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非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339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挠性非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在轮胎正常使用期间支承元件被固定 到设计为连接到车辆的轮毂上的刚性元件上轮胎区域中的连接器。本发明提出一种挠性轮胎,包括
圆周地并置并且围绕轮胎的旋转轴线分布以形成负载支承结 构的多个支承元件,
在负载支承结构的径向外圆周的胎面,负载支承结构包括在旋转轴线的径向侧面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区 域,以将所述负载支承结构固定到轮缘上,
所述挠性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轮缘是环形的,并且每个支承元 件经由巻边到轮缘的基本轴向的槽中的卡钉而被固定到轮缘上。优选地,卡钉由弯折的金属薄板构成从而在固定区域中匹 配对应的支承元件的轮廓。优选地,支承元件包括挠性带子的叠层和聚合组合物的层。
优选地,每个卡钉经由所述聚合组合物而固定到对应的支 承元件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可以刚性地将轮胎连接至轮毂的轮盘, 所述轮盘包括能够与轮缘配合的固定装置。


在各个附图中,基本相同或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 表示,并且将不再详细地重复其说明。附图所示的是示意性的而不是 出于限制性的目的。机械地(例如通过打磨)和/或化学地(例如通过使用酸性剂)制备带子的表面以改进的带子21和中间层22之间的连接将是有 利的。以那种方式彼此结合的带子束形成了主要通过弯曲而可变
形的板层。优选地,每个挠性带子是闭合的,即,其沿着轮胎的整个 截面不间断地延伸。在此示出的叠层包括五个带子。然而,层压板的 该构造特征并非是限制性的。轮缘6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支承元件在固定区域的水平上相 对于彼此固定。然后轮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固定至轮毂上(未示出)。在该截面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向着环形轮缘的内壁11折 叠的翼片10。图5示出了在平行于轮胎中间平面的平面中(图2至图4 中的A-A)的剖面内的相同的固定区域。在此可以具体地看到支承元件的总体径向排列和卡钉巻边的原理。卡钉形成为环绕支承元件的形 状的原理也同样清楚可见。根据一种优选形式,卡钉的上部包括设计 为在挠性带子21的叠层中央处施加压力的中央区域,和没有在叠层上
作用直接压力的圆形的弯曲区域72。弯曲区域72可以容纳例如由与中 间层22相同的组分构成的填充物73。卡钉优选地由模压金属板构成, 金属优选为钢。图8中,卡钉7的每个臂9都具有插入到轮缘6中的对应 数目的槽13中的四个翼片10。翼片通过类似于上述附图中的三个切口 74分隔开。图9中的构造除侧面切口 76的长度限制为通过巻边固定所 需的最小长度外,其余与图8类似。中心切口 74与上述附图中的相同。图11中,卡钉每个臂具有五个翼片10,并且这里中心翼 片比其它四个宽。所有的切口 76都具有仅供满足最小需要的长度。作为对照,卡钉可以每个臂仅仅具有一个翼片,即,其可以不具有切口,这样构造的优点是其被更大地简化。在这里说明的示例中,由于卡钉的两个臂都优选用于与轮 胎中相邻卡钉共用的槽相配合,因此两个臂都相同或类似。然而,如 果槽不由两个卡钉共用(例如由于卡钉相隔一定的距离),卡钉的两 个臂在它们的翼片的数目上以及其切口的长度上都可以不同。图12至14示出了使卡钉在环形轮缘上巻边的过程的原理。 [0043在图12中,轮缘6已经具有由卡钉7'巻边的支承元件2'。 新的支承元件2和其卡钉7径向地移动至其位置。已经容纳第一卡钉 7'的翼片10'的槽13'现在容纳第二卡钉7的翼片10 (还未折叠)。 一旦 就位,卡钉7就巻边到轮缘6上。为了对巻边进行补充,通过例如对折叠的翼片相对于轮缘 的内表面ll的点焊的焊接可以进一步加强固定。可替换地,卡钉可以 单独通过焊接固定到轮缘上,事先不作巻边。仅仅通过巻边进行的固 定具有不产生相当大的热应力的优点。当轮胎装配时,即,就在卡钉巻边之前,卡钉可以横跨支 承元件布置。卡钉也可以在装配之前的操作期间就位,例如在支承元 件模压期间。 一种用于制造支承元件和用于与卡钉装配的优选方法包 括以下的阶段
一 准备挠性带子21,
一 这些挠性带子布置在在支承元件2所需配置的模具中,
— 卡钉7横跨挠性带子叠层在相对于支承元件的所需位置定位,
一 导入液态聚合物,其在固态下可以形成中间层22,将卡钉与
叠层连接,并且如果需要,形成填充物73和保护隆起13, _ 组件受到固化作用阶段。图16所示的示例中使用了具有两个对称部分6a和6b的轮 缘。每个卡钉7在这种情况下巻边到所述两个部分6a和6b的各自槽 中。两个部分6a和6b可以连接在一起(例如,通过焊接或巻边,未 示出)。因此,组件可以与传统车轮相同的方式螺栓连接到轮毂上, 例如具有偏移"D"(见图15)或没有偏移(图16)。也可以使用辅助 的中间元件,诸如可以与图3中所述的相比的轮盘。概括地说,根据本发明的轮缘6的径向外表面优选地构成 用于支承元件的支承表面。例如在图2至图5中示出了该功能。关于 这些支承表面的尺寸变化的选择,可以参考专利申请WO 00/037269的 说明并且尤其是其图7至图9。还将理解,在分布作为由轮胎支持的负 载的函数的支承元件中的应力时,轮缘的轮廓的作用并且尤其是其边 缘的作用。
〖0056记住,负载支承结构的径向内部,BP,最接近车轮的旋转 轴线的部分,在负载下对弯曲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因此由轮胎提供的 舒适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固定区域应该优选地位于对应于在 轮胎的横向界限之间的轴向距离的至多50%的部分上。负载支承结构 的所述径向内部因此相当大程度地超过固定区域而悬置。对于超过固定区域的支承元件而言最好的设计布置是,沿着基本平行于轮胎的旋 转轴线的方向定位。那也就是在这里说明的示例中所示出的。注意, 最后,由于所述的轮胎是对称的,固定区域在轮胎的轴向界限之间的 中心,尽管这不是限制性的。当然可以采用不对称的结构,尤其是对 于固定区域的位置。如已经看到的,环形轮缘的轮廓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具体 根据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轮毂的方式而变化。例如,轮缘可以通过 从薄板挤压或通过拉伸而获得。轮缘优选由钢制成。设计用于容纳卡 钉翼片的槽具体可以通过切削加工、冲压,或切割(激光、水喷射) 而获得。
权利要求
1、挠性轮胎(12)包括·圆周地并置并且围绕轮胎的旋转轴线分布以形成负载支承结构的多个支承元件(2),·在负载支承结构的径向外圆周的胎面(4),负载支承结构包括在旋转轴线的径向侧面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区域(5),以将所述负载支承结构固定到轮缘(6)上,所述挠性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轮缘(6)是环形的,并且每个支承元件经由卷边到轮缘的基本轴向的槽(13)中的卡钉(7)而被固定到轮缘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轮胎(1),其中卡钉(7)由弯折 的金属薄板构成从而在固定区域(5)中围绕对应的支承元件(2)的 轮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挠性轮胎(1),其中卡钉的臂通过轮缘 的槽(13)径向向内延伸,所述臂的端部形成向着轮缘的内壁(11) 折叠的翼片(10)。
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挠性轮胎(1),其中每个 卡钉巻边到分别为两个圆周地相邻的卡钉共用的槽(13)中。
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挠性轮胎(1),其中每个 卡钉通过轮缘的至少四个槽(13)中的至少四个翼片(10)巻边。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挠性轮胎(1),其中每 个卡钉通过轮缘的至少六个槽中的至少六个翼片巻边。
7、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挠性轮胎(1),其中支承 元件包括挠性带子(21)的叠层和聚合组合物的层(22)。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挠性轮胎(1),其中支承元件具有闭 合的卵形的形状。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挠性轮胎(1),其中每个卡钉(7) 通过所述聚合组合物被固定到对应的支承元件上。
10、 能够将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刚性地连 接至轮毂的轮盘(25),所述轮盘包括能够与轮缘(6)配合的固定装 置(26、 27、 28)。
11、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io所述的任一项所述的挠性轮胎的挠性轮胎车轮,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承元件经由巻边到轮缘的基本轴向的 槽(13)中的卡钉(7)被固定到轮缘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挠性非充气轮胎(1),包括通过支承着胎面(4)的相互连接结构(3)相互连接的多个支承元件(2),每个支承元件通过卡钉(7)连接至轮缘(6)。
文档编号B60C7/00GK101309805SQ200680042323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5日
发明者M·塞贝 申请人: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