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藻多糖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3686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藻多糖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红藻绝大部分海生,见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附近,常附著于其他植物。叶状体有丝状、分枝状、羽状或片状。细胞间连以纤细的原生质丝。除叶绿素外,尚含藻红素和藻蓝素,故常呈红色或蓝色。藻体常有一定的组织分化,如某些种类分化有“皮层”和髓。细胞壁分两层,内层由纤维素组成,外层为果胶质组成,含琼胶、海萝胶等红藻所特有的果胶化合物。

传统红藻多糖加工采用纯化学法生产,存在工艺落后、能耗和水耗大及提取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生产过程中耗水量过大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高昂的污水处理费用困扰着海藻加工企业,已经成为影响行业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预处理、酶解、钾化和后处理工艺,减少传统工艺步骤,缩短红藻多糖的生产周期,大大降低红藻生产中的水耗高、能耗高及原辅料用量多的问题,提供一种红藻多糖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藻多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预处理:将红藻用自来水浸泡洗菜,将洗菜后的红藻用碱混合液在50℃下碱处理10-24小时;将碱处理后的红藻用自来水进行冲洗浸泡至pH值为 中性,用0.05-0.3%盐酸调pH值为6;将水洗后的红藻,粉碎至5毫米大小,加入热水中预加热至50±2℃,10-15分钟后,磨浆;

酶解:添加复合酶制剂,其添加量为所述红藻毛菜重的3‰-7‰,保持温度为55℃-60℃,酶解0.5-1h,持续搅拌;将胶液升温70-80℃灭酶5-10分钟;将酶解后的红藻用60-90℃的热水煮胶1小时,煮胶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将煮好的粗胶液趁热过滤,过滤后滤渣中含胶量低于0.5%;

钾化:待过滤后的胶液冷却至30-35℃,将5-6%的氯化钾溶液缓慢加入胶液中絮凝沉淀,待絮凝沉淀完全后静止30分钟老化;

后处理:将钾化完全后的红藻多糖絮凝物用板框压滤机脱水,使胶块的水份含量在65-85%;将压滤脱水后红藻多糖胶块粉碎风送至烘干工序;将粉碎后的红藻多糖送至烘干器,在70℃左右进行烘干,烘干后红藻多糖水分≤12%。

优选的,所述的红藻包括麒麟菜、角叉菜、杉藻。

预处理步骤中,所述的碱混合液为6-8%氢氧化钾和5-7%的氯化钾的混合液。

酶解步骤中,所述的复合酶制剂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α-淀粉酶40-50%、纤维素酶30-40%、木瓜蛋白酶1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增加预处理工序,大大增加了原料与酶的接触面积,从而全面提升酶解效率和速度,减少酶的使用量,降低产品成本。

(2)采用复合酶制剂,酶解作用增强,较之前仅使用纤维素酶效果明显,细胞壁破碎作用彻底,更有利于胶液的溶出,增加提取率,红藻多糖 的提取率能提高2-3%。

(3)在压滤脱水工序将胶块的水分降至65-85%,弃用酒精脱水,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蒸汽使用量,实现节能减排,也大大降低产品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

采用麒麟菜制备红藻多糖的方法:

预处理:将麒麟菜用自来水浸泡洗菜,将洗菜后的麒麟菜用7%氢氧化钾和6%的氯化钾混合液在50℃下碱处理18小时,将碱处理后的麒麟菜用自来水进行冲洗浸泡至pH值为中性,用0.18%盐酸调pH值为6左右,将水洗后的麒麟菜,用刀片式粉碎机粉碎至5毫米大小,打热水预加热至50℃左右,12分钟后,磨浆。

酶解:添加α-淀粉酶45%,纤维素酶35%,木瓜蛋白酶20%混合,其添加量为毛菜重的5‰,保持温度为58℃,酶解0.8h,注意温度不宜过高,过高会使酶失活,酶解过程开启搅拌。胶液升温70-80℃灭酶5-10分钟;将酶解后的麒麟菜用82℃左右的热水煮胶1小时,煮胶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将煮好的粗胶液趁热用微孔的板框过滤机过滤,并将胶液尽量过滤彻底,过滤后滤渣中含胶量低于0.5%。

钾化:待过滤后的胶液通过换热冷却至32℃,将配制好的6%的氯化钾溶液缓慢加入胶液中,将红藻多糖絮凝沉淀,待絮凝沉淀完全后静止30分钟左右老化。

后处理:将钾化完全后的红藻多糖絮凝物用板框压滤机脱水,使胶块 的水份含量在65-85%;将压滤脱水后红藻多糖胶块粉碎风送至烘干工序;将粉碎后的红藻多糖送至烘干器,在70℃左右进行烘干,烘干后红藻多糖水分≤12%。

制备的红藻多糖的提取率为92%,比现有技术的纯化学法制备工艺提取率提高了3%。

实施例2:

采用角叉菜制备红藻多糖的方法:

预处理:将角叉菜用自来水浸泡洗菜,将洗菜后的角叉菜用6%氢氧化钾和7%的氯化钾混合液在50℃下碱处理24小时;将碱处理后的角叉菜用自来水进行冲洗浸泡至pH值为中性,用0.18%盐酸调pH值为6左右;将水洗后的角叉菜,用刀片式粉碎机粉碎至5毫米大小,打热水预加热至50℃左右,10-15分钟后,磨浆。

酶解:添加α-淀粉酶50%,纤维素酶30%,木瓜蛋白酶20%混合,其添加量为毛菜重的3‰,保持温度为60℃,酶解1h,注意温度不宜过高,过高会使酶失活,酶解过程开启搅拌。胶液升温80℃灭酶5分钟;将酶解后的角叉菜用60℃左右的热水煮胶1小时,煮胶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将煮好的粗胶液趁热用微孔的板框过滤机过滤,并将胶液尽量过滤彻底,过滤后滤渣中含胶量低于0.5%。

钾化:待过滤后的胶液通过换热冷却至30℃,将配制好的5-6%的氯化钾溶液缓慢加入胶液中,将红藻多糖絮凝沉淀,待絮凝沉淀完全后静止30分钟左右老化。

后处理:将钾化完全后的红藻多糖絮凝物用板框压滤机脱水,使胶块 的水份含量在65-85%;将压滤脱水后红藻多糖胶块粉碎风送至烘干工序;将粉碎后的红藻多糖送至烘干器,在70℃左右进行烘干,烘干后红藻多糖水分≤12%。

制备的红藻多糖的提取率为91.2%,比现有技术的纯化学法制备工艺提取率提高了2.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