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82885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滨蒿内酯的提取纯化工艺,特别是一种应用酸碱法和结晶提取纯化滨 蒿内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滨蒿内酯别名二甲氧香豆素;七叶内酯二甲醚;蒿属香豆精;东喘宁分子式和分子量=C11HltlO4,206. 19
CH3O ^^ ο A〇性质白色或黄色绒毛状结晶(由乙醇中结晶),无臭。味苦。熔点144 145°C。 易溶于乙醇、丙酮、氯仿,难溶于水,不溶于石油醚。成分来源存在于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Thunb.)的茎和叶,滨 蒿(A. scoparia ffaldst. et Kitaib)的花和种子中,也可化学合成。药理作用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及利胆、抗炎、镇痛、降血脂、平喘、抗凝等作用。临床用途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我国盛产滨蒿,但国内对滨蒿提取的研究还不深入。国内有关滨蒿内酯的制备 通常是高温水提取,氯仿萃取,再用稀碱液除杂,水洗调中性,甲醇重结晶得产品赵蕴 馥,李智,李沈昌等.从沈阳产滨蒿中提取滨蒿内酯及收率考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 报.1997(6) :575-576,该法溶剂毒性较大,氯仿萃取容易发生乳化,分层缓慢,碱液易导 致内酯开环溶于水相而被水洗去损失。又如中国专利CN1322722《滨蒿内酯对照品的制备 方法》对上述工艺进行了改进,使工艺更简单,然而溶剂问题未有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溶剂毒性小、残留少、用量省,生产成本 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的滨蒿内酯提取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①醇提将茵陈蒿原料粉碎为40 80目,加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 3小时,趁热 滤得提取液;②碱溶将提取液减压浓缩为浸膏,加稀碱液溶解,煮沸0. 5 1小时,趁热滤得碱 溶液;
③酸沉碱溶液放冷后酸化至pH4 5,析出沉淀,抽滤,得到沉淀;④水洗将粗品用去离子水冲洗,直到洗液显中性,得滨蒿内酯粗品;⑤脱色水洗后的粗品用乙醇溶解,加活性炭,回流搅拌1 2小时,趁热滤出活性 炭,得脱色液;⑥浓缩将脱色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浸膏;⑦结晶浸膏用热甲醇饱和溶解,放冷,析出滨蒿内酯,滤出滨蒿内酯,重复3 4 次,阴干,即得。上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为开花期采摘的茵陈蒿花头、种 子其中之一或混合物。上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提过程乙醇 浓度为80 90%,用量 为原料质量的8 10倍量。上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碱液为苛性钠溶液、苛性钾溶液或 石灰水,浓度为1 2%,用量为浸膏质量的6 8倍量。上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用盐酸、磷酸或硫酸,优选盐酸。上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步骤乙醇溶液浓度为50 60%, 用量为水洗后粗品质量的4 6倍量。上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步骤活性炭用量为溶液用量的 0. 5 1%。上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步骤热甲醇浓度为80 95%,温 度为60 70°C。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1)茵陈蒿中的滨蒿内酯含量随季节和部位变化,研究发现开花期的茵陈蒿花头和 种子中滨蒿内酯含量最多,选择这些部位为本工艺的原料可以避免茵陈蒿全草内精油、叶 绿素等杂质的影响,省去不必要的分离步骤,节省溶剂,提高产量,缩小成本。2)利用香豆素类的内酯结构,通过碱水解增大滨蒿内酯在水中的溶解度,而滨蒿 内酯不含其他对酸碱敏感的基团,因此不会造成结构的不可逆破坏,酸化后可以还原成水 溶性差的内酯而从提取液中分离出来;3)本工艺溶剂种类少、用量省、残留少,无机类杂质通过水洗操作去除较彻底,活 性炭脱色可以方便地去除有色杂质;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 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将茵陈蒿花头粉碎为40目,取10kg(滨蒿内酯含量1.98%)加入80L90%乙醇溶 液回流提取2小时,趁热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为563g浸膏,加3. 5L1%苛性钠溶 液溶解,煮沸0. 5小时,趁热过滤除去药渣,碱溶液放冷后用盐酸酸化至pH为4,析出固体, 抽滤得到的固体用去离子水冲洗得346g粗品,用1.4L50%乙醇溶液溶解,加70g活性炭, 回流搅拌,脱色1小时,滤出活性炭,脱色液减压浓缩为浸膏,用60°C的80%热甲醇饱和溶
权利要求
一种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醇提将茵陈蒿原料粉碎为40~80目,加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3小时,趁热滤得提取液;②碱溶将提取液减压浓缩为浸膏,加稀碱液溶解,煮沸0.5~1小时,趁热滤得碱溶液;③酸沉碱溶液放冷后酸化至pH4~5,析出沉淀,抽滤,得到沉淀;④水洗将粗品用去离子水冲洗,直到洗液显中性,得滨蒿内酯粗品;⑤脱色水洗后的粗品用乙醇溶解,加活性炭,回流搅拌1~2小时,趁热滤出活性炭,得脱色液;⑥浓缩将脱色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浸膏;⑦结晶浸膏用热甲醇饱和溶解,放冷,析出滨蒿内酯,滤出滨蒿内酯,重复3~4次,阴干,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为开花期采摘的茵 陈蒿花头、种子其中之一或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提过程乙醇浓度为 80 90%,用量为原料质量的8 10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碱液为苛性钠溶液、 苛性钾溶液或石灰水,浓度为1 2%,用量为浸膏质量的6 8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用盐酸、磷酸或硫 酸,优选盐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步骤乙醇溶液浓度 为50 60%,用量为水洗后粗品质量的46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步骤活性炭用量为 溶液用量的0.5 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步骤热甲醇浓度为 80 95%,温度为60 70°C。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滨蒿内酯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包括茵陈蒿原料粉碎为40~80目,用原料质量10~12倍量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3小时,提取液浓缩为浸膏后加6~8倍量稀碱液煮沸0.5~1小时,碱溶液放冷酸化至pH4~5,析出沉淀用去离子水冲洗得粗品,再用4~6倍量50~60%乙醇溶解,加溶液质量0.5~1%的活性炭搅拌脱色1~2小时,脱色液减压浓缩为浸膏后,用60~70℃、80~95%热甲醇结晶并重复3~4次,阴干得到产品。采用本发明生产滨蒿内酯,工艺简单,溶剂毒性小、残留少、用量省,生产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
文档编号C07D311/16GK101817807SQ20091026445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3日
发明者刘东锋, 张翼, 杨成东 申请人: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