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4-二氢吡喃并[3,2-b]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47830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3,4-二氢吡喃并[3,2-b]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专利摘要】本专利涉及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如式V所示的3,4-二氢吡喃并[3,2-b]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方法以如式I所示的烯醛和如式II所示的吲哚-3-酮为原料,在如式III所示的三唑盐、碳酸钾和如式IV所示的醌氧化剂存在下,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氮气保护和65℃条件下反应2h,将反应液冷却浓缩,经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0∶1的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柱层析洗脱,收集检测到的所有产物的洗脱液部分,旋转除溶剂后得到3,4-二氢吡喃并[3,2-b]吲哚-2-酮类化合物。本发明合成方法具有收率高、底物适用面广,操作简便、反应温和、后处理方便等优点。
【专利说明】—种3, 4-二氢吡喃并[3, 2-b]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3,4_ 二氢吡喃并[3,2_b]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学领域。
(二)【背景技术】
[0002]吲哚(Acc.Chem.Res.2008,41,302 ;Chem.Rev.2006,106,2875.)和二氢吡喃-2-酮(J.Nat.Prod.2007,70,2006 ;0rg.Lett.2012,14,3878.)是两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广泛存在于药物及天然产物中的重要分子模块。这两种分子模块的结合可以得到一系列结构新颖、有趣且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
[0003]吲哚稠合的二氢吡喃-2-酮是上述生物活性分子吲哚和二氢吡喃-2-酮结合之后的一类重要产物,其合成(J.0rg.Chem.2005,70,6429 J.0rg.Chem.2010,75,6973.)和生物活性(Nucleos.Nucleot.Nucl.2011,30,991.)研究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然而,作为该类化合物的重要子类型,3,4_ 二氢吡喃并[3,2-b]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研究却鲜有报道(J.Heterocycl.Chem.1982,19,669.)。因此,开发一种通用的、便捷的制备3,4_ 二氢吡喃并[3,2-b]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尤为重要。
(三)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后处理方便的3,4-二氢吡喃并[3,2-b]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000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如式V所示的3,4- `二氢吡喃并[3,2-b]吲哚_2_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方法以如式I所示的烯醛和如式II所`示的吲哚-3-酮为原料,在如式III所示的三唑盐、碳酸钾和如式IV所示的醌氧化剂存在下,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氮气保护和65°C条件下反应2h,将反应液冷却浓缩,经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0: I的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柱层析洗脱,收集检测到的所有产物的洗脱液部分,旋转除溶剂后得到3,4_ 二氢吡喃并[3,2-b]吲哚-2-酮类化合物;所述的烯醛:吲哚-3-酮:三唑盐:碳酸钾:醌氧化剂物质的量比为6.7: 16: I: I: 6.7;所述的烯醛:四氢呋喃物质的量比为1: 124。式1、式II或式V中,R1表示取代苯基、取代的苯基、萘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啶基、烯基X1-C6烷基;R2表不氢、--素、C1-C6烷基。
【权利要求】
1.一种如式V所示的3,4-二氢吡喃并[3,2-b]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方法以如式I所示的烯醛和如式II所示的吲哚-3-酮为原料,在如式III所示的三唑盐、碳酸钾和如式IV所示的醌氧化剂存在下,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氮气保护和65°C条件下反应2h,将反应液冷却浓缩,经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0: I的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柱层析洗脱,收集检测到的所有产物的洗脱液部分,旋转除溶剂后得到3,4-二氢吡喃并[3,2-b]吲哚-2-酮类化合物;所述的烯醛:吲哚-3-酮:三唑盐:碳酸钾:醌氧化剂物质的量比为6.7: 16: I: I: 6.7;所述的烯醛:四氢呋喃物质的量比为1: 124。式1、式II或式V中,R1表示取代苯基、取代的苯基、萘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啶基、烯基X1-C6烷基;R2表不氢、--素、C1-C6烷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如式III所示的三唑盐为前体催化剂。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为碳酸钾。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如式IV所示的醌氧化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温度为65°C。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时间为2h。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需要氮气保护。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烯醛:吲哚-3-酮:三唑盐:碳酸钾:醌氧化剂物质的量比为6.7: 16:1:1: 6.7。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烯醛:四氢呋喃物质的量比为I: 124。
【文档编号】C07D491/052GK103724357SQ201210382828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1日
【发明者】杜鼎, 陆滢炎, 张瑜, 唐伟方, 陆涛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