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砂布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4014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刚石砂布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金刚石砂布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磨削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刚石砂布轮也称为金刚石百叶轮,是一种适用于小型人工手提式磨边设备的磨头结构,可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加工、工程建筑的异形钢化玻璃加工、钢化家具门窗玻璃和电子玻璃等玻璃磨边,大理石、花岗岩等工程石材的边部处理、以及陶瓷等其他脆性复合材料的打磨领域。现有的金刚石砂布轮多是由轮芯及固接于其上的若干小磨片叠加形成,每一小磨片为长方形,磨片径向外端一般由两片叠加,而磨片径向内端由于与外端宽度相同,往往由三层磨片叠加,从而造成砂布轮的工作面不平整,同时,小磨片由于多层叠加,被置于底下的磨片不参与磨削工作,造成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刚石砂布轮,通过设计各磨片规格,而使磨片叠加形成工作面平整,同时磨片减小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刚石砂布轮,包括轮盘和相配合的若干磨片,各磨片依次叠加形成圆环排布的磨片组并粘接固定在轮盘上,磨片在轮盘径向上形成外端和内端,磨片的外端宽度大于磨片的内端宽度以保证磨片叠加配合形成的磨片组的厚度相同,轮盘中心设有凹槽安装孔,轮盘为玻纤盘或塑胶盘,各磨片的外端、内 端与轮盘结合处设有加固环以防止磨片脱落。

进一步,所述磨片外端宽度与磨片内端宽度的比率等于磨片外端所处圆半径与磨片内端所处圆半径的比率,相邻的两磨片中一磨片的半片压接在另一磨片的半片之上形成双片叠加结构。

进一步,所述磨片包括由支撑体、基布及树脂片,支撑体上设有金刚石颗粒形成磨削面,支撑体与基布和树脂片形成磨片底层,磨片底层的树脂片通过高温粘合剂与轮盘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磨片结构和叠加方式,使各磨片形成工作面平整,有利于提高磨削效率,同时磨片减小可以节省材料,降低金刚石砂布轮的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磨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磨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图3,一种金刚石砂布轮,包括轮盘1和相配合的若干磨片2,各磨片2依次叠加形成圆环排布的磨片组并粘接固定在轮盘1上,磨片2在轮盘1径向上形成外端201和内端202,磨片2的外端宽度大于磨片的内端宽度以保证磨片叠加配合形成的磨片组的厚度相同,轮盘1中心设有凹槽安装孔101,轮盘1为玻纤盘或塑胶盘,各磨片2的外端、内端与轮盘结合处设有加固环31、32以防止磨片脱落。磨片2外端宽度与磨片内端宽度的比率等于磨片外端所处圆半径与磨片内端所处圆半径的比率,相邻的两磨片中一磨 片的半片压接在另一磨片的半片之上形成双片叠加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每一磨片2包括由支撑体21、基布22及树脂片23,支撑体上设有金刚石颗粒形成磨削面,支撑体与基布和树脂片形成磨片底层,磨片底层的树脂片通过高温粘合剂与轮盘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磨片结构和叠加方式,使各磨片形成工作面平整,有利于提高磨削效率,同时磨片减小可以节省材料,降低金刚石砂布轮的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小型的人工手提式磨边设备,主要装配气动或电动角向砂轮机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设计或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