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叠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727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气囊叠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备在汽车上的安全气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气囊叠袋
结构。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展开的初始阶段会在瞬间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如果乘员在气囊的展开阶 段接触气囊,不合适的叠袋方式会使安全气囊展开后直接冲向乘员,造成严重的伤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降低距离气囊
较近的乘员伤害,并对正常坐姿的乘员提供有效保护的安全气囊叠袋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它包括一个气袋,所述的气袋前、后端呈向里折叠状,左、右两端呈里外回绕状,气 袋中部与左、右里外回绕部位的过渡处呈对折状。 上述的安全气囊叠袋结构,所述的气袋前、后两端呈多重折叠状。 上述的安全气囊叠袋结构,所述的气袋前端呈多重折叠状、后端呈里外回绕状,且
气袋后端的端部呈蛇形回绕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气袋布料不同的折叠方式对气流的阻力的大小是不同 的,因此可以通过叠袋使气袋的不同方向对气流的阻力不同,进而使气袋四周的展开速度 不同。该安全气囊叠袋结构使气袋对着乘员的这个方向上的气流受到更大的阻力,使气袋 先向上和四周展开,再进行中间展开,从而能使气袋在这个方向的展开速度减慢,达到理想 的展开效果,降低气囊展开过程中对乘员的瞬间冲击力,从而降低气囊在展开初始阶段对 乘员的伤害,使乘员受到更小的伤害。该安全气囊叠袋结构与一般的叠袋相比并不复杂,而 且不需要其他更多的辅助装置就能实现;该装置不需要车辆结构的更改;该装置与当前的 安全气囊系统相兼容;仅使用当前点火回路即可实现高的保护性能;满足消费者对被动安 全越来越高的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对应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气袋沿左右方向展开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气袋过渡处展开示意图; 图6是图2中气袋沿前后方向展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对应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气袋沿左右方向展开示意图;[0017]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图9中气袋右端展开示意图。 图中l-气袋,101-气袋左端,102-气袋右端,103-过渡处,104-过渡处,105-气 袋前端,106-气袋后端,107-气袋后端端部,2-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如图1 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气袋l,在气袋1的进气口处设有压板2,所 述的气袋1前、后端105U06呈向里多重折叠状,左、右两端101U02呈里外回绕状,气袋1 中部与左、右两端101、 102里外回绕部位的过渡处103、 104呈对折状。 叠袋过程如下 步骤l:先把气袋l进气口向下平铺(如图6所示);步骤2:从气袋1前、后两端 105、106向里塞但距离不要太宽(图3),塞完之后的宽度就为气袋叠袋后最终的宽度;步骤
3 :再把气袋1左、右两侧101U02向下巻(如图5);步骤4 :最后把上步中巻的部分向上翻
过来(如图1)。
实施例2 : 如图7 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气袋l,在气袋1的进气口处设有压板2, 所述的气袋1前端105呈向里多重折叠状、后端106呈由里往外回绕状,且后端106的端部 107蛇形回绕状。气袋1的左、右两端101、102呈里外回绕状,气袋1中部与左、右两端101、 102里外回绕部位的过渡处103、 104呈对折状。 叠袋过程如下 步骤1 :先把气袋1进气口向下平铺;步骤2 :从气袋1前端向里塞但距离不要太 宽(如图10)塞完之后的宽度就为气袋叠袋后最终的宽度的一半;步骤3 :从气袋1后端向 里折一部分后再向里巻(如图9);步骤4 :把气袋两侧向下巻;步骤5 :最后把上步中巻的部 分向上翻过来(图7)。
权利要求一种安全气囊叠袋结构,包括一个气袋,其特征是所述的气袋前、后端呈向里折叠状,左、右两端呈里外回绕状,气袋中部与左、右里外回绕部位的过渡处呈对折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叠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气袋前、后两端呈多重折叠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叠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气袋前端呈多重折叠状、后端呈里外回绕状,且气袋后端的端部呈蛇形回绕状。
专利摘要一种安全气囊叠袋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叠袋形式会使安全气囊展开后直接冲向乘员,造成严重伤害的问题。它包括气袋,其特征是气袋前、后端呈向里折叠状,左、右两端呈里外回绕状,气袋中部与左、右里外回绕部位的过渡处呈对折状。由于气袋布料不同的折叠形式对气流的阻力的大小是不同的,根据此原理可以通过叠袋使气袋的不同方向对气流的阻力不同,使气袋四周的展开速度不同。该安全气囊叠袋结构可以实现气袋先向上和四周展开,再进行中间展开,使气袋对着乘员这个方向上的气流受到更大的阻力,从而能使气袋在这个方向的展开速度减慢,降低了气囊展开过程中对乘员的冲击强度,达到理想的展开效果,乘员受到更小的伤害,使乘员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文档编号B60R21/237GK201442566SQ20092001362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7日
发明者符锐, 邱风, 郭庆杰, 陈静, 马飞 申请人: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