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抛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3949发布日期:2020-12-04 14:0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型钢抛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型钢抛丸装置。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工件表面的机械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抛丸机按铸件承载体的结构不同分为滚筒式、链板式、转台式、台车式、鼠笼式和吊挂式抛丸机等。

目前,抛丸器在对铸件进行清理时,会有大量的灰尘产生,同时抛丸在与铸件进行撞击时也会有热量产生,这些热量会加快灰尘的移动速度,一般的吊挂式的抛丸器在清理室的上端面会开设有进口,灰尘会从进口进入到外部空气,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钢抛丸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抛丸产生大量的灰尘,影响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型材抛丸装置,包括抛丸箱、抛丸器、辊道输送机、输送管、清理箱、微型电机、支撑圈、绒毛带和除尘组件;

所述抛丸箱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位于所述抛丸箱的内部,所述抛丸器与所述抛丸箱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辊道输送机与所述抛丸箱可拆卸连接,并贯通所述抛丸箱,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抛丸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抛丸箱远离所述辊道输送机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清理箱可拆卸连接,所述清理箱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清理箱的内部,所述微型电机与所述清理箱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支撑圈与所述微型电机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微型电机远离所述清理箱的一侧,所述绒毛带与所述支撑圈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圈的外表壁;

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第一吸尘管、第二吸尘管、除尘箱和吸风机,所述第一吸尘管的一侧与所述抛丸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抛丸箱远离所述抛丸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吸尘管的另一侧与所述除尘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尘管的一侧与所述清理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清理箱远离所述微型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二吸尘管的另一侧与所述除尘箱固定连接,所述吸风机与所述除尘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除尘箱远离所述第一吸尘管的一侧。

其中,所述除尘组件还包括过滤架、过滤网和振动器,所述过滤架与所述除尘箱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除尘箱的内部,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过滤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过滤架远离所述除尘箱的一侧,所述振动器位于所述过滤架靠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

其中,所述型钢抛丸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抛丸箱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抛丸箱远离所述第一内腔的一侧。

其中,所述型钢抛丸装置还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与所述清理箱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清理箱远离所述输送管的一侧

其中,所述型钢抛丸装置还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一侧与所述抛丸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抛丸箱远离所述辊道输送机的一侧,所述进料斗的另一侧通过导管与所述抛丸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型钢抛丸装置还包括运输器,所述运输器的一侧与所述螺旋输送机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远离所述清理箱的一侧,所述运输器的另一侧与所述进料斗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型钢抛丸装置,通过所述抛丸箱内设置的所述抛丸器抛出高速弹丸,对所述辊道输送机输送进来的型钢进行清理,撞击后的弹丸表面或粘有粉尘,和抛丸清理中的粉尘颗粒因重力共同落入所述第一内腔的底部,通过所述输送管进入所述清理箱中,所述第二内腔中的所述微型电机接通电源转动电机轴,所述微型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支撑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圈跟随所述微型电机共同转动,所述支撑圈表壁固定有所述绒毛带,所述绒毛带采用防静电材质制成,通过旋转对弹丸进行清理,因弹丸重力,供弹丸通过,隔离出的灰尘通过所述第二吸尘管进入所述除尘箱中,清理后的弹丸流出所述清理箱被重复使用,所述吸风机转动促使所述抛丸箱内粉尘通过所述第一吸尘管进入所述除尘箱中,通过所述过滤网再排出,起到隔离灰尘的作用,进而所述型钢抛丸装置具有除尘功能,有益于优化员工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型钢抛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型钢抛丸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型钢抛丸装置的正视半剖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所述除尘箱的内部结构图。

1-抛丸箱、2-抛丸器、3-辊道输送机、4-输送管、5-清理箱、6-微型电机、7-支撑圈、8-绒毛带、9-第一内腔、10-除尘组件、11-第二内腔、12-第一吸尘管、13-第二吸尘管、14-除尘箱、15-吸风机、16-过滤架、17-过滤网、18-振动器、19-气缸、20-清洁件、21-挡板、22-螺旋输送机、23-进料斗、24-运输器、100-型钢抛丸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型钢抛丸装置100,包括抛丸箱1、抛丸器2、辊道输送机3、输送管4、清理箱5、微型电机6、支撑圈7、绒毛带8和除尘组件10;

所述抛丸箱1具有第一内腔9,所述第一内腔9位于所述抛丸箱1的内部,所述抛丸器2与所述抛丸箱1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内腔9内,所述辊道输送机3与所述抛丸箱1可拆卸连接,并贯通所述抛丸箱1,所述输送管4的一端与所述抛丸箱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抛丸箱1远离所述辊道输送机3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内腔9连通,所述输送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清理箱5可拆卸连接,所述清理箱5具有第二内腔11,所述第二内腔11位于所述清理箱5的内部,所述微型电机6与所述清理箱5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内腔11内,所述支撑圈7与所述微型电机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微型电机6远离所述清理箱5的一侧,所述绒毛带8与所述支撑圈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圈7的外表壁;

所述除尘组件10包括第一吸尘管12、第二吸尘管13、除尘箱14和吸风机15,所述第一吸尘管12的一侧与所述抛丸箱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抛丸箱1远离所述抛丸器2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内腔9连通,所述第一吸尘管12的另一侧与所述除尘箱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尘管13的一侧与所述清理箱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清理箱5远离所述微型电机6的一侧,所述第二吸尘管13的另一侧与所述除尘箱14固定连接,所述吸风机15与所述除尘箱1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除尘箱14远离所述第一吸尘管1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抛丸箱1具有的所述第一内腔9内设置所述抛丸器2,所述抛丸器2型号为q0511,所述抛丸器2的数量为多个,分别分布于所述抛丸箱1的四周,对所述辊道输送机3输送进的型钢进行全面高速喷射弹丸,进而清理型钢,所述辊道输送机3利用辊子的转动来输送型钢,使型钢进入所述第一内腔9内,进而进行抛丸清理,弹丸清理中产生粉尘,较大粉尘颗粒或粉尘粘附于弹丸表壁,因重力落入所述抛丸箱1底部,通过所述输送管4进入所述清理箱5中,所述清理箱5中间设置所述微型电机6,所述微型电机6接通电源转动电机轴,所述微型电机6的电机轴与所述支撑圈7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圈7表壁固定所述绒毛带8,进而所述支撑圈7跟随所述微型电机6转动,带动所述绒毛带8转动,所述绒毛带8采用防静电材质制成,通过旋转清理弹丸表壁,弹丸因重力穿过所述绒毛带8,清理出的粉尘颗粒被隔离,通过所述第二吸尘管13进入所述除尘箱14中,所述第二吸尘管13连接所述清理箱5与所述除尘箱14,所述第一吸尘管12连接所述抛丸箱1与所述除尘箱14,所述除尘箱14中设置有所述吸风机15,所述吸风机15型号为hl32a,接通电源转动,促使所述抛丸箱1和所述清理箱5中粉尘颗粒通过所述第一吸尘管12和所述第二吸尘管13中进入所述除尘箱14中,进而进行下一步清理后排出,减少粉尘污染,提高员工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除尘组件10还包括过滤架16、过滤网17和振动器18,所述过滤架16与所述除尘箱14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除尘箱14的内部,所述过滤网17与所述过滤架1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过滤架16远离所述除尘箱14的一侧,所述振动器18位于所述过滤架16靠近所述过滤网17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架16支撑起所述过滤网17于所述除尘箱14中,所述吸风机15带动气流流通,通过所述过滤网17后排出,所述过滤网17能有效隔离空气中的粉尘,所述振动器18型号为tyf-45,为一棒状空心圆柱体,内部装有偏心振子,在电动机带动下高速转动而产生高频微幅的振动,带动所述过滤网17振动,预防粉尘堵塞,促使过滤效果更佳,进而能有效隔离粉尘,促使员工工作环境更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型钢抛丸装置100还包括气缸19,所述气缸19与所述抛丸箱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抛丸箱1远离所述抛丸器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缸19与主系统连接,接收主系统信号运行,设置于所述抛丸箱1的尾部,在型钢抛丸处理后,所述气缸19运行,活塞伸出,所述活塞与所述清洁件20对那个连接,进而通过所述清洁件20对型钢表面进行清理,避免型钢表面带有粉尘颗粒,达到进一步除尘效果,促使用户体验感更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型钢抛丸装置100还包括清洁件20,所述清洁件20与所述气缸19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气缸19远离所述抛丸箱1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件20与所述气缸19的活塞固定连接,并采用防静电绒布材质制成,再所述气缸19运行时,所述清洁件20跟随活塞伸出,接触型钢的表壁,清理型钢表壁的粉尘,达到进一步除尘效果,促使用户体验感更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型钢抛丸装置100还包括挡板21,所述挡板21与所述抛丸箱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抛丸箱1远离所述第一内腔9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21通过销钉与所述抛丸箱1转动连接,在所述辊道输送机3输送型钢进入所述抛丸箱1中时,接触所述挡板21,所述挡板21受力转动,供型钢进入,型钢进入后所述挡板21落下,对所述第一内腔9起到封闭作用,避免在抛丸处理中有粉尘颗粒通过通道口流出,造成粉尘污染,所述挡板21的数量为两个,另一个所述挡板21设置于所述抛丸箱1的尾部,有益与减少粉尘颗粒的排出,提高员工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型钢抛丸装置100还包括螺旋输送机22,所述螺旋输送机22与所述清理箱5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清理箱5远离所述输送管4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输送机22的型号为gx200,当螺旋轴转动时,由于物料的重力及其与槽体壁所产生的摩擦力,使物料只能在叶片的推送下沿着输送机的槽底向前移动,带动清理后的弹丸运输至下一步流程,促使用户体验感更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型钢抛丸装置100还包括进料斗23,所述进料斗23的一侧与所述抛丸箱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抛丸箱1远离所述辊道输送机3的一侧,所述进料斗23的另一侧通过导管与所述抛丸器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斗23位于所述抛丸箱1的上方,所述进料斗23用于储存弹丸,通过导管连接每一个所述抛丸器2,向所述抛丸器2输送弹丸,进而抛丸器2对所述抛丸箱1中型钢进行抛丸处理,促使用户体验感更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型钢抛丸装置100还包括运输器24,所述运输器24的一侧与所述螺旋输送机2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22远离所述清理箱5的一侧,所述运输器24的另一侧与所述进料斗23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输器24型号为cydt-a,是能从下往上提斗式输送机,料斗把物料从下面的所述螺旋输送机22中舀起随着输送带或链条提升到顶部,绕过顶轮后向下翻转,使清理后的弹丸运输至所述进料斗23中,进而所述进料斗23往所述抛丸器2中输送弹丸,促使弹丸能循环使用,用户体验感更佳。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