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475287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具体地,涉及1,2,3,4,6-五-0-没食子酰基-β -D-葡萄糖 为活性成分的透明质酸酶抑制剂或化妆品或保健品或药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透明 质酸酶抑制剂或化妆品或保健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2,3,4,6-五-0-没食子酰基 _ β _D_ 葡萄糖(1,2,3,4, 6-penta-0-galloyl-^ -D-glucose, PGG)为水解单宁,由葡萄糖与5个没食子酸通过酯键 相连形成的没食子酸单宁。药理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如抗肿瘤、抗 病毒、抗氧化、拮抗内毒素/脂多糖、降糖祛脂等。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关于对透明质酸酶抑 制作用的报道。透明质酸酶是透明质酸的特异性裂解酶,而透明质酸广泛地存在于动物的各种组 织中,在机体内显示出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润滑关节、调节蛋白质的运转、促进创伤愈 合等。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良好的保湿作用,在保湿的同时,又是良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含透明质酸的化妆品目前在国际上被公认为“仿生化妆品”、“第四代化妆品”。透明质酸酶 是I型过敏反应和肿瘤细胞增殖的参与者,它与炎症、过敏有强相关性。因此,抑制透明质 酸酶的活性,既能使透明质酸不被分解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又能达到抗炎、抗过敏、 抗肿瘤的功效。另外,在含有透明质酸的制剂(特别地,如美容增强剂和组织填充剂)中加 入透明质酸酶抑制剂,能够增强制剂作用的持久性,避免规律性地重复给药。所以,透明质 酸酶抑制剂的开发在制药、保键品、化妆品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防止和改善炎症的 药品或保键品。亦可作为抗过敏和抗炎的化妆品。此外,可作为含有透明质酸制剂的添加 剂,增强制剂的稳定性、持久性和活性。目前,已报道的透明质酸酶抑制剂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蛋白质类、葡糖氨基聚 糖类、多糖类、生物碱、萜类等。它们主要提取自蛇毒、动植物器官、微生物或经人工合成制 得。但是,大批量制备所需成本较高。迄今,没有1,2,3,4,6_五-0-没食子酰基-β-D-葡 萄糖(PGG)对透明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的报道;目前,PGG主要从植物提取物中分离纯 化,但此方法因为PGG为水溶性好的水解单宁,存在极性大,分离纯化过程繁琐,得率低等 问题,迄今没有以单宁酸为原料,工业化批量生产PGG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1,2,3,4, 6-五-0-没食子酰基-β -D-葡萄糖(PGG)为活性成分的透明质酸酶抑制剂,提供一种成本 低、得率高、纯度高、制备过程简单安全易行、生产周期短,易于批量制备和工业化生产1,2,3,4,6-五-0-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PGG)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透明质酸酶抑制剂的 用途。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1,2,3,4,6-五-0-没食子酰基-β -D-葡萄糖即PGG的制备方法,是以将单宁酸溶 于含有PH = 6的HAc-NaAc缓冲溶液的90%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50°C水浴中密闭水解12 小时,在48°C下减压蒸干,溶于甲醇或乙醇后经葡聚糖凝胶柱洗脱得PGG粗品;再经大孔吸 附树脂分离纯化,用水、10%、20%、30%、40%甲醇或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浓 缩、干燥即可。所述的原料为单宁酸,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单宁酸,单宁酸,含单宁酸的提取物。单宁酸质量(g),HAc-NaAc缓冲溶液(mL)和甲醇或乙醇(mL)的比例为 1 · 1. 5 · 13. 5 ο用于检测和指导柱层析分离的薄层层析法是以7 3 0.5的氯仿-甲醇-水为 展开剂,FeCl3乙醇液为显色剂。柱层析分离用的葡聚糖凝胶柱填充剂为葡聚糖凝胶,包括但不限于Sephadex G, Sephadex C_50,Sephadex LH_20 ;大孔吸附树脂填充剂为聚苯乙烯型的大孔吸附树脂,包 括但不限于 SEPABEADS SP825 (SP850,SP70,SP207,SP700)、MCI gel CHP20P (75_150m)、 Diaion HP20 (HP20SS)、XAD-2、XAD-4、D-101、KB-8。通过本发明的活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1,2,3,4,6-五-0-没食子酰基-β _D_葡 萄糖(PGG)对透明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IC5tl(XOlmM)显著强于阳性对照色甘酸钠 (IC506. 99mM),可作为一个很好的透明质酸酶抑制剂,添加入含有透明质酸的制剂中,增强 药品、化妆品或保健品的稳定性、持久性和活性。此外,可用于制备抗过敏和抗炎的化妆品, 或防止和改善炎症的药品或保键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下述的优点1.本发明是工业单宁酸,单宁酸或含单宁酸提取物中的任何一种为原料制备1, 2,3,4,6-五-0-没食子酰基-β -D-葡萄糖。2.本发明用含水低级醇(可以是甲醇或乙醇)为溶剂,用HAc-NaAc缓冲溶液水解 制备1,2,3,4,6-五-0-没食子酰基-β -D-葡萄糖,得率高,成本低。3.本发明水解溶液为弱酸,温度为50°C,无有机溶剂的残留,安全,简单易行、成 本低。4.本发明使用的柱层析填充剂为聚苯乙烯型大孔吸附树脂和葡聚糖凝胶,填充剂 材料可以重复使用。5.本发明采用术层析的方法纯化1,2,3,4,6-五-0-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 不仅产品形状好、纯度高、无溶剂残留,而且简单易行、成本低。6.本发明提供了 1,2,3,4,6-五-0-没食子酰基-0-0_葡萄糖作为透明质酸酶抑 制剂的新用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以本发明的试验例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本发明的 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试验例1 取任何一种单宁酸或含单宁酸的提取物,溶于含有HAc-NaAc缓冲溶液(PH = 6) 的低级醇-水溶液中,50°C水浴中密闭水解12小时。水解液应在48°C下减压蒸干后再溶于 低级醇,经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用含水低级醇(乙醇或甲醇)洗脱,收集富含1,2,3,4, 6-五-0-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PGG)的洗脱液,浓缩干燥,得1,2,3,4,6_五-0-没食 子酰基-β -D-葡萄糖(PGG)粗品。将1,2,3,4,6-五-0-没食子酰基-β -D-葡萄糖(PGG) 粗品溶于低级醇,经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用水、10%、20%、30%、40%低级醇水溶液梯度 洗脱,得1,2,3,4,6-五-0-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PGG)纯品,收率高,纯度大于90%, 无有机溶剂的残留,可直接用作为制药,保健品及化妆品的原料或其添加剂。原料为工业单宁酸,单宁酸或含单宁酸的提取物,如五倍子提取物,洋甘菊提 取物,绿茶提取物,赤芍总苷,塔拉果荚提取物,葡萄汁提取物、石榴提取物、漆树叶提取物、 黄栌提取物、金缕梅树提取物等。用正交实验从水解时间、低级醇浓度、温度、以及投料比四个因素,设SL9 (34)正 交实验表(表1),考察水解1,2,3,4,6-五-0-没食子酰基-β -D-葡萄糖的最佳条件,应为 将原料溶于含有HAc-NaAc缓冲溶液(PH = 6)的90%低级醇-水溶液中,50°C水浴中密闭 水解12小时。单宁酸质量(g),HAc-NaAc缓冲溶液(mL)和低级醇(主要指甲醇或乙醇) (mL)的比例为 1 1. 5 13. 5。表1单宁酸水解因素水平表
权利要求
1,2,3,4,6 五 O 没食子酰基 β D 葡萄糖即PGG的制备方法,以将单宁酸溶于含有pH=6的HAc NaAc缓冲溶液的90%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50℃水浴中密闭水解12小时,在48℃下减压蒸干,溶于甲醇或乙醇后经葡聚糖凝胶柱洗脱得PGG粗品;再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用水、10%、20%、30%、40%甲醇或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为单宁酸,包括但不限于工业 单宁酸,单宁酸,含单宁酸的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宁酸质量(g),HAc-NaAc缓冲溶液(mL) 和甲醇或乙醇(mL)的比例为1 1.5 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用于检测和指导柱层析分离的薄层层析法是以 7 3 0.5的氯仿-甲醇-水为展开剂,FeCl3乙醇液为显色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柱层析分离用的葡聚糖凝胶柱填充剂为葡 聚糖凝胶,包括但不限于S印hadex G,Sephadex C-50,Sephadex LH-20 ;大孔吸附树脂填 充剂为聚苯乙烯型的大孔吸附树脂,包括但不限于SEPABEADS SP825(SP850,SP70,SP207, SP700)、MCI gelCHP20P(75-150m)、Diaion HP20 (HP20SS)、XAD-2、XAD-4、D-101、KB-8。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单宁酸制备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PGG)的新方法。单宁酸经酸水解制得PGG粗品;再经大孔吸附树脂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PGG,纯度>90%。该方法所得PGG色泽好,纯度高,制备过程简单安全易行,成本较低,生产周期短,易于批量制备和工业化生产。活性评价表明PGG对透明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IC50 0.01mM)显著强于阳性对照色甘酸钠(IC50 6.99mM),可以直接用作药剂,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的原料或其添加剂。
文档编号C07H1/00GK101962394SQ20101016930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
发明者乔春玲, 刘青, 张颖君, 杨崇仁, 许敏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