端头伸入转动孔内并通过转动孔与清液腔32转动连接,转动轴线与吸附轴21自身的轴线重合。吸附轴21和吸附叶片22均由永久磁铁材料制成,对铁屑具有吸附作用。在滤液的过程中,由上方流过来的过滤液与吸附轴21和吸附叶片22接触,冷却液会给吸附轴21和吸附叶片22施加力,吸附叶片22可能会随着吸附轴21转动起来,与冷却液接触的更加充分,对冷却液中仍旧残余的、体积的较小的、能够穿过过滤板33网孔331的铁屑进行吸附过滤,以使得清液腔32内的液体清澈、纯净。

在滤液箱3上还插设有抽水装置5,抽水装置5的下端延伸至清液腔32底层。抽水装置5将清液腔32内的冷却液抽出并用管道送回至喷淋件13,供喷淋件13循环使用。

其中,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12上,对主控台进行操作以控制打磨机构11对准工件待打磨处,启动磨床和喷淋件13,打磨过程中喷淋件13持续不断的向打磨处喷淋冷却液。冷却液经过收液孔121进入收液通道4,然后进入滤液箱3的浑液腔31,通过网孔331后进入清液腔32,最终被抽水装置5抽回至喷淋件13。在经过过滤板33时,对碎屑杂物进行过滤,在清液腔32内又对更加细小的铁屑进行了过滤,使得冷却液被充分过滤,冷却液被循环重复利用,有效提高冷却液的循环使用效果。打磨工件的打磨精度增加的同时冷却效果得到保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