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6828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机动车刹车与动力的脚踩板是分开的,动作方向是同一方向,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易使司机有时因误踩而造成机动车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4年8月17日公告了一种高效汽车制动控制器,专利号是93244169,公告号是2174380,其结构是涉及汽车制动领域。尤其是高效汽车制动控制器,它由壳体、放气阀、塞套、转接嘴、密封圈、塞柱、胶塞、充气调节阀组成。该控制器与汽车制动分管相连接,原汽车制动液体进入该控制器后,通过弹性的胶塞自动调节制动液体的压力,由此避免车轮抱死、跑偏并缩短制动距离。但该专利并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易使司机因误踩而造成机动车事故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包括制动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制动机构连接在刹车连杆7上,其特征是动力机构与固定设置的支架9连接,在制动机构中,制动踏板1经过穿销2和扭簧连接压杆3,位于外套5内的压杆3下端经过弹簧4连接刹车连杆7,可调角度的外套5固定在角度调节盘6上;所述动力机构中的轴21装配在支架9上,动力触板11可转动地装配在轴21上,位于制动踏板1的上部,动力触板11转动端部上设置有卡槽13,该卡槽13内卡接钢丝12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其特征是在动力机构中,轴21固定在支架9上,由螺母17固定,可转动角度的动力触板11用轴承18装配在轴21上,轴21一端套接同样结构可相互错位的一对调节片19,外周齿形的调节片19与动力触板11一端止口齿形圆槽对应卡入限位接触,固定在轴21上的调节盘20侧面的限制柱伸出插入调节片19上的限制通槽孔内。
上述动力机构上的支架9与设置于刹车连杆7上的可调节支杆8连接。
所述的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其特征是在动力机构中,可调节支杆8一侧锯齿槽和支架9一侧锯齿槽相吻合接触,固定在支架9上的支架调节螺栓10穿过可调节支杆8通孔槽由螺母连接。
所述的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其特征是在制动机构中,制动踏板1上面设置有可滑动的脚踏面板22,脚踏面板22与制动踏板1之间装配滚针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由于采用反方向动力、制动操作,改变了传统的同一方向操作习惯,所以使操作者非常易于识别和控制,能够更方便使用动力板和制动踏板,增强了操作安全性,提高使用性能,降低或者杜绝误踩造成的事故,有效减少了失误操作带来的危害,保证了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②由于采用同一位置的反方向动力、制动操作,不用移动脚的位置,就能在原位实现给动力和刹车两种操作,相比过去能够节省操作时间0.3秒至0.5秒,有较强的实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工作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示意图;图3是调节盘结构示意图;图4是调节片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标号说明1.制动踏板,2.穿销,3.压杆,4.弹簧,5.外套,6.角度调节盘,7.刹车连杆,8.可调节支杆,9.支架,10.支架调节螺栓,11.动力触板,12.钢丝,13.卡槽,14.护板,15.松紧调节螺栓,16.钢丝外套,17.螺母,18.轴承,19.调节片,20.调节盘,21.轴,22.脚踏面板,23.滚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机构和制动机构,两者均装配在刹车连杆7上。在制动机构中,类似自行车座位下可转动的一对齿磨形的角度调节盘6上固定有外套5,可小角度转动的外套5内有可上下运动的压杆3,压杆3上端通过穿销2和扭簧连接制动踏板1,也就是刹车踏板,压杆3下端经过弹簧4连接刹车连杆7,实现刹车制动功能,其中压杆3、弹簧4和外套5组成柔性刹车器。在制动机构中,制动踏板1上面设置有可滑动的脚踏面板22,脚踏面板22与制动踏板1之间装配滚针23,断面呈“L”脚踏面板22只能向上滑动,目的是脚掌踏上脚踏面板22后可向上移动,脚面容易向上与动力触板11接触操作,无论是操控油门,还是长时间工作,都能顺利操作,灵活简便,减少疲劳。在动力机构中,可调节支杆8中包括转动盘结构,该转动盘结构类似自行车座位下可转动的一对齿磨形转动盘,因此可调节支杆8可做小角度调节和水平微移动,同时可调节支杆8中转动盘通过螺栓连接到刹车连杆7上的通孔槽中。可调节支杆8一侧锯齿槽和支架9一侧锯齿槽相吻合接触,通过调节可调节支杆8就能控制支架9水平微移动和小角度转动,固定在支架9上的支架调节螺栓10穿过角度水平调节可调节支杆8通孔槽由螺母连接,实现支架9上下移动。轴21固定在支架9上,可角度转动的动力触板11装配在轴21上,动力触板11转动端上的卡槽13内卡接钢丝12一端。在支架9和动力触板11的外周固定护板14,起到外壳保护作用。上面所说的钢丝12的另一端通过松紧调节螺栓15连接机动车被动动力控制点,钢丝12上的钢丝外套16一端与钢丝松紧调节螺栓15固定,实现整个调解钢丝12松紧功能。
所说动力限制器中的轴21固定在支架9上,由一侧螺母17固定,可转动角度的动力触板11用轴承18装配在轴21上,轴21上端套接同样结构可相互错位的一对对应的调节片19,外周齿形的调节片19与动力触板11一端止口齿形圆槽对应卡入限位接触,两个调节片19通过相互错位调节弧形通孔槽弧形距离,固定在轴21上的调节盘20侧面的限制柱伸出插入调节片19上的限制弧形通孔槽内,由此组成动力限制器,来限制调节片19和动力触板11转动的角度。同时在动力触板11转动端外表面上设置有钢丝凹槽,起到钢丝12定位和稳定工作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包括制动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制动机构连接在刹车连杆(7)上,其特征是动力机构与固定设置的支架(9)连接;在制动机构中,制动踏板(1)经过穿销(2)和扭簧连接压杆(3),位于外套(5)内的压杆(3)下端经过弹簧(4)连接刹车连杆(7),可调角度的外套(5)固定在角度调节盘(6)上;所述动力机构中的轴(21)装配在支架(9)上,动力触板(11)可转动地装配在轴(21)上,位于制动踏板(1)的上部,动力触板(11)转动端部上设置有卡槽(13),该卡槽(13)内卡接钢丝(12)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其特征是在动力机构中,轴(21)固定在支架(9)上,由螺母(17)固定,可转动角度的动力触板(11)用轴承(18)装配在轴(21)上,轴(21)一端套接同样结构可相互错位的一对调节片(19),外周齿形的调节片(19)与动力触板(11)一端止口齿形圆槽对应卡入限位接触,固定在轴(21)上的调节盘(20)侧面的限制柱伸出插入调节片(19)上的限制通槽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其特征是动力机构上的支架(9)与设置于刹车连杆(7)上的调节支杆(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其特征是在动力机构中,调节支杆(8)一侧锯齿槽和支架(9)一侧锯齿槽相吻合接触,固定在支架(9)上的支架调节螺栓(10)穿过调节支杆(8)通孔槽由螺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其特征是在制动机构中,制动踏板(1)上面设置有可滑动的脚踏面板(22),脚踏面板(22)与制动踏板(1)之间装配滚针(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动力制动操控器。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司机误踩易造成机动车事故的问题。其结构是包括制动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制动机构连接在刹车连杆上,动力机构与固定设置的支架连接,在制动机构中,制动踏板经过穿销和扭簧连接压杆,位于外套内的压杆下端经过弹簧连接刹车连杆,可调角度的外套固定在角度调节盘上;所述动力机构中的轴装配在支架上,动力触板可转动地装配在轴上,位于制动踏板的上部,动力触板转动端部上设置有卡槽,该卡槽内卡接钢丝的一端。效果是采用反方向操作,非常易于识别和控制,增强了安全性,减少失误操作带来的危害,不用移动脚的位置,在原位就能实现给动力和刹车两种操作。
文档编号B60W10/184GK2910666SQ200620078978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2日
发明者郭钢 申请人:郭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