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手摇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3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手摇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涉及轮胎充气设备的手摇充气装置,更加具体地说是专为自行车、脚踏三轮车轮胎的打气装置。
目前,社会上普遍使用的手压式打气筒、脚踏式打气筒,都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体积较大,不易固定于自行车车体上,携带非常不便。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居民住高层建筑者增多,如果职工急于上班或有急事,走到楼下发现自行车无气不能骑行,不得不上楼拿气筒,那时是非常烦恼的。尤其对长途行驶的自行车,中途车胎跑气,附近又没有充气设备,那心情是可想而知了。
二是这类打气筒在充气时,用的力气很大,尤以手压打气筒最为明显,老、弱、病、残、妇、幼无力打气。欲想将两足或三只轮胎充足气,既使身体健壮的人也会累得呼呼喘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弥补上述打气筒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省力的手摇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装置,利用固定部件能很方便地安装在自行车、脚踏三轮车的三角架最下端左方支承中轴部件的壳体附近。该装置由一个轴套套在支承中轴部件的壳体外表面,一个主动齿轮套在所述轴套的外表面与其转动配合,所述主动齿轮上安装着能被拉出和压入的长条扁状挡片。一个从动齿轮连同其轴固定在护罩一侧,与轴转动配合,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一侧固定着一个偏心轴,偏心轴通过连杆带动装在气筒管壁内腔的活塞部件,出气阀和进气阀与气筒管壁内腔相通,出气阀通过皮导管可接通气门嘴。需要对自行车充气时,拉出挡片的一端,使之与车的脚拐[注与脚蹬相连的曲拐定为脚拐]相贴,皮导管接通气门嘴,向后倒转。此时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偏心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做直线往复运动,借助进气、出气装置完成进气、充气的作用。充气完毕,压入挡片使之与脚拐脱离,这样对正常行车毫无影响。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手摇充气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省时省力,使用寿命长的显著特点。安装本装置的自行车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随时方便地对轮胎充气,解除了前已述及的种种烦恼。安装该装置不需要经过训练,骑车者本人即可安装。该装置的安装巧妙地利用了现有自行车的结构空间,不影响自行车的外观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摇充气装置的正规图,大部分作了剖视。
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充气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装置装于车体上的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装置,有一个呈圆环状的主动齿轮[2],它的两侧有一个截面为扁形的孔,孔内装着一个能活动的长条扁状挡片[3]。当需要充气时,挡片[3]的一端能被拉出护罩[5],使本端与脚拐接触,此时,另一端仍穿在主动齿轮[2]内。充气完毕,被拉出的这端也能被压入,以便与脚拐脱离,不影响正常行驶。一个防尘的圆形薄片[6],通过螺钉[8]固定于主动齿轮[2]的一侧,与主动齿轮[2]一起转动。
所述圆形薄片〔6〕的外圆周与护罩〔5〕有一小间隙,以便所述圆形薄片〔6〕,随主动齿轮〔2〕转动时不发生摩擦。所述圆形薄片〔6〕的内圆周大小以不影响自行车中轴部件转动为宜。主动齿轮〔2〕套在轴套〔4〕的光滑外表面,在轴套〔4〕上能转动,用弹性挡片〔28〕将其定位。轴套〔4〕套在自行车的主三角架最下端左方支承中轴部件的壳体外表面,用安装在轴套〔4〕外表面的螺钉〔25〕、〔26〕、〔27〕将其固定,轴套〔4〕起支承主动齿轮〔2〕的作用。所述〔25〕、〔26〕、〔27〕三螺钉还可通过轴套〔4〕来调整主动齿轮〔2〕与所述支承中轴部件的壳体垂直度,以使主动齿轮〔2〕与中轴部件同心转动。有一个从动齿轮〔1〕套在护罩〔5〕壳体上面的固定轴〔12〕上,与轴转动配合。从动齿轮〔1〕与主动齿轮〔2〕相啮合,主动齿轮〔2〕顺时针转动带动从动齿轮〔1〕逆时针旋转。从动齿轮〔1〕的一侧固定着偏心轴〔11〕,其轴线偏移固定轴〔12〕轴线一定距离,该偏心轴〔11〕穿在连杆〔14〕后端的圆孔内,与之动配合。所述主动齿轮〔2〕与从动齿轮〔1〕的上面均有部分圆孔,用以减轻重量及节省材料。固定于气筒管壁〔15〕一端的导向板〔13〕上有一窄长的孔,一扁平状连杆〔14〕通过窄长孔与活塞部件相连,此窄长孔两侧与连杆〔14〕面动配合,使连杆〔14〕只能上下前后运动而不致左右歪斜或移动。连杆〔14〕的前端通过销轴〔24〕和活塞部件相连,并能在销轴〔24〕上移动。活塞部件由皮碗〔22〕和皮碗座〔23〕用螺钉固定在一起形成,活塞部件外圆周与气筒管壁〔15〕内侧动配合,并能在连杆〔14〕的带动下做直线往复运动。
用来罩齿轮的护罩〔5〕支承着从动齿轮〔1〕,能将主动齿轮〔2〕、从动齿轮〔1〕、轴套〔4〕罩在其壳体内,用于防灰尘,雨水对装置的侵袭。为组装方便,护罩〔5〕分为两半,用螺钉〔7〕〔10〕将一端组合,另一端组合后固定于气筒管壁〔15〕一端的外表面上,用紧固部件可很方便地将护罩〔5〕连同气筒管壁〔15〕固定于自行车车架上。圆管〔9〕用于穿紧固部件。
出气口〔16〕及进气口〔21〕置于气筒管壁〔15〕的顶端,它们各与气筒管壁〔15〕内腔相通,利用单向出气阀〔17〕和单向进气阀〔20〕控制出气、进气的单向性。
接头〔18〕通过螺丝纹固定在气筒管壁〔15〕的一端,将单向出气阀〔17〕与出气口〔16〕结合在一起,接头〔18〕连着皮导管可直接与轮胎气门嘴相接。圆柱形帽〔19〕利用螺纹旋紧将单向进气阀〔20〕和进气口〔21〕结合在一起。
为了安装和使用的便利,前所述及的轴套〔4〕,其结构还可在制造自行车时将支承中轴部件的壳体外表面一次成型得到,以此来代替轴套〔4〕完成其功能,构成本装置的一部件,这样,原来的三螺钉被去掉。另外为使制造工艺简单,降低成本,可将所述最佳实例的齿传动,改为带传动,其效果不变。
上述的主动齿轮〔2〕,从动齿轮〔1〕,护罩〔5〕,气筒管壁〔15〕均用普通碳钢制成。气筒管壁〔15〕和护罩〔5〕外表面均喷涂一层漆,其颜色与车架相同,以增加美观性。
权利要求
1.一种为自行车,脚踏三轮车的轮胎充气装置,包括主动齿轮和带有偏心轴的从动齿轮,一连杆连接着偏心轴和活塞,气筒管壁端部装有进出气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轴套固定地套于支承中轴部件的壳体外表面上,有一个挡片可活动地装配在主动齿轮的侧面,其长度能使在拉出时与脚拐相贴,被脚拐拨动。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装置还有一个护罩〔5〕,所述的轴套〔4〕,主动齿轮〔2〕,从动齿轮〔1〕被护罩〔5〕罩在其壳体内。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护罩〔5〕壳体的外表面与气筒管壁〔15〕的外表面均喷涂一层漆。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4〕的外表面安装有螺钉。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有一个圆形薄片〔6〕,它固定在主动齿轮〔2〕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齿轮〔2〕与从动齿轮〔1〕的侧面均有通孔。
7.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4〕可以在制造自行车时,将支承中轴部件的壳体外表面成型得到。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为自行车、脚踏三轮车轮胎充气的手摇充气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非常省力的优点。该装置有一个带有挡片的主动齿轮与一个带有偏心轴的从动齿轮相啮合,利用偏心轴带动连杆活塞动作而向轮胎充气,该装置还包括一个轴套,用以支承主动齿轮,二者动配合,它固接于支承中轴部件的壳体外表面。当需要充气时,接通气门嘴,将挡片拉出与脚拐相贴,手握脚蹬倒转即可。
文档编号B60C23/00GK87204870SQ87204870
公开日198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26日
发明者丁光景, 丁蕴志, 王红梅 申请人:丁光景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