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681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JP2005-67217A和JP2004-231106A中公开了已知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所公开的每个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固定到车辆底板的下部轨道、固定到车座并由该下部轨道支撑从而能够相对于该下部轨道滑动的上部轨道、和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多个沿下部轨道纵向设置在该下部轨道上的锁定部、设置在该上部轨道上并具有在上部轨道的纵向上延伸的转动轴线的轴、和能够绕该转动轴线转动并且能够与该锁定部接合或者能够从该锁定部脱离的锁定构件。
根据JP2005-67217A中公开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杆(即轴)由两个支架支撑,这两个支架每一个都具有V形沟槽,从而避免杆松动、转动轴线偏心等。
此外,根据JP2004-231106A中公开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锁定构件的锁定齿部设置在上部轨道和下部轨道部分的内侧,从而节省空间。
然而,根据JP2005-67217A中公开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需要用于支撑杆(即轴)的支架,这会提高制造成本,例如零件成本和组装成本。而且,根据JP2004-231106A中公开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转动轴线(轴)和锁定构件的除锁定齿部外的部分设置在上部轨道部分的外侧。因此不能获得足够的空间。
从而,需要一种能以低成本制造并能节省空间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该座椅滑动装置能以低成本制造并能节省空间。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固定到车辆底板的下部轨道、固定到车座并由该下部轨道支撑从而能够相对于该下部轨道移动的上部轨道、和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多个沿下部轨道纵向设置在该下部轨道上的锁定部、设置在该上部轨道上并具有在上部轨道的纵向上延伸的转动轴线的轴、和能够绕该转动轴线转动并且能够与该锁定部接合或者能够从该锁定部脱离的锁定构件,其特征在于该轴由在该上部轨道的表面内以向内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凹陷部所支撑。
根据上面提及的发明,该轴由在该上部轨道的表面内以向内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凹陷部所支撑。从而,不需要用于支撑该轴的构件。此外,该轴设置在上部轨道和下部轨道的部分的内侧,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可节省空间。而且,可增加设计的灵活性。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另外的特征和特点将变得更清楚,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处于锁定状态的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处于未锁定状态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截面图;和图6是车座的整体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到3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如图6所示,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一对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到车辆底板90的下部轨道1、和一对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到车座80并由该下部轨道1支撑从而能够相对于该下部轨道1在车辆纵向上移动的上部轨道2。此外,如图1所示,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每一个下部轨道1和每一个上部轨道2之间的锁定机构10。
构成锁定机构10的多个锁定孔11沿下部轨道1纵向形成于每一个下部轨道1的内侧。其中插入有锁定杠杆13(稍后说明)的孔3形成于上部轨道2上。支撑轴12(稍后说明)的凹陷部4设置在孔3的各个端部。每一个凹陷部4以向内延伸的方式形成于上部轨道2的表面内。此外,与锥面12a(稍后说明)接合的开口部5分别形成于凹陷部4的端部。
锁定机构10包括用作锁定部的锁定孔11、轴12、和用作锁定构件的锁定杠杆13。轴分成两部分,即两根轴12,每一个轴在一端具有锥面12a。锥面12a的直径朝向尖端部逐渐变小。轴12通过焊接分别连接到锁定杠杆13的两端,还包括在上部轨道2的纵向上延伸的转动轴线12b。锁定杠杆13包括设置在轴12下侧并能够与锁定孔11接合或能够从该锁定孔11脱离的锁钩部13a。此外,锁定杠杆13包括设置在轴12上侧的互锁部13b。操纵以转动锁定杠杆13的操纵杆(未示出)的按压部接触或接合到该互锁部13b。
板簧14设置在轨道1和2的部分内。该板簧14在一端包括安装孔14a,板簧14通过该安装孔固定到上部轨道2。此外,板簧14在另一端包括长形孔14b,板簧14通过该长形孔而能够在上部轨道2的纵向上移动。板簧14在中心包括弧形弯曲部,板簧14通过该弧形弯曲部而在锁钩部13a接合到锁定孔11的方向上偏压该锁定杠杆13。
接下来,将说明锁定机构10的装配过程。首先,两根轴12的锥形面12a分别与开口部5接合,从而被无间隙地插入到其中。然后,锁定杠杆13从上部轨道2的内侧以如下方式接触到轴12轴12的轴线与转动轴线12b重合。两根轴12通过焊接在纵向上连接到锁定杠杆13的各个端部。最后,板簧14装配到上部轨道2上。锁定机构10以前述方式装配,锁定杠杆13绕着转动轴线12b可转动。
下面将说明具有前述结构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操作。在如图2所示的座椅滑动装置的锁定状态的情形下,操纵杆不工作并且互锁部13b不被操纵杆的按压部按压。从而,板簧14偏压锁定杠杆13,使得锁钩部13a被插入到锁定孔11中并接合到该锁定孔11。上部轨道12是锁定的,从而不可相对于下部轨道1移动。
在如图3所示的座椅滑动装置的未锁定状态的情形下,操纵杆操作,从而互锁部13b被操纵杆的按压部向下按压。因此,锁定杠杆13克服板簧14的偏压力转动,由此使得锁钩部13a从锁定孔11脱离。上部轨道2是未锁定的,从而能够相对于下部轨道1移动。在未锁定状态,若操纵杆被操作的同时上部轨道2与车座80一起相对于下部轨道1移动到所期望的位置,然后操纵杆停止操作,可进入锁定状态。
图2到4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一对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到车辆底板90的下部轨道1、一对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到车座80并由该下部轨道1支撑从而能够相对于该下部轨道1在车辆纵向上移动的上部轨道20、和设置在每一个下部轨道1和每一个上部轨道20之间的锁定机构3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结构相同的零件或部件具有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从而省去其描述。
上部轨道20包括其中插入有锁定杠杆33(稍后说明)的孔23。支撑轴的凹陷部24设置在孔23的一端。凹陷部24以向内延伸的方式形成于上部轨道20的表面内。与轴32的锥面32a接合的开口部25形成于凹陷部24的端部。此外,支撑锁定杠杆33的第一端的支架34固定到孔23的另一端,面朝凹陷部24。
锁定机构30包括用作锁定部的锁定孔11、轴32、和用作锁定构件的锁定杠杆33。轴32在一端具有锥面32a。锥面32a的直径朝向尖端部逐渐变小。轴32通过焊接连接到锁定杠杆33的第二端。锁定杠杆33包括转动轴线32b,在锁定杠杆33装配到上部轨道20上的状态中该转动轴线32b沿上部轨道20的纵向延伸。
锁定杠杆33包括设置在轴32下侧并能够与锁定孔11接合或能够从该锁定孔11脱离的锁钩部33a。此外,锁定杠杆33包括设置在轴32上侧的互锁部33b。操纵以转动锁定杠杆33的操纵杆(未示出)的按压部接合到该互锁部33b。转动板33c一体形成在锁定杠杆33的第一端。
支架34包括支撑板34a,该支撑板34a面朝锁定杠杆33的转动板33c。支撑板34a和转动板33c在它们之间夹有球35。因此,锁定杠杆33可绕锁定杠杆33的转动轴线32b转动。
接下来,将说明锁定机构30的装配过程。首先,第二端连接到轴32的锁定杠杆33被插入到上部轨道20的孔23中。轴32的锥面32a与开口部25接合从而无间隙地插入到该开口部中。接着,支架34压靠于锁定杠杆33,同时支撑板34a和转动板33c在它们之间夹住球25。在将支架34和锁定杠杆33设置成在转动轴线32b的方向上不松开后,支架34通过铆接固定到上部轨道20。在此情形下,由于形成为延伸穿过上部轨道20并且其中插入有铆钉的铆钉插入孔在转动轴线32b的方向上是长形的,并且球35夹在支撑板34a和转动板33c之间,因此可减小锁定杠杆33在转动轴线32b方向上的松动。最后,板簧14装配到上部轨道20上。锁定机构30以前述方式装配,并且锁定杠杆33能够绕转动轴线32b转动。
下面将说明具有前述结构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操作。在如图2所示的座椅滑动装置的锁定状态的情形下,操纵杆不工作并且互锁部33b不被操纵杆的按压部按压。从而,板簧14偏压锁定杠杆33,使得锁钩部33a被插入到锁定孔11中并接合到该锁定孔11。由此,上部轨道12是锁定的,从而不可相对于下部轨道1移动。
在如图3所示的座椅滑动装置的未锁定状态的情形下,操纵杆被操作,从而互锁部33b被操纵杆的按压部向下按压。因此,锁定杠杆33克服板簧14的偏压力转动,由此使得锁钩部33a从锁定孔11脱离。上部轨道20是未锁定的,从而能够相对于下部轨道1移动。在未锁定状态,若操纵杆操作的同时上部轨道20与车座80一起相对于下部轨道1移动到所期望的位置,然后操纵杆停止操作,可进入锁定状态。
下面将参照图5说明第三实施方式,图5是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截面图。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一对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到车辆底板90的下部轨道40、一对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到车座80并由该下部轨道40支撑从而能够相对于该下部轨道40在车辆纵向上移动的上部轨道50、和设置在每一个下部轨道40和每一个上部轨道50之间的锁定机构60。
构成锁定机构60的多个锁定孔61沿下部轨道60纵向形成于每一个下部轨道40的外侧。上部轨道50包括支撑轴62(稍后说明)的凹陷部54。凹陷部54以向内延伸的方式形成于上部轨道50的表面内。
锁定机构60包括用作锁定部的锁定孔61、轴62、和用作锁定构件的锁定杠杆63。轴62通过焊接连接到锁定杠杆63并由上部轨道50的凹陷部54支撑。锁定杠杆63包括位于下侧的锁钩部63a,该锁钩部能够与锁定孔61接合或者能够从该锁定孔脱离。锁定杠杆63还包括位于上侧的互锁部63b,操纵以转动锁定杠杆63的操纵杆的按压部接触到该互锁部。轴62的两端或者可由以向内延伸的方式形成于上部轨道50的表面内的凹陷部支撑,或者可由固定到上部轨道50的支架支撑。
根据前述的第三实施方式,锁定杠杆63设置在轨道40和50的部分的外侧。然而,轴62设置在轨道40和50的部分的内侧,这可实现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优点和效果。
前述各实施方式的效果如下。
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轴12或32的锥面12a或32a与开口部5或25接合,这可限制轴12或32朝向开口部5或25的运动。从而,可以防止车座沿车辆纵向的松动,从而可获得舒适的乘坐感觉。
此外,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轴12的锥面12a在锁定杠杆13的两端分别与开口部5接合。从而,轴12在上部轨道2的纵向上的移动确实地得以限制。因此,进一步防止车座沿车辆纵向的松动,从而进一步确保舒适的乘坐感觉。
此外,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轴32的一端由凹陷部24支撑。从而,与轴32的两端都由支架支撑的情形相比,可实现低廉的制造成本并节省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固定到车辆底板(90)的下部轨道(1、40)、固定到车座(80)并由下部轨道(1、40)支撑从而相对于下部轨道可移动的上部轨道(2、20、50)、以及锁定机构(10、30、60),该锁定机构包括多个沿下部轨道(1、40)纵向设置在下部轨道(1、40)上的锁定部(11、61)、设置在上部轨道(2、20、50)上并具有在上部轨道(2、20、50)的纵向上延伸的转动轴线(12b、32b)的轴(12、32、62)、和绕转动轴线(12b、32b)转动并可与锁定部(11、61)接合或可从锁定部脱离的锁定构件(13、33、63),其特征在于,轴(12、32、62)由在上部轨道(2、20、50)的表面内以向内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凹陷部(4、24、54)所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还包括锥面(12a、32a),其形成于所述轴(12、32)的端部并且其直径朝向尖端逐渐变小;和开口部(5、25),其设置在所述凹陷部(4、24)的端部并与锥面(12a、32a)接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开口部(5)分别设置在所述凹陷部(4)的两端,并且所述轴(12)分成两个分别插入到所述开口部(5)中的部分,此后通过焊接连接到所述锁定构件(13)的两端,从而与所述转动轴线(12b)同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构件(33)的一端由凹陷部(24)支撑,而该锁定构件(33)的另一端由固定到上部轨道(20)从而面朝该凹陷部(24)的支架(34)支撑。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下部轨道(1、40)、由下部轨道(1、40)支撑从而能够相对于下部轨道移动的上部轨道(2、20、50)、和锁定机构(10、30、60),该锁定机构包括多个沿下部轨道(1、40)纵向设置在下部轨道(1、40)上的锁定部(11、61)、设置在上部轨道(2、20、50)上并具有在上部轨道(2、20、50)的纵向上延伸的转动轴线(12b、32b)的轴(12、32、62)、和绕转动轴线(12b、32b)转动并可与锁定部(11、61)接合或可从锁定部(11、61)脱离的锁定构件(13、33、63),其特征在于轴(12、32、62)由在上部轨道(2、20、50)的表面内以向内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凹陷部(4、24、54)所支撑。
文档编号B60N2/06GK1939768SQ20061013978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9日
发明者小岛康敬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