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吲哚衍生物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848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吲哚衍生物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吲哚衍生物及用途,属于精细化工领域的一种新的化合物。目前恩丹西酮(Ondansetrone)的制备方法较多,大多采用咔唑酮为原料,其工艺流程较复杂、成本较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吲哚衍生物,其合成条件易掌握、原料易得、成本低,为制备恩丹西酮(Ondansetrone)提供了一种新的中间体原料。通式为的吲哚衍生物,是制备恩丹西酮(Ondansetrone)的新中间体,式中X是囟族元素CL、Br、F、I。式中X以CL为例其分子式为C18H19CLN8O,分子量为328.82;理化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苯等有机溶剂,略溶于水,其熔点为117-119.5℃。仪器意大利CARLOERBA1106R型元素分析仪测定条件氧化炉温1030℃;还原炉温650℃;色谱柱温100℃;载气氦气。(试前未经处理)</tables>光谱分析结果样品经UV、IR、1H-NMR、13C-NMR、MS等波谱分析法,确认了其化学结构。光谱解析数据IR(KCl)、V-1[cm-1]3484、3408、3174、3140、3085、3054、2975、2886、2927、2850、1640、1580、1480、1459、1387、1371、1280、1083、760。IH-N.M.R.(DMSO).δ[PPM]1.96(m,1H);2.14(m,1H);2.65(s,3H);3.03(m,2M);3.15(m,M);3.74(S,3H);4.25(t,1H);4.64(t,1M);7.26-7.97(m,1H)。结论本发明的化学结构,经元素分析及四大光谱分析,已得到确认。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如下利用N-甲基吲哚及酰囟(III)可得到通式(I)的化合物。以通式(I)脱囟化氢制备的恩丹西酮(Ondansetrone)为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合成条件易掌握、原料易得、成本低,为制备恩丹西酮(Ondansetrone)提供了一种新的中间体原料。实施例将N-甲基吲哚(II)13.0g(0.1mol)溶于200ml四氯化碳溶液中,用干燥的三氯化铝处理其溶液,常温下逐滴加入酰氯(III)1.2mol,加入的速度应控制在使反应液温度始终处于25℃左右,滴加完毕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小心地倾入200g碎冰中,再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00ml浓氨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分出油层,水洗三次,放入蒸发皿中自然挥干,残留物用乙醇精制,得白色结晶,即通式(I)的吲哚衍生物,其熔点为117-119.5℃。所得白色结晶,即通式(I)的吲哚衍生物,通过脱囟化氢反应用于制备恩丹西酮(Ondansetrone)。权利要求1.通式为的吲哚衍生物,是制备恩丹西酮的新中间体,式中X是囟族元素CL、Br、F、I。2.包括权利要求1限定的吲哚衍生物的有机酸盐和无机酸盐。3.用通式(I)的吲哚衍生物,通过脱囟化氢反应制备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全文摘要通式为(I)的吲哚衍生物,是制备恩丹西酮(Ondansetrone)的新中间体,属精细化工领域,通式(I)中X是卤族元素Cl、Br、F、I,该化合物的合成条件易掌握、原料易得、成本低,为制备恩丹西酮提供了一种新的中间体原料,可通过脱卤化氢反应制备出选择性很强的的5-HT文档编号C07D403/06GK1161966SQ96115219公开日1997年10月15日申请日期1996年4月11日优先权日1996年4月11日发明者田兆军,高丽莉,黄海,于景权,张敏,蔡月申请人:丹东制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