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茶油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147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富硒茶油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油是一种纯天然的高级木本植物油,其脂肪酸组成与世界上公认为最好的橄榄油相似,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但是茶油传统的精炼工艺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610227501.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补充亚麻酸的营养保健茶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补充亚麻酸的营养保健茶油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山茶油900-1000份、亚麻籽油20-50份、抗氧剂0.05-0.5份。本发明以茶油为基础,补充亚麻酸,形成脂肪酸组成科学合理的营养调和油,为人体提供营养。产品具有茶油纯正清郁的独特风味,符合国家食用茶油相关标准。

申请号为201510147307.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保健山茶油,其是以50-60重量份的山茶籽油、25-40重量份的芝麻油、10-20重量份的苏籽油、4-6重量份的松子油混合而成,其绿色、安全、无添加剂,且富含亚麻酸、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成分,用于日常佐餐食用可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达到防病强身的作用,将其作为基础油还可用于皮肤破损及皮肤炎症的治疗,尤其适于婴幼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富硒茶油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所述富硒茶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茶籽进行预处理,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仁粉末干燥处理;

(3)将干燥处理后的油茶籽仁粉末送入榨油机中压榨,收集榨油机出来的油料,得到毛油;

(4)将毛油进行脱胶处理,得到脱胶茶油;

(5)将脱胶茶油进行脱酸脱色处理,得到脱酸脱色茶油;

(6)将脱酸脱色茶油压滤,得到精制茶油;

(7)向精制茶油中添加富硒物质,混合均匀,得到富硒茶油。

具体地,本发明所述富硒茶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茶籽除杂,剥壳,壳仁分离,粉碎,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仁粉末于温度60-70℃干燥至入榨水分小于5%;

(3)将干燥后的油茶籽仁粉末轧成5-7kg的料坯,将料坯送入榨油机中压榨,榨膛温度为60-70℃,压力为40-50mpa,收集油料和榨饼;将榨饼破碎、干燥、复榨,重复上述步骤3-4次,将榨油机出来的油料合并,得到毛油;

(4)将毛油加热至80-90℃,加入质量分数为45-48%的柠檬酸水溶液,柠檬酸水溶液的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12-0.15%,以180-25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随后冷却至50-55℃,使用质量分数为4-6%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至4.5-4.8;加入混合液重量的2-3%的蒸馏水和混合液重量0.012-0.015倍的磷脂酶a1,以180-2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5-6小时;将反应液以4000-5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分离15-20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胶茶油;

(5)将脱胶茶油进行脱酸脱色处理,得到脱酸脱色茶油;

(6)将脱酸脱色茶油于温度60-70℃、压力0.3-0.4mpa的条件下进行压滤,得到精制茶油;

(7)向精制茶油中添加精制茶油重量0.0003-0.0005倍的富硒物质,混合均匀,得到富硒茶油。

具体地,本发明所述富硒茶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茶籽除杂,剥壳,壳仁分离,粉碎,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仁粉末于温度60-70℃干燥至入榨水分小于5%;

(3)将干燥后的油茶籽仁粉末轧成5-7kg的料坯,将料坯送入榨油机中压榨,榨膛温度为60-70℃,压力为40-50mpa,收集油料和榨饼;将榨饼破碎、干燥、复榨,重复上述步骤3-4次,将榨油机出来的油料合并,得到毛油;

(4)将毛油加热至80-90℃,加入质量分数为45-48%的柠檬酸水溶液,柠檬酸水溶液的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12-0.15%,以180-25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随后冷却至50-55℃,使用质量分数为4-6%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至4.5-4.8;加入混合液重量的2-3%的蒸馏水和混合液重量0.012-0.015倍的磷脂酶a1,以180-2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5-6小时;将反应液以4000-5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分离15-20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胶茶油;

(5)将脱胶茶油进行脱酸脱色处理,得到脱酸脱色茶油;

(6)向脱酸脱色茶油中加入脱酸脱色茶油重量1.6-2.0%的生物陶和脱酸脱色茶油重量0.2-0.4%的无水醋酸钠,混合均匀,以4000-5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5-15分钟,取上层油相a;将上层油相a于-5~-2℃冷冻25-30分钟,继续以4000-5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5-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b,得到脱除苯并芘的茶油;

(7)将脱除苯并芘的茶油于温度60-70℃、压力0.3-0.4mpa的条件下进行压滤,得到精制茶油;

(8)向精制茶油中添加精制茶油重量0.0003-0.0005倍的富硒物质,混合均匀,得到富硒茶油。

所述富硒物质为富硒大蒜素、富硒食用菌、富硒蛋白粉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将脱胶茶油进行脱酸脱色处理的具体工艺为:将脱胶茶油升温至30-35℃,加入脱胶茶油重量2-3%的烧碱,以70-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继续升温至55-60℃时,以40-5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0-15分钟;然后于55-60℃静置8-12小时,分层,收集上层油相,得到碱炼后的茶油;将碱炼后的茶油升温至80-85℃,加入80-85℃的水,水的加入量为碱炼后的茶油重量的10-12%,以80-9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随后降温至23-25℃,于23-25℃静置8-10小时,分层,将水相丢弃;重复上述加入水洗涤的过程,直至丢弃的水相澄清;将水洗后的茶油升温至100-105℃,加入水洗后的茶油重量3-4%的活性炭,于100-105℃保持30-40分钟;然后冷却至23-25℃,以2000-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0-20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酸脱色茶油。

在上述茶油的脱酸脱色工艺中,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添加烧碱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来去除茶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来达到降低酸性的效果,但是茶油中会残留酸碱中和的副产物,从而影响茶油质量;(2)残留的碱需要大量的、反复的水洗才能得以清除,但是茶油中由于含有茶皂素导致油水产生乳化作用,从而使得油和水的分离比较困难,过程比较漫长且对设备要求较高;(3)水洗后排放出的废水呈碱性,而且因为用量比较多,污染环境比较严重,还需要考虑对废水进行处理需要的工业成本;(4)碱液还会可能会使部分油脂皂化,使得中性油脂损失比较严重。因此,发明人尝试采用其它工艺对茶油的脱酸脱色步骤进行简化。

在本发明的一些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将脱胶茶油进行脱酸脱色处理的具体工艺为:向脱胶茶油中加入脱胶茶油重量5-7%的氨基化介孔氧化硅,于40-60℃以100-1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20-150分钟;随后以2000-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0-20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酸脱色茶油。

结果发现,采用氨基化介孔氧化硅对茶油进行脱酸脱色处理,得到的茶油不仅酸价降低,而且油酸的含量基本没有变化,推测可能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氨基化介孔氧化硅具有活性的氨基,官能团均匀地分布在介孔氧化硅的孔道内表面,其容易与酸发生反应,利用氨基的化学酸碱反应脱酸;(2)介孔材料的孔道也可以吸附有机酸,而且介孔材料的有序性和修饰组分的稳定性均比较高。

在发明中提供两种技术方案制备氨基化介孔氧化硅,得到的氨基化介孔氧化硅分别为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和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

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的制备过程为: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模板剂、去离子水和乙醇,其中模板剂、去离子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100-110):5,于23-25℃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摩尔浓度为0.1-0.2mol/l的盐酸,模板剂与盐酸的固液比为1:(0.8-1.2)(g/ml),以160-1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5-10分钟;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其中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分数为5-6%,盐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1:(1.4-1.5):0.25,以160-2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30-50分钟;将反应液以3000-5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5-35分钟,收集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后,底部固体与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50:(40-50),于500-550℃焙烧6-8小时,得到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

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的制备过程为: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模板剂、去离子水和乙醇,其中模板剂、去离子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100-110):5,于23-25℃混合均匀;加入1,3,5-三甲苯,混合,超声分散10-15分钟;随后加入摩尔浓度为0.1-0.2mol/l的盐酸,模板剂、1,3,5-三甲苯、与盐酸的固液比为1(0.4-0.8):(0.8-1.2)(g/ml),以1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8分钟;继续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其中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分数为5-6%,盐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1:(1.4-1.5):0.25,以160-2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30-50分钟;将反应液以3000-5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5-35分钟,收集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后,底部固体与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50:(40-50),于500-550℃焙烧6-8小时,得到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

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由于在制备的过程中添加了1,3,5-三甲苯,1,3,5-三甲苯可溶解于模板剂产生的胶束中,从而使得胶束的体积变大。当向体系中继续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后,有机硅发生水解、聚合等反应并与表面活性剂、胶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介孔、凹陷、泡沫状介孔、空腔等这些等级的孔结构。这些多级的孔结构,更方便精制过程中分子的扩散与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得的氨基化介孔氧化硅的孔径约为10nm,粒径为150-200nm。

发明人经过探索发现,当选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和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的组合物时,茶油的脱酸脱色效果更佳优异。优选地,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为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和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的混合物,其中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和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的比例为1:(2-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富硒茶油。

本发明所述富硒茶油采用上述任一种富硒茶油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

本发明所述富硒茶油,气味清香,营养比例优异,在对茶油进行精制的同时保证茶油的天然品质不被破坏,得到的茶油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和优异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下述实施例中,

油茶籽,购自广水市涂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除尘风机,购自上海全风实业有限公司,型号为lyx-94-3-25kw。

烘干机,购自巩义市国信机械厂,型号为gx-1.5*7m。

平板烘干机,购自郑州威力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lph。

剥壳机,购自广东穗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yb14-40a。

榨油机,购自郑州国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d-120型。

粉碎机,购自广州郎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gn-20。

软水,购自靖江市恒信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烧碱,cas号:1310-73-2,购自中化蒙联化工有限公司。

活性炭,cas号:64365-11-3,购自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压滤机,购自杭州宇龙压滤机有限公司,型号为xmyzbl500。

富硒大蒜素,购自山东天启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柠檬酸,cas号:77-92-9,购自广州和为化工有限公司。

磷脂酶a1,购自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酶活力为1000u/g。

生物陶由植物纤维、矿物质、微生物萃取物和陶土组成的科学配方加工而成,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丰富的微孔组织,具备强大的吸附功能。实施例中采用的生物陶,购自河南一恒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粒径为4-6mm。

醋酸钠,cas号:6131-90-4,购自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模板剂,具体采用p123,购自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分子量为5800。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cas号:919-30-2,购自山东万达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

四甲氧基硅烷,cas号:681-84-5,购自美岚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1,3,5-三甲苯,cas号:108-67-8,购自天津中信凯泰化工有限公司。

过氧化值参照gb/t5538-2005《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

苯并芘的含量参照国家标准gb/t22509-2008《动植物油脂苯并芘的测定》进行检测。

油酸的检测参考gb/t17376-2008进行。

酸价的检测参考gb/t5530-2008进行。

磷脂含量的测定参考gb/t5537-2008进行。

实施例1

茶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将油茶籽仁采用粉碎机粉碎,过35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油仁粉末于温度70℃干燥至入榨水分为4%;

(3)将干燥后的油茶籽仁粉末轧成7kg的料坯,将料坯送入榨油机中压榨,榨膛温度为70℃,压力为50mpa,收集油料和榨饼;将榨饼继续破碎、干燥、复榨,重复上述步骤3次,将榨油机出来的油料合并,得到毛油;

(4)将毛油加热至80℃,加入毛油重量30%的软水,以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0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将油水混合物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胶茶油;

(5)将脱胶茶油升温至35℃,加入脱胶茶油重量2%的烧碱,以7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继续升温至55℃时,以4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0分钟;然后于55℃静置10小时,分层,收集上层油相,得到碱炼后的茶油;将碱炼后的茶油升温至80℃,加入80℃的水,水的加入量为碱炼后的茶油重量的10%,以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随后降温至25℃,于25℃静置8小时,分层,将水相丢弃;重复上述加入水洗涤的过程,直至丢弃的水相澄清;将水洗后的茶油升温至100℃,加入水洗后的茶油重量3%的活性炭,于100℃保持30分钟;然后冷却至25℃,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酸脱色茶油;

(6)将脱酸脱色茶油于温度60℃、压力0.4mpa的条件下进行压滤,得到精制茶油。

经检测,实施例1的茶油的过氧化值为6.52mmol/kg,磷脂含量为40.74ppm。

实施例2

富硒茶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将油茶籽仁采用粉碎机粉碎,过35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油仁粉末于温度70℃干燥至入榨水分为4%;

(3)将干燥后的油茶籽仁粉末轧成7kg的料坯,将料坯送入榨油机中压榨,榨膛温度为70℃,压力为50mpa,收集油料和榨饼;将榨饼继续破碎、干燥、复榨,重复上述步骤3次,将榨油机出来的油料合并,得到毛油;

(4)将毛油加热至80℃,加入毛油重量30%的软水,以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0分钟,得到油水混合物;将油水混合物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胶茶油;

(5)将脱胶茶油升温至35℃,加入脱胶茶油重量2%的烧碱,以7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继续升温至55℃时,以4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0分钟;然后于55℃静置10小时,分层,收集上层油相,得到碱炼后的茶油;将碱炼后的茶油升温至80℃,加入80℃的水,水的加入量为碱炼后的茶油重量的10%,以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随后降温至25℃,于25℃静置8小时,分层,将水相丢弃;重复上述加入水洗涤的过程,直至丢弃的水相澄清;将水洗后的茶油升温至100℃,加入水洗后的茶油重量3%的活性炭,于100℃保持30分钟;然后冷却至25℃,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酸脱色茶油;

(6)将脱酸脱色茶油于温度60℃、压力0.4mpa的条件下进行压滤,得到精制茶油;

(7)向精制茶油中添加精制茶油重量0.0003倍的富硒大蒜素,混合均匀,得到富硒茶油。

经检测,实施例2的茶油的过氧化值为4.37mmol/kg,磷脂含量为38.52ppm。

实施例3

富硒茶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将油茶籽仁采用粉碎机粉碎,过35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油仁粉末于温度70℃干燥至入榨水分为4%;

(3)将干燥后的油茶籽仁粉末轧成7kg的料坯,将料坯送入榨油机中压榨,榨膛温度为70℃,压力为50mpa,收集油料和榨饼;将榨饼继续破碎、干燥、复榨,重复上述步骤3次,将榨油机出来的油料合并,得到毛油;

(4)将毛油加热至80℃,加入质量分数为45%的柠檬酸水溶液,柠檬酸水溶液的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12%,以1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液;随后冷却至50℃,使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至4.8;加入混合液重量的2%的蒸馏水和混合液重量0.015倍的磷脂酶a1,以1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5小时;将反应液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分离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胶茶油;

(5)将脱胶茶油升温至35℃,加入脱胶茶油重量2%的烧碱,以7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继续升温至55℃时,以4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0分钟;然后于55℃静置10小时,分层,收集上层油相,得到碱炼后的茶油;将碱炼后的茶油升温至80℃,加入80℃的水,水的加入量为碱炼后的茶油重量的10%,以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随后降温至25℃,于25℃静置8小时,分层,将水相丢弃;重复上述加入水洗涤的过程,直至丢弃的水相澄清;将水洗后的茶油升温至100℃,加入水洗后的茶油重量3%的活性炭,于100℃保持30分钟;然后冷却至25℃,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酸脱色茶油;

(6)将脱酸脱色茶油于温度60℃、压力0.4mpa的条件下进行压滤,得到精制茶油;

(7)向精制茶油中添加精制茶油重量0.0003倍的富硒大蒜素,混合均匀,得到富硒茶油。

经测试,实施例3的苯并芘含量为8.42μg/kg,磷脂含量为10.39ppm。

实施例4

富硒茶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将油茶籽仁采用粉碎机粉碎,过35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油仁粉末于温度70℃干燥至入榨水分为4%;

(3)将干燥后的油茶籽仁粉末轧成7kg的料坯,将料坯送入榨油机中压榨,榨膛温度为70℃,压力为50mpa,收集油料和榨饼;将榨饼继续破碎、干燥、复榨,重复上述步骤3次,将榨油机出来的油料合并,得到毛油;

(4)将毛油加热至80℃,加入质量分数为45%的柠檬酸水溶液,柠檬酸水溶液的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12%,以1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液;随后冷却至50℃,使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至4.8;加入混合液重量的2%的蒸馏水和混合液重量0.015倍的磷脂酶a1,以1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5小时;将反应液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分离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胶茶油;

(5)将脱胶茶油升温至35℃,加入脱胶茶油重量2%的烧碱,以7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继续升温至55℃时,以4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0分钟;然后于55℃静置10小时,分层,收集上层油相,得到碱炼后的茶油;将碱炼后的茶油升温至80℃,加入80℃的水,水的加入量为碱炼后的茶油重量的10%,以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随后降温至25℃,于25℃静置8小时,分层,将水相丢弃;重复上述加入水洗涤的过程,直至丢弃的水相澄清;将水洗后的茶油升温至100℃,加入水洗后的茶油重量3%的活性炭,于100℃保持30分钟;然后冷却至25℃,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酸脱色茶油;

(6)向脱酸脱色茶油中加入脱酸脱色茶油重量1.6%的生物陶和茶油重量0.2%的无水醋酸钠,混合均匀,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取上层油相a;将上层油相a于-5℃冷冻30分钟,继续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b,得到脱除苯并芘的茶油;

(7)将脱除苯并芘的茶油于温度60℃、压力0.4mpa的条件下进行压滤,得到精制茶油;

(8)向精制茶油中添加精制茶油重量0.0003倍的富硒大蒜素,混合均匀,得到富硒茶油。

经检测,实施例4的苯并芘含量为1.63μg/kg,酸值为1.01mgkoh/g,油酸含量为81.96%。

实施例5

富硒茶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将油茶籽仁采用粉碎机粉碎,过35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油仁粉末于温度70℃干燥至入榨水分为4%;

(3)将干燥后的油茶籽仁粉末轧成7kg的料坯,将料坯送入榨油机中压榨,榨膛温度为70℃,压力为50mpa,收集油料和榨饼;将榨饼继续破碎、干燥、复榨,重复上述步骤3次,将榨油机出来的油料合并,得到毛油;

(4)将毛油加热至80℃,加入质量分数为45%的柠檬酸水溶液,柠檬酸水溶液的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12%,以1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液;随后冷却至50℃,使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至4.8;加入混合液重量的2%的蒸馏水和混合液重量0.015倍的磷脂酶a1,以1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5小时;将反应液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分离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胶茶油;

(5)向脱胶茶油中加入脱胶茶油重量7%的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于60℃以1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40分钟;随后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酸脱色茶油;

(6)向脱酸脱色茶油中加入脱酸脱色茶油重量1.6%的生物陶和脱酸脱色茶油重量0.2%的无水醋酸钠,混合均匀,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取上层油相a;将上层油相a于-5℃冷冻30分钟,继续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b,得到脱除苯并芘的茶油;

(7)将脱除苯并芘的茶油于温度60℃、压力0.4mpa的条件下进行压滤,得到精制茶油;

(8)向精制茶油中添加精制茶油重量0.0003倍的富硒大蒜素,混合均匀,得到富硒茶油。

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的制备过程为: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模板剂、去离子水和乙醇,其中模板剂、去离子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100:5,于25℃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摩尔浓度为0.2mol/l的盐酸,模板剂与盐酸的固液比为1:1(g/ml),以1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8分钟;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其中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分数为5%,盐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1:1.5:0.25,以2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40分钟;将反应液以5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30分钟,收集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后,底部固体与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50:40,于530℃焙烧7小时,得到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

经检测,实施例5的酸值为0.52mgkoh/g,油酸含量为82.51%。

实施例6

富硒茶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将油茶籽仁采用粉碎机粉碎,过35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油仁粉末于温度70℃干燥至入榨水分为4%;

(3)将干燥后的油茶籽仁粉末轧成7kg的料坯,将料坯送入榨油机中压榨,榨膛温度为70℃,压力为50mpa,收集油料和榨饼;将榨饼继续破碎、干燥、复榨,重复上述步骤3次,将榨油机出来的油料合并,得到毛油;

(4)将毛油加热至80℃,加入质量分数为45%的柠檬酸水溶液,柠檬酸水溶液的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12%,以1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液;随后冷却至50℃,使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至4.8;加入混合液重量的2%的蒸馏水和混合液重量0.015倍的磷脂酶a1,以1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5小时;将反应液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分离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胶茶油;

(5)向脱胶茶油中加入脱胶茶油重量7%的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于60℃以1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40分钟;随后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酸脱色茶油;

(6)向脱酸脱色茶油中加入脱酸脱色茶油重量1.6%的生物陶和脱酸脱色茶油重量0.2%的无水醋酸钠,混合均匀,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取上层油相a;将上层油相a于-5℃冷冻30分钟,继续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b,得到脱除苯并芘的茶油;

(7)将脱除苯并芘的茶油于温度60℃、压力0.4mpa的条件下进行压滤,得到精制茶油;

(8)向精制茶油中添加精制茶油重量0.0003倍的富硒大蒜素,混合均匀,得到富硒茶油。

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的制备过程为: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模板剂、去离子水和乙醇,其中模板剂、去离子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100:5,于25℃混合均匀;加入1,3,5-三甲苯,混合,超声分散15分钟;随后加入摩尔浓度为0.2mol/l的盐酸,模板剂、1,3,5-三甲苯、盐酸的固液比为1:0.6:1(g/ml),以1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8分钟;继续加入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其中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分数为5%,盐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1:1.5:0.25,以2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40分钟;将反应液以5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30分钟,收集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后,底部固体与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50:40,于530℃焙烧7小时,得到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

经检测,实施例6的酸值为0.39mgkoh/g,油酸含量为82.63%。

实施例7

富硒茶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将油茶籽仁采用粉碎机粉碎,过35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油仁粉末于温度70℃干燥至入榨水分为4%;

(3)将干燥后的油茶籽仁粉末轧成7kg的料坯,将料坯送入榨油机中压榨,榨膛温度为70℃,压力为50mpa,收集油料和榨饼;将榨饼继续破碎、干燥、复榨,重复上述步骤3次,将榨油机出来的油料合并,得到毛油;

(4)将毛油加热至80℃,加入质量分数为45%的柠檬酸水溶液,柠檬酸水溶液的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12%,以1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液;随后冷却至50℃,使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至4.8;加入混合液重量的2%的蒸馏水和混合液重量0.015倍的磷脂酶a1,以18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5小时;将反应液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分离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胶茶油;

(5)向脱胶茶油中加入脱胶茶油重量7%的氨基化介孔氧化硅,于60℃以1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40分钟;随后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收集上层油相,得到脱酸脱色茶油;

(6)向脱酸脱色茶油中加入脱酸脱色茶油重量1.6%的生物陶和脱酸脱色茶油重量0.2%的无水醋酸钠,混合均匀,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取上层油相a;将上层油相a于-5℃冷冻30分钟,继续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油相b,得到脱除苯并芘的茶油;

(7)将脱除苯并芘的茶油于温度60℃、压力0.4mpa的条件下进行压滤,得到精制茶油;

(8)向精制茶油中添加精制茶油重量0.0003倍的富硒大蒜素,混合均匀,得到富硒茶油。

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为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和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的混合物,其中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和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的比例为1:3。

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的制备过程为: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模板剂、去离子水和乙醇,其中模板剂、去离子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100:5,于25℃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摩尔浓度为0.2mol/l的盐酸,模板剂与盐酸的固液比为1:1(g/ml),以1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8分钟;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其中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分数为5%,盐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1:1.5:0.25,以2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40分钟;将反应液以5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30分钟,收集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后,底部固体与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50:40,于530℃焙烧7小时,得到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ⅰ。

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的制备过程为: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模板剂、去离子水和乙醇,其中模板剂、去离子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100:5,于25℃混合均匀;加入1,3,5-三甲苯,混合,超声分散15分钟;随后加入摩尔浓度为0.2mol/l的盐酸,模板剂、1,3,5-三甲苯、盐酸的固液比为1:0.6:1(g/ml),以1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8分钟;继续加入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其中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分数为5%,盐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和四甲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1:1.5:0.25,以22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40分钟;将反应液以5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30分钟,收集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后,底部固体与水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50:40,于530℃焙烧7小时,得到所述氨基化介孔氧化硅ⅱ。

经检测,实施例7的酸值为0.18mgkoh/g,油酸含量为82.7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