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温敏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5805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性温敏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磁性温敏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将磁性无机粒子与有机高分子相结合形成的微球。由于它兼具磁性物质的磁响应性和高分子的多功能性 (如-C00H、-OH、-NH2, -SH等),因此它在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高分子磁性温敏复合微球的制备,受到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献“公开号是CN100575376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磁性温敏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文献"LuoB, Song X J, Zhang F, et al. Langmuir, 2009, 26 (3) :1674-1679. ”公
开了一种制备单分散磁性温敏复合微球的方法。但他们的不足之处在于都需要先用硅烷偶联剂对磁核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带有双键,从而使单体在其表面聚合,操作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方法制备的单分散磁性温敏复合微球制备过程操作复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温敏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表面不需任何处理的单分散高磁响应性狗304为核(CN1645530),以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作为功能性单体,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出了粒径可控的单分散高磁响应性纳米级磁性温敏核壳P(NIPAM-MBA)/Fe3O4微球。由于省去了用硅烷偶联剂对磁核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带有双键的过程,因此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性温敏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在配有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加入85 IOOwt%的蒸馏水和15 Owt%的醇;(2)将相对单体混合液2 15wt %的!^e3O4微球加入到装有蒸馏水和醇的上述反应器中超声10 30min ;(3)将4 30wt %的亚甲基双丙烯酰胺、96 70wt %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混合液和相对单体混合液0. 3 6wt%的引发剂加入到上述反应器中,振荡溶解;(4)通N2 25 35min后,逐步升温至65 85°C,聚合反应4 IOh;(5)将得到的产物进行磁分离,倾去上层液,加蒸馏水超声分散,然后再磁分离; 如此反复洗涤几次,以除去多余的单体和聚合物。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即得到磁性温敏核壳复合微球。所述弓I发剂是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的任一种。所述醇是甲醇、乙醇、正丙醇或异丙醇的任一种或任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以表面不需任何处理的单分散高磁响应性!^e3O4为核, 以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作为功能性单体,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出了粒径可控的单分散高磁响应性纳米级磁性温敏核壳P (NIPAM-MBA) /Fe3O4 微球。由于省去了用硅烷偶联剂对磁核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带有双键的过程,因此制备过程操作简单。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是实施例3制备的磁性温敏核壳复合微球的TEM图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在配有冷凝管的50mL反应器中,加入30g蒸馏水,Ig甲醇和Ig乙醇;将 0. 005g Fe3O4微球加入到50mL反应器中超声30min ;将0. 003g MBA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和0. 03g NIPAM(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混合液及0. OOlg的KPS (过硫酸钾)加入到反应器中,振荡溶解;通队25min后,逐步升温至65°C,聚合反应IOh ;将得到的产物进行磁分离,倾去上层液,加蒸馏水超声分散,然后再磁分离;如此反复洗涤几次,以除去多余的单体和聚合物。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即得到磁性温敏核壳P (NIPAM-MBA) /Fe3O4微球。经测试,所得到的磁性温敏核壳P (NIPAM-MBA) /Fe3O4微球粒径为395nm,磁响应性为 77. 4emu/g。实施例2 在配有冷凝管的50mL反应器中,加入35g蒸馏水,Ig甲醇和2g乙醇; 将O.Olg !^e3O4微球加入到50mL反应器中超声25min ;将0. 008g MBA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和0. 07g NIPAM (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混合液及0. 0025g的APS (过硫酸铵)加入到反应器中,振荡溶解;通队28min后,逐步升温至72°C,聚合反应几;将得到的产物进行磁分离,倾去上层液,加蒸馏水超声分散,然后再磁分离;如此反复洗涤几次,以除去多余的单体和聚合物。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即得到磁性温敏核壳P (NIPAM-MBA) /Fe3O4微球。经测试,所得到的磁性温敏核壳P (NIPAM-MBA) /Fe3O4微球粒径为410nm,磁响应性为 75. 3emu/g。实施例3 在配有冷凝管的50mL反应器中,加入40g蒸馏水和5g正丙醇;将0. 015g Fe3O4微球加入到50mL反应器中超声25min ;将0. 015g MBA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0. 13g NIPAM(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混合液及0. OOlg的APS (过硫酸铵)加入到反应器中,振荡溶解;通N2 30min后,逐步升温至70°C,聚合反应他;将得到的产物进行磁分离,倾去上层液,加蒸馏水超声分散,然后再磁分离;如此反复洗涤几次,以除去多余的单体和聚合物。 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即得到磁性温敏核壳P (NIPAM-MBA) /Fe3O4微球。经测试,所得到的磁性温敏核壳P (NIPAM-MBA) /Fe3O4微球粒径为425nm,磁响应性为 73. 8emu/g。实施例4 在配有冷凝管的IOOmL反应器中,加入61g蒸馏水,2g甲醇和4g正丁醇;将0. 021g Fii3O4微球加入至Ij IOOmL反应器中超声20min ;将0. 018g MBA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0. 23g NIPAM (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混合液及0. 0073g的KPS (过硫酸钾)加入到反应器中,振荡溶解;通N2 3anin后,逐步升温至73°C,聚合反应他;将得到的产物进行磁分离,倾去上层液,加蒸馏水超声分散,然后再磁分离;如此反复洗涤几次,以除去多余的单体和聚合物。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即得到磁性温敏核壳P (NIPAM-MBA) /Fe3O4微球。经测试,所得到的磁性温敏核壳P (NIPAM-MBA) /Fe3O4微球粒径为437nm,磁响应性为 71. 4emu/g0实施例5 在配有冷凝管的IOOmL反应器中,加入67g蒸馏水,5g异丙醇和3g乙醇;将0. 042g Fe3O4微球加入到IOOmL反应器中超声IOmin ;将0. 05g MBA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0. 52g NIPAM (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混合液及0. 013g的APS (过硫酸铵)加入到反应器中,振荡溶解;通N2后,逐步升温至77°C,聚合反应证;将得到的产物进行磁分离,倾去上层液,加蒸馏水超声分散,然后再磁分离;如此反复洗涤几次,以除去多余的单体和聚合物。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即得到磁性温敏核壳P (NIPAM-MBA) /Fe3O4微球。经测试,所得到的磁性温敏核壳P (NIPAM-MBA) /Fe3O4微球粒径为450nm,磁响应性为 70. 1emu/g0实施例6 在配有冷凝管的IOOmL反应器中,加入75g蒸馏水,3g甲醇,2g乙醇, 3g异丙醇和4g正丙醇;将0. 065g Fe3O4微球加入到IOOmL反应器中超声15min ;将0. 09g MBA(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0. 88g NIPAM(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混合液及0. 025g 的KPS (过硫酸钾)加入到反应器中,振荡溶解;通N2 35min后,逐步升温至85 V,聚合反应4h ;将得到的产物进行磁分离,倾去上层液,加蒸馏水超声分散,然后再磁分离;如此反复洗涤几次,以除去多余的单体和聚合物。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即得到磁性温敏核壳 P (NIPAM-MBA) /Fe3O4 微球。经测试,所得到的磁性温敏核壳P (NIPAM-MBA) /Fe3O4微球粒径为467nm,磁响应性为 68. 6emu/g。
权利要求
1.一种磁性温敏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在配有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加入85 IOOwt%的蒸馏水和15 Owt%的醇;(2)将相对单体混合液2 15wt%的!^e3O4微球加入到装有蒸馏水和醇的上述反应器中超声10 30min ;(3)将4 30wt%的亚甲基双丙烯酰胺、96 70wt%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混合液和相对单体混合液0. 3 6wt%的引发剂加入到上述反应器中,振荡溶解;(4)通N225 !35min后,逐步升温至65 85°C,聚合反应4 IOh;(5)将得到的产物进行磁分离,倾去上层液,加蒸馏水超声分散,然后再磁分离;如此反复洗涤几次,以除去多余的单体和聚合物。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即得到磁性温敏核壳复合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是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是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或正丁醇的任一种或任几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温敏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磁性温敏核壳复合微球制备过程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以表面不需任何处理的单分散高磁响应性Fe3O4为核,以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作为功能性单体,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出了粒径可控的单分散高磁响应性纳米级磁性温敏核壳P(NIPAM-MBA)/Fe3O4微球。由于省去了用硅烷偶联剂对磁核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带有双键的过程,因此制备过程操作简单。
文档编号C08K3/22GK102492089SQ20111036655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尹德忠, 张和鹏, 张秋禹, 窦金波, 赵兴波, 陈少杰, 马明亮 申请人:西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