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380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冷却系统是汽车整车中通过自身有效的正常工作来保证汽车发动机系统和 空调系统、暖风系统的温度处在各自需要/允许的范围内,使各系统都能正常工作的重要 功能系统。汽车冷却系统主要包括散热器、膨胀水箱、管路、连接安装部件等。在传统汽车冷却系统中,散热器和膨胀水箱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例如,散热器安置 于发动机前方,膨胀水箱安装于车身后侧,两者之间的距离很大,根据车型及发动机不同, 所述距离为2米至数米不等。膨胀水箱的工作腔和散热器的工作腔以及发动机的冷却水套 之间以管路连接。由于膨胀水箱与散热器相距较远,相应地离发动机也较远,所以需用较 长、较多的管路进行连接,所以传统汽车冷却系统的零部件多;占用的布置几何空间大,不 利于整车布置;冷却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系统零部件数量少、冷却效率高的新 型汽车冷却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冷却系统,该种汽车冷却系统包括 散热器和膨胀水箱,其中,所述膨胀水箱临近所述散热器安装。由于膨胀水箱临近散热器,从而,膨胀水箱和散热器及发动机之间的距离较小。这 样,可以用较短、较少的管路实现膨胀水箱和散热器及发动机冷却水套之间的管路连接,使 得汽车冷却系统结构紧凑、系统零部件数量少且冷却效率高。优选地,所述膨胀水箱可以直接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从而所述膨胀水箱与所述 散热器之间没有距离或只有很小的距离。这使得相关连接管路的长度和数量可以进一步 减小,进而更有利于实现汽车冷却系统结构紧凑、系统零部件数量少、以及冷却效率高的优
点ο优选地,所述汽车冷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实现所述汽车冷却系统与车架之 间连接的减振连接装置。这样,采用与汽车车架接触面积较大的减振连接装置代替传统的 圆形悬置软垫,提高了散热器安装稳定性,可省掉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散热器拉杆,节省了系 统占用空间和零件数量。上述的汽车冷却系统可以适用于所有以燃烧可燃物质产生热能的发动机提供动 力源的商用车、乘用车、专用车和汽车底盘。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冷却系统的示意性分解图。图2为示出图1所示散热器和中冷器的示意性分解图。[0012]图3为示出本实用新型汽车冷却系统的另一示意性分解图。图4为未安装管路的汽车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冷却系统的示意性分解图,其中示出了部 分连接管路。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冷却系统在安装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左纵梁20-—右纵梁30—左前防撞装置连接板40—右前防撞装置连接板1――散热器2――膨胀水箱3——中冷器4减振连接装置7、8、9-—连接支架11、12、13、14、15-—连接软管51、52、53、54-—紧固件61、62、63、64—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汽车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和膨胀水箱,其中,所述 膨胀水箱临近所述散热器安装。此处“临近”的含义是指散热器和膨胀水箱不是分别安装 于车辆的前部和后部,而是相互距离比较接近,例如,所述膨胀水箱和所述散热器都安装在 车架纵梁上,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50cm,或者更有利地小于30cm。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汽车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和膨胀水箱,其中,所述 膨胀水箱直接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例如,所述的散热器和所述膨胀水箱包括相互配合的 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以实现散热器和膨胀水箱之间的准确定位,然后用诸如螺 栓等的紧固装置将膨胀水箱直接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定位装置和紧固装置可以采用 本领域的任何已知装置,只要能实现定位或紧固功能即可。通过将膨胀水箱临近所述散热器安装或将膨胀水箱直接安装至所述散热器上,使 得膨胀水箱和散热器及发动机之间的距离较小。所以,可以用较短、较少的管路实现膨胀水 箱和散热器及发动机冷却水套之间的管路连接,使得汽车冷却系统结构紧凑、系统零部件 数量少且冷却效率高有利地,所述散热器可以包括在其两侧设置的一根或数根防护杆,用于保护所述 散热器的芯体。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汽车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膨胀水箱和减振连接 装置。膨胀水箱直接安装在散热器上,减振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汽车冷却系统连接至车架。 这样,采用与汽车车架接触面积较大的减振连接装置代替传统的圆形悬置软垫,提高了散热器安装稳定性,可省掉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散热器拉杆,节省了系统占用空间和零件数量。 汽车冷却系统可以在任何适当的部位(例如,散热器或膨胀水箱)处通过减振连接装置而 连接至车架。在一变例中,汽车冷却系统在与散热器固定连接的中冷器处通过所述减振连 接装置连接至所述车架。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汽车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和膨胀水箱,其中,所述 膨胀水箱临近所述散热器安装或直接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并且,所述膨胀水箱具有设置 在其外部的U形衬板,以防止发动机周边的热空气回流至散热器的进风前端。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汽车冷却系统。图1至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汽车冷却系统。如图所示,在第五 实施例的汽车冷却系统中,膨胀水箱2直接安装于散热器1之上,中冷器3固定安装在散热 器1上。膨胀水箱2、散热器1与中冷器3连接后形成冷却模块。冷却模块通过连接于中冷 器安装托架之上的减振连接装置4而安装于所述汽车车架之上。上述的汽车车架包括左纵 梁10、右纵梁20、前防撞装置、左前防撞装置连接板30,右前防撞装置连接板40。图1中示 出冷却模块安装在右纵梁20上,但是冷却模块也可以安装在左纵梁上。另外,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发动机采用抽风冷却方式,则冷却模块安装于发动机迎风方 向的前方,如果发动机采用吹风冷却,则冷却模块安装于发动机吹风方向的后方。上述的安装优选地采用螺纹紧固件51至54来实现,从而以简单、可靠、可拆卸的 方式实现上述安装。所述紧固件,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的适当品种和规格的标准件。散热器1的顶部设有两个用于在安装时对膨胀水箱2进行定位的圆柱形定位孔, 在其一个水室侧面设有在安装时对膨胀水箱2进行定位的长方形定位孔,同侧还设有用于 固定膨胀水箱2的螺纹孔。膨胀水箱2在相应部位设有两个与上述圆柱形定位孔、长方形定位孔相对应的两 个圆柱形凸台及一个长方形凸台;还具有一个螺栓过孔与所述散热器上的上述螺纹孔相对 应。在膨胀水箱2两个侧面还设有压力盖,用于汽车冷却系统内部压力的调节,其压力参数 是预先标定的。在膨胀水箱2的后部分别设有两个除气口,一个通过软管与所述散热器上 水室连通,用于散热器除气,一个通过软管与发动机除气口连通,用于发动机除气。在膨胀 水箱2底部有一个水口,通过软管与发动机冷却水套连通,用于发动机冷却水套中多余水 的贮存及向发动机补水。在膨胀水箱2适当的位置还安装有低水位报警传感器,用于当膨 胀水箱内的冷却液体液面下降到预先设定的位置时向外输出电信号,经适当的处理后以适 当的方式提示操作者。减振连接装置4包括上金属骨架和下金属骨架。在上金属骨架上加工有螺纹孔, 用于与所述中冷器的安装托架连接;在下金属骨架上加工有螺纹孔,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中冷器3在其四个角部设有不同形式和尺寸的连接支耳,用以实现中冷器与散热 器的连接;在其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下部各设有一个连接托架,其上开有连接孔,以便于实 现与减振连接装置4的连接。所述连接支架7、8、9是根据散热器1和膨胀水箱2的具体情况设计的,其上加工 有孔以将二者连接起来。所述管路包括连接软管11、12、13、14和15,是根据冷却模块和发动机的具体情况 设计的。其中,连接软管15是连接散热器1和膨胀水箱2的,不与发动机关联。需要指出的是,具体管路可以根据冷却模块和发动机的不同而变化,并且变化后的技术方案也在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图示卡箍61至64用于实现相应连接软管与对应端口的连接。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和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临近所述散热器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直接安装在所述 散热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进一步包括在其 两侧各设置的一根或数根防护杆,用于保护所述散热器的芯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实现所述汽 车冷却系统与车架之间连接的减振连接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散热器固定 连接的中冷器、且所述减振连接装置用于实现所述中冷器与车架之间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具有设置在其 外部的U形衬板,以防止发动机周边的热空气回流至散热器的进风前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冷却系统,该种汽车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和膨胀水箱,其中,所述膨胀水箱临近所述散热器安装或直接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在此种汽车冷却系统中,膨胀水箱和散热器及发动机之间的距离较小。这样,可以用较短、较少的管路实现膨胀水箱和散热器及发动机冷却水套之间的管路连接,使得汽车冷却系统结构紧凑、系统零部件数量少且冷却效率高。
文档编号B60K11/04GK201685695SQ20102019558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刘福平, 周新华, 彭海波, 苏朝霞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