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红光铱配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白或红发光器件中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60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类红光铱配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白或红发光器件中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类红光铱配合物及其有机电致白或红光发光器件中应用,该该化合物具有,配体采用C、N两个配位点与金属铱形成双齿配位,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式:其中,R1选自氢、氟、三氟甲基、氰基、C1-C20的烷基或烷氧基、芳基或杂芳基;R2选自氢或芳香结构单元中的一种,并通过旋涂的方法将铱(Ⅲ)配合物掺杂在主体材料中,构造具有单层发光层的白或红光器件,实现高效发射。该类铱配合物具有合成和提纯容易的特点,而且相应的配合物保持了较高的发光效率,可以作为制备白光器件中红光材料的备选材料。
【专利说明】一类红光铱配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白或红发光器件中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一类红光铱配合物及其有机电致白或红发光器件中应用。
【背景技术】
[0002]白光发光二极管(WOLEDs)由于在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被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荧光和磷光材料都可以用于制备WOLEDs,到目前为止各种用于提高器件性能的方法被报道出来,在这些方法中全磷光掺杂的WOLEDs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
[0003]过渡金属原子配合物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可以克服荧光器件的效率上限。由于过度金属配合物的强自旋轨道耦合可以同时产生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使得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00%。许多过渡金属元素,例如铱、钌、锇、钯的配合物已经被合成用于制备高效率磷光OLEDs (PHOLEDs)0通过简单的配体变化可以使发光颜色在较宽的范围进行调节,并且可以改变化学特性。然而,由于具有突出的金属自旋耦合和高的辐射弛豫,含有金属铱的配合物仍然是最具有潜力的磷光发光基团。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铱金属配合物的发光依赖于配体的选择,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体或者对配体采取部分的调整来获得高效率的磷光配合物一类红光铱配合物及其有机电致白或红发光器件 中应用。
[0005]本发明设计合成 了一系列2-萘苯并噻唑类氮杂环配体,与过渡金属铱配位,形成配合物,并通过掺杂的方法将该类配合物掺杂在主体材料中,构造单层红光和白光器件,实现高效发射。
[0006]本发明合成的铱(III)配合物具有六配位结构,结构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类红光铱配合物,该化合物配体采用C、N两个配位点与金属铱形成双齿配位,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结构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3.—种有机电致白或红光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白或红光发光器件的阳极与阴极之间设有含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光铱配合物的发射层以及由空穴注入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辅助层;其中,所述的发射层由单一层构成。
4.一种有机电致白发光器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导电高分子材料旋涂在已经清洗的ITO导电玻璃表面,退火使之形成40-60nm的空穴传输层; 步骤2: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光铱配合物按照一定比例掺杂到主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的混合材料中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将所述溶液旋涂到所述空穴传输层上作为发射层,旋涂转速为1000-4000r/min ; 步骤3:然后再所述发光层上直接蒸镀电极;其中,所述发射层中各种材料配比为所述发射层中各种材料配比为主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蓝色磷光材料:绿色磷光材料:红光铱配合物=100:40:10:0.3:Y, O < Y ^ 3ο
5.一种有机电致红发光器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导电高分子材料旋涂在已经清洗的ITO导电玻璃表面,退火使之形成40-60nm的空穴传输层; 步骤2: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光铱配合物按照一定比例掺杂到主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的混合材料中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将所述溶液旋涂到所述空穴传输层上作为发射层,旋涂转速为1000-4000r/min ; 步骤3:然后再所述发光层上直接蒸镀电极;其中,所述发射层中各种材料配比为红光铱配合物=100:40:X,X=1-1O0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有机电致白或红发光器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材料选自聚芴类及其衍生物,聚 乙烯咔唑及其衍生物、mCP(l,3-二(咔唑-9-基)苯)、TCTA (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CBP(4,4’_ 二(咔唑 _9_ 基)联二苯)、26DczPPy (2,6- 二 (3- (9H-咔唑-9-基)苯基)吡啶)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电子传输材料选自:0XD-7 (1,3-二 [2-(4-叔丁基苯基)-1,3,4_噁二唑-5-基]苯)、TPBi(l,3,5-三(苯基苯并咪唑基)苯)、PBD(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 3,4-噁二唑)、TAZ (3- (4-联苯基)-4-苯基-5-叔丁基苯基1_1,2,4-三唑)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空穴注入层选自=PEDOT (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155(聚苯乙烯磺酸盐)或钥的氧化物中的一种; 所述绿色磷光材料选自三(2-苯基吡啶)合铱(IHppy)3 )、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吡啶)铱(Ir(ppy) 2(acac))中的一种;所述蓝色磷光材料物选自双(4,6_ 二氟苯基批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双(2,4- 二氟苯基吡啶)四(1-吡唑基)硼酸铱(III)(FIr6)中的一种。
【文档编号】C07F15/00GK103497219SQ201310474147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2日
【发明者】李立东, 徐新军, 王金山, 田原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