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窑炉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991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窑炉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玄武岩纤维是以天然的火山喷出岩作为原料,将其破碎后加入熔窑中,在1450~1500 ℃熔融后,通过拉丝漏板制成的连续纤维。它与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等其它高科技纤维相比,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如力学性能佳,耐高温性能好,可在-269~650 ℃范围内连续工作,耐酸耐碱,抗紫外线性能强,吸湿性低,有更好的耐环境性能,此外,还有绝缘性能好,高温过滤性佳、抗辐射、良好的透波性能等优点。以连续玄武岩纤维为增强体可制成各种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消防、环保、航空航天、化工、风电、军工、汽车船舶制造、工程塑料、建筑等领域,军工、民用领域。

玄武岩纤维的生产时融化、拉丝的连续作业过程,窑炉中需要随时的补充用于生产的矿石原料,因此加料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控性是保证窑炉稳定、影响玄武岩纤维产量和工艺指标的重要因素。而现有的加料装置容易导致原料堆积,不能准确自动的加料,并且在加料过程中会造成窑炉中大量热量散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窑炉加料装置,该装置能够保证加料的稳定性、准确性、自动性和可控性,能够避免原料在窑炉中堆积,能够避免加料造成的窑炉热量大量散失。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窑炉加料装置,包括送料装置、加料装置和窑炉,所述的送料装置由轨道Ⅰ、设置在轨道Ⅰ上的滑块、与滑块连接的送料箱、与滑块相连的电机Ⅰ和固定在轨道Ⅰ上的定位装置Ⅰ组成,加料装置由轨道Ⅱ、设置在轨道Ⅱ上的电机Ⅱ、与电机Ⅱ相连的加料箱、设置在轨道Ⅱ上的定位装置Ⅱ和定位装置Ⅲ组成,窑炉包括窑炉本体和设置在滑轨Ⅲ上的窑炉盖,其中,窑炉盖与加料箱底部固定,加料箱内设置有加料孔,加料孔上设置有孔盖,加料箱内设置有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与孔盖相连,送料箱和加料箱内分别设置有物位传感器Ⅰ和物位传感器Ⅱ,定位装置Ⅲ设置窑炉正上方,定位装置Ⅱ与定位装置Ⅲ之间的距离为窑炉与加料箱之间的距离,定位装置Ⅰ设置在定位装置Ⅱ的上方,定位装置Ⅰ、定位装置Ⅱ、定位装置Ⅲ、物位传感器Ⅰ和物位传感器Ⅱ与PLC输入端相连,电机Ⅰ、电机Ⅱ和搅拌装置与PLC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加料箱内设置有电极和热电偶,热电偶与PLC的输入端相连,PLC的输出端与电极的控制线路相连。

所述的加料孔设置有滤网。

所述的窑炉盖与加料箱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

所述的物位传感器Ⅰ和物位传感器Ⅱ为连续式物位传感器。

所述的滑块通过转轴与送料箱相连,滑块与送料箱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与PLC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加料箱内的加料孔的数量为n,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窑炉加料装置,该加量装置利用设置的物位传感器Ⅰ和物位传感器Ⅱ保证了加料的准确性,利用与PLC相连的定位装置、物位传感器和电机保证了加料的稳定性、自动性和可控性,加料箱中加料孔的设置避免了原料在窑炉中的堆积,窑炉盖与加料箱的固定连接,保证了加料后窑炉盖可以立即合上,避免了加料造成的窑炉热量大量散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窑炉加料装置,包括送料装置、加料装置和窑炉,所述的送料装置由轨道Ⅰ1、设置在轨道Ⅰ上的滑块2、与滑块连接的送料箱3、与滑块相连的电机Ⅰ4和固定在轨道Ⅰ上的定位装置Ⅰ5组成,加料装置由轨道Ⅱ6、设置在轨道Ⅱ上的电机Ⅱ7、与电机Ⅱ相连的加料箱8、设置在轨道Ⅱ上的定位装置Ⅱ9和定位装置Ⅲ10组成,窑炉包括窑炉本体11和设置在滑轨Ⅲ21上的窑炉盖12,其中,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固定,加料箱内设置有加料孔13,加料孔上设置有孔盖14,加料箱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5,该搅拌装置15与孔盖14相连,送料箱和加料箱内分别设置有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定位装置Ⅲ10设置窑炉正上方,定位装置Ⅱ9与定位装置Ⅲ10之间的距离为窑炉与加料箱之间的距离,定位装置Ⅰ5设置在定位装置Ⅱ9的上方,定位装置Ⅰ5、定位装置Ⅱ9、定位装置Ⅲ10、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与PLC输入端相连,电机Ⅰ4、电机Ⅱ7和搅拌装置15与PLC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加料箱内设置有电极18和热电偶19,热电偶19与PLC的输入端相连,PLC的输出端与电极的控制线路相连。这样可以在加料箱内对原料进行预热,使得原料进入到窑炉之前处于高温状态,加快原料进入到窑炉后的融化速率,缩短原料融化速率,提升生产效率。而热电偶19对加料箱8进行测温,并通过PLC调节电极18的温度。

所述的加料孔13设置有滤网。这样的设置避免了加料装置出现卡涩现象,避免出现大块的原料,从而保证了玄武岩纤维的质量。

所述的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通过连接杆20固定。这样的结构保证了加料箱8加料向窑炉行进时,窑炉盖12能沿着能随之打开,加料箱8加入原料后,随着加料箱8在轨道Ⅱ6上的移动,窑炉盖12也沿着滑轨Ⅲ21滑动并盖到窑炉本体11上,保证了加料后窑炉盖可以立即合上,避免了加料造成的窑炉热量大量散失。

所述的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为连续式物位传感器。这种物位传感器可以随时感应送料箱3和加料箱8中物料的量,从而保证了加料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所述的滑块2通过转轴与送料箱3相连,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与PLC的输出端相连。该固定装置的设置是为了避免送料箱3在轨道Ⅰ1上运行的过程中发生倾覆,造成事故,该固定装置与PLC的输出端相连保证了PLC在得到送料箱3到达定位装置Ⅰ5处时,可以打开固定装置,使得原料可以倒入到加料箱8中。

所述的加料箱内的加料孔13的数量为n,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在加料箱8内设置多个加料孔13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原料在窑炉中的堆积。

在使用过程中,向送料箱3内加原料,达到设定的高度后,物位传感器Ⅰ16将信号传递给PLC,进而电机Ⅰ4带动送料箱3沿着轨道Ⅰ1向上升,达到定位装置Ⅰ5时,定位装置Ⅰ5将信号传递给PLC,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的固定装置打开并将送料箱3倾斜,原料倒入到加料箱8中。加料箱8中的物位传感器Ⅱ17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电机Ⅱ7将加料箱8沿着轨道Ⅱ6行进,同时开启加料箱8内的电极18对原料进行加热,因为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通过连接杆20固定在一起,因此这个过程中,窑炉盖12沿着滑轨Ⅲ21滑动打开,当加料箱8到达窑炉正上方时,电机Ⅱ7也到达定位装置Ⅲ10处,定位装置Ⅲ10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搅拌装置15开启,因为搅拌装置15与孔盖14相连,因此原料落入到窑炉本体11中。当加料箱8加料完毕后,物位传感器Ⅱ17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关闭搅拌装置15,孔盖14沿着滑轨Ⅲ21重新盖在加料孔13上,同时,PLC也会控制电机Ⅱ7离开向定位装置Ⅱ9方向运行。到达定位装置Ⅱ9时,定位装置Ⅱ9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才可以准许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的固定装置打开。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窑炉加料装置,包括送料装置、加料装置和窑炉,所述的送料装置由轨道Ⅰ1、设置在轨道Ⅰ上的滑块2、与滑块连接的送料箱3、与滑块相连的电机Ⅰ4和固定在轨道Ⅰ上的定位装置Ⅰ5组成,加料装置由轨道Ⅱ6、设置在轨道Ⅱ上的电机Ⅱ7、与电机Ⅱ相连的加料箱8、设置在轨道Ⅱ上的定位装置Ⅱ9和定位装置Ⅲ10组成,窑炉包括窑炉本体11和设置在滑轨Ⅲ21上的窑炉盖12,其中,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固定,加料箱内设置有加料孔13,加料孔上设置有孔盖14,加料箱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5,该搅拌装置15与孔盖14相连,送料箱和加料箱内分别设置有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定位装置Ⅲ10设置窑炉正上方,定位装置Ⅱ9与定位装置Ⅲ10之间的距离为窑炉与加料箱之间的距离,定位装置Ⅰ5设置在定位装置Ⅱ9的上方,定位装置Ⅰ5、定位装置Ⅱ9、定位装置Ⅲ10、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与PLC输入端相连,电机Ⅰ4、电机Ⅱ7和搅拌装置15与PLC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加料箱内设置有电极18和热电偶19,热电偶19与PLC的输入端相连,PLC的输出端与电极的控制线路相连。这样可以在加料箱内对原料进行预热,使得原料进入到窑炉之前处于高温状态,加快原料进入到窑炉后的融化速率,缩短原料融化速率,提升生产效率。而热电偶19对加料箱8进行测温,并通过PLC调节电极18的温度。

所述的加料孔13设置有滤网。这样的设置避免了加料装置出现卡涩现象,避免出现大块的原料,从而保证了玄武岩纤维的质量。

所述的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通过连接杆20固定。这样的结构保证了加料箱8加料向窑炉行进时,窑炉盖12能沿着能随之打开,加料箱8加入原料后,随着加料箱8在轨道Ⅱ6上的移动,窑炉盖12也沿着滑轨Ⅲ21滑动并盖到窑炉本体11上,保证了加料后窑炉盖可以立即合上,避免了加料造成的窑炉热量大量散失。

所述的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为连续式物位传感器。这种物位传感器可以随时感应送料箱3和加料箱8中物料的量,从而保证了加料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所述的滑块2通过转轴与送料箱3相连,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与PLC的输出端相连。该固定装置的设置是为了避免送料箱3在轨道Ⅰ1上运行的过程中发生倾覆,造成事故,该固定装置与PLC的输出端相连保证了PLC在得到送料箱3到达定位装置Ⅰ5处时,可以打开固定装置,使得原料可以倒入到加料箱8中。

所述的加料箱内的加料孔13的数量为3个。在加料箱8内设置3个加料孔13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原料在窑炉中的堆积。

在使用过程中,向送料箱3内加原料,达到设定的高度后,物位传感器Ⅰ16将信号传递给PLC,进而电机Ⅰ4带动送料箱3沿着轨道Ⅰ1向上升,达到定位装置Ⅰ5时,定位装置Ⅰ5将信号传递给PLC,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的固定装置打开并将送料箱3倾斜,原料倒入到加料箱8中。加料箱8中的物位传感器Ⅱ17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电机Ⅱ7将加料箱8沿着轨道Ⅱ6行进,同时开启加料箱8内的电极18对原料进行加热,因为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通过连接杆20固定在一起,因此这个过程中,窑炉盖12沿着滑轨Ⅲ21滑动打开,当加料箱8到达窑炉正上方时,电机Ⅱ7也到达定位装置Ⅲ10处,定位装置Ⅲ10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搅拌装置15开启,因为搅拌装置15与孔盖14相连,因此原料落入到窑炉本体11中。当加料箱8加料完毕后,物位传感器Ⅱ17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关闭搅拌装置15,孔盖14沿着滑轨Ⅲ21重新盖在加料孔13上,同时,PLC也会控制电机Ⅱ7离开向定位装置Ⅱ9方向运行。到达定位装置Ⅱ9时,定位装置Ⅱ9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才可以准许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的固定装置打开。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窑炉加料装置,包括送料装置、加料装置和窑炉,所述的送料装置由轨道Ⅰ1、设置在轨道Ⅰ上的滑块2、与滑块连接的送料箱3、与滑块相连的电机Ⅰ4和固定在轨道Ⅰ上的定位装置Ⅰ5组成,加料装置由轨道Ⅱ6、设置在轨道Ⅱ上的电机Ⅱ7、与电机Ⅱ相连的加料箱8、设置在轨道Ⅱ上的定位装置Ⅱ9和定位装置Ⅲ10组成,窑炉包括窑炉本体11和设置在滑轨Ⅲ21上的窑炉盖12,其中,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固定,加料箱内设置有加料孔13,加料孔上设置有孔盖14,加料箱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5,该搅拌装置15与孔盖14相连,送料箱和加料箱内分别设置有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定位装置Ⅲ10设置窑炉正上方,定位装置Ⅱ9与定位装置Ⅲ10之间的距离为窑炉与加料箱之间的距离,定位装置Ⅰ5设置在定位装置Ⅱ9的上方,定位装置Ⅰ5、定位装置Ⅱ9、定位装置Ⅲ10、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与PLC输入端相连,电机Ⅰ4、电机Ⅱ7和搅拌装置15与PLC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加料箱内设置有电极18和热电偶19,热电偶19与PLC的输入端相连,PLC的输出端与电极的控制线路相连。这样可以在加料箱内对原料进行预热,使得原料进入到窑炉之前处于高温状态,加快原料进入到窑炉后的融化速率,缩短原料融化速率,提升生产效率。而热电偶19对加料箱8进行测温,并通过PLC调节电极18的温度。

所述的加料孔13设置有滤网。这样的设置避免了加料装置出现卡涩现象,避免出现大块的原料,从而保证了玄武岩纤维的质量。

所述的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通过连接杆20固定。这样的结构保证了加料箱8加料向窑炉行进时,窑炉盖12能沿着能随之打开,加料箱8加入原料后,随着加料箱8在轨道Ⅱ6上的移动,窑炉盖12也沿着滑轨Ⅲ21滑动并盖到窑炉本体11上,保证了加料后窑炉盖可以立即合上,避免了加料造成的窑炉热量大量散失。

所述的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为连续式物位传感器。这种物位传感器可以随时感应送料箱3和加料箱8中物料的量,从而保证了加料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所述的滑块2通过转轴与送料箱3相连,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与PLC的输出端相连。该固定装置的设置是为了避免送料箱3在轨道Ⅰ1上运行的过程中发生倾覆,造成事故,该固定装置与PLC的输出端相连保证了PLC在得到送料箱3到达定位装置Ⅰ5处时,可以打开固定装置,使得原料可以倒入到加料箱8中。

所述的加料箱内的加料孔13的数量为4个。在加料箱8内设置4个加料孔13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原料在窑炉中的堆积。

在使用过程中,向送料箱3内加原料,达到设定的高度后,物位传感器Ⅰ16将信号传递给PLC,进而电机Ⅰ4带动送料箱3沿着轨道Ⅰ1向上升,达到定位装置Ⅰ5时,定位装置Ⅰ5将信号传递给PLC,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的固定装置打开并将送料箱3倾斜,原料倒入到加料箱8中。加料箱8中的物位传感器Ⅱ17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电机Ⅱ7将加料箱8沿着轨道Ⅱ6行进,同时开启加料箱8内的电极18对原料进行加热,因为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通过连接杆20固定在一起,因此这个过程中,窑炉盖12沿着滑轨Ⅲ21滑动打开,当加料箱8到达窑炉正上方时,电机Ⅱ7也到达定位装置Ⅲ10处,定位装置Ⅲ10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搅拌装置15开启,因为搅拌装置15与孔盖14相连,因此原料落入到窑炉本体11中。当加料箱8加料完毕后,物位传感器Ⅱ17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关闭搅拌装置15,孔盖14沿着滑轨Ⅲ21重新盖在加料孔13上,同时,PLC也会控制电机Ⅱ7离开向定位装置Ⅱ9方向运行。到达定位装置Ⅱ9时,定位装置Ⅱ9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才可以准许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的固定装置打开。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窑炉加料装置,包括送料装置、加料装置和窑炉,所述的送料装置由轨道Ⅰ1、设置在轨道Ⅰ上的滑块2、与滑块连接的送料箱3、与滑块相连的电机Ⅰ4和固定在轨道Ⅰ上的定位装置Ⅰ5组成,加料装置由轨道Ⅱ6、设置在轨道Ⅱ上的电机Ⅱ7、与电机Ⅱ相连的加料箱8、设置在轨道Ⅱ上的定位装置Ⅱ9和定位装置Ⅲ10组成,窑炉包括窑炉本体11和设置在滑轨Ⅲ21上的窑炉盖12,其中,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固定,加料箱内设置有加料孔13,加料孔上设置有孔盖14,加料箱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5,该搅拌装置15与孔盖14相连,送料箱和加料箱内分别设置有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定位装置Ⅲ10设置窑炉正上方,定位装置Ⅱ9与定位装置Ⅲ10之间的距离为窑炉与加料箱之间的距离,定位装置Ⅰ5设置在定位装置Ⅱ9的上方,定位装置Ⅰ5、定位装置Ⅱ9、定位装置Ⅲ10、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与PLC输入端相连,电机Ⅰ4、电机Ⅱ7和搅拌装置15与PLC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加料箱内设置有电极18和热电偶19,热电偶19与PLC的输入端相连,PLC的输出端与电极的控制线路相连。这样可以在加料箱内对原料进行预热,使得原料进入到窑炉之前处于高温状态,加快原料进入到窑炉后的融化速率,缩短原料融化速率,提升生产效率。而热电偶19对加料箱8进行测温,并通过PLC调节电极18的温度。

所述的加料孔13设置有滤网。这样的设置避免了加料装置出现卡涩现象,避免出现大块的原料,从而保证了玄武岩纤维的质量。

所述的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通过连接杆20固定。这样的结构保证了加料箱8加料向窑炉行进时,窑炉盖12能沿着能随之打开,加料箱8加入原料后,随着加料箱8在轨道Ⅱ6上的移动,窑炉盖12也沿着滑轨Ⅲ21滑动并盖到窑炉本体11上,保证了加料后窑炉盖可以立即合上,避免了加料造成的窑炉热量大量散失。

所述的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为连续式物位传感器。这种物位传感器可以随时感应送料箱3和加料箱8中物料的量,从而保证了加料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所述的滑块2通过转轴与送料箱3相连,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与PLC的输出端相连。该固定装置的设置是为了避免送料箱3在轨道Ⅰ1上运行的过程中发生倾覆,造成事故,该固定装置与PLC的输出端相连保证了PLC在得到送料箱3到达定位装置Ⅰ5处时,可以打开固定装置,使得原料可以倒入到加料箱8中。

所述的加料箱内的加料孔13的数量为5个。在加料箱8内设置5个加料孔13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原料在窑炉中的堆积。

在使用过程中,向送料箱3内加原料,达到设定的高度后,物位传感器Ⅰ16将信号传递给PLC,进而电机Ⅰ4带动送料箱3沿着轨道Ⅰ1向上升,达到定位装置Ⅰ5时,定位装置Ⅰ5将信号传递给PLC,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的固定装置打开并将送料箱3倾斜,原料倒入到加料箱8中。加料箱8中的物位传感器Ⅱ17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电机Ⅱ7将加料箱8沿着轨道Ⅱ6行进,同时开启加料箱8内的电极18对原料进行加热,因为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通过连接杆20固定在一起,因此这个过程中,窑炉盖12沿着滑轨Ⅲ21滑动打开,当加料箱8到达窑炉正上方时,电机Ⅱ7也到达定位装置Ⅲ10处,定位装置Ⅲ10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搅拌装置15开启,因为搅拌装置15与孔盖14相连,因此原料落入到窑炉本体11中。当加料箱8加料完毕后,物位传感器Ⅱ17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关闭搅拌装置15,孔盖14沿着滑轨Ⅲ21重新盖在加料孔13上,同时,PLC也会控制电机Ⅱ7离开向定位装置Ⅱ9方向运行。到达定位装置Ⅱ9时,定位装置Ⅱ9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才可以准许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的固定装置打开。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一种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窑炉加料装置,包括送料装置、加料装置和窑炉,所述的送料装置由轨道Ⅰ1、设置在轨道Ⅰ上的滑块2、与滑块连接的送料箱3、与滑块相连的电机Ⅰ4和固定在轨道Ⅰ上的定位装置Ⅰ5组成,加料装置由轨道Ⅱ6、设置在轨道Ⅱ上的电机Ⅱ7、与电机Ⅱ相连的加料箱8、设置在轨道Ⅱ上的定位装置Ⅱ9和定位装置Ⅲ10组成,窑炉包括窑炉本体11和设置在滑轨Ⅲ21上的窑炉盖12,其中,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固定,加料箱内设置有加料孔13,加料孔上设置有孔盖14,加料箱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5,该搅拌装置15与孔盖14相连,送料箱和加料箱内分别设置有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定位装置Ⅲ10设置窑炉正上方,定位装置Ⅱ9与定位装置Ⅲ10之间的距离为窑炉与加料箱之间的距离,定位装置Ⅰ5设置在定位装置Ⅱ9的上方,定位装置Ⅰ5、定位装置Ⅱ9、定位装置Ⅲ10、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与PLC输入端相连,电机Ⅰ4、电机Ⅱ7和搅拌装置15与PLC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加料箱内设置有电极18和热电偶19,热电偶19与PLC的输入端相连,PLC的输出端与电极的控制线路相连。这样可以在加料箱内对原料进行预热,使得原料进入到窑炉之前处于高温状态,加快原料进入到窑炉后的融化速率,缩短原料融化速率,提升生产效率。而热电偶19对加料箱8进行测温,并通过PLC调节电极18的温度。

所述的加料孔13设置有滤网。这样的设置避免了加料装置出现卡涩现象,避免出现大块的原料,从而保证了玄武岩纤维的质量。

所述的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通过连接杆20固定。这样的结构保证了加料箱8加料向窑炉行进时,窑炉盖12能沿着能随之打开,加料箱8加入原料后,随着加料箱8在轨道Ⅱ6上的移动,窑炉盖12也沿着滑轨Ⅲ21滑动并盖到窑炉本体11上,保证了加料后窑炉盖可以立即合上,避免了加料造成的窑炉热量大量散失。

所述的物位传感器Ⅰ16和物位传感器Ⅱ17为连续式物位传感器。这种物位传感器可以随时感应送料箱3和加料箱8中物料的量,从而保证了加料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所述的滑块2通过转轴与送料箱3相连,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与PLC的输出端相连。该固定装置的设置是为了避免送料箱3在轨道Ⅰ1上运行的过程中发生倾覆,造成事故,该固定装置与PLC的输出端相连保证了PLC在得到送料箱3到达定位装置Ⅰ5处时,可以打开固定装置,使得原料可以倒入到加料箱8中。

所述的加料箱内的加料孔13的数量为6个。在加料箱8内设置6个加料孔13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原料在窑炉中的堆积。

在使用过程中,向送料箱3内加原料,达到设定的高度后,物位传感器Ⅰ16将信号传递给PLC,进而电机Ⅰ4带动送料箱3沿着轨道Ⅰ1向上升,达到定位装置Ⅰ5时,定位装置Ⅰ5将信号传递给PLC,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的固定装置打开并将送料箱3倾斜,原料倒入到加料箱8中。加料箱8中的物位传感器Ⅱ17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电机Ⅱ7将加料箱8沿着轨道Ⅱ6行进,同时开启加料箱8内的电极18对原料进行加热,因为窑炉盖12与加料箱8底部通过连接杆20固定在一起,因此这个过程中,窑炉盖12沿着滑轨Ⅲ21滑动打开,当加料箱8到达窑炉正上方时,电机Ⅱ7也到达定位装置Ⅲ10处,定位装置Ⅲ10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搅拌装置15开启,因为搅拌装置15与孔盖14相连,因此原料落入到窑炉本体11中。当加料箱8加料完毕后,物位传感器Ⅱ17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控制关闭搅拌装置15,孔盖14沿着滑轨Ⅲ21重新盖在加料孔13上,同时,PLC也会控制电机Ⅱ7离开向定位装置Ⅱ9方向运行。到达定位装置Ⅱ9时,定位装置Ⅱ9将信号传递给PLC,PLC才可以准许滑块2与送料箱3之间的固定装置打开。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