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918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于一种车用轮胎,特别涉及用于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等所用的免充气轮胎。技术背景[0002]目前,现有的免充气车轮胎有在轮胎内填充具有弹性的软体物、有在车轮胎上加入加强筋、有在轮胎内设置有通孔等等,方法各异。如国家公布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 “200810090158. 7的“免充气轮胎”,主要由增强环形带和多个连接辐条连接产生轮胎的减震功能,为此这种轮胎结构制造复杂,成本高,质量难于保证,又如国家公布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73699. 3的“具有拱形空腔的免充气轮胎”,该发明主要由轮胎内的“S形腔室”和连接“S形腔室”的“定位拱桥”形成轮胎免充气的减震功能,为此,这种结构安装使用比较困难,难以普及。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免充气轮胎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良好减震性能的免充气轮胎。[0004]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包括有轮胎体,所述的轮胎体上均匀环形分布有一排或多排若干个通孔,该通孔以轮胎体中心轴为中心成360°均匀分布在轮胎体上,通孔横穿轮胎体两侧,该轮胎体两侧上设置有凹形卡槽。[0005]上述的通孔与轮胎体的中心轴线成15-45°角分布。[0006]上述的若干个通孔间隔相交分布在轮胎体上。[0007]上述的通孔由两段与轮胎体中心轴线成15-45°分布等长孔构成。[0008]上述的通孔分为内排孔和外排孔,所述的内排孔位于两外排孔的中间位置,形成倒置三角形结构分布。[0009]上述的内排孔直径小于外排孔直径的1/5、1/3或1/2。[0010]上述的凹形卡槽为圆形、方形或梯形。[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12]I、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体上圆周分布满有多排多个通孔,使其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0013]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通孔分为内排孔和外排孔,内排孔位于两外排孔的中间位置,形成倒置三角形结构分布,使其减震效果更明显,使用更加舒适、耐用。[0014]3、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轮胎体内径边沿两侧设置有用凹形卡槽,使其轮胎能牢固的镶嵌在车轮毂上,不易脱落。


[0015]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17]图3为图2的A-A的剖视图。[0018]图4为图2的A-A的剖视图的另一结构图。[0019]图5为图2的A-A的剖视图的另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如图I至图3所示的新型免充气轮胎包括有轮胎体1,该轮胎体I上均匀环形分布有多排若干个通孔2,该通孔2以轮胎体中心轴为中心成360°均匀分布在轮胎体I上,通孔2横穿轮胎体I两侧,通孔2分为内排孔21和外排孔22,内排孔21位于两外排孔22的中间位置,形成倒置三角形结构分布。内排孔21直径小于外排孔22直径的1/5、 1/3或1/2。该轮胎体I两侧上设置有用于将轮胎体I镶嵌在车轮毂上的凹形卡槽3,该凹形卡槽3可为圆形、方形或梯形。[0021]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如图4所示通孔2间隔相交分布在轮胎体I 上,并且通孔2与轮胎体I的中心轴线成15-45°角分布。即相邻的两通孔2分别以轮胎体 I的中心轴线成正反15-45°角相交相间隔分布。其余同实施例一。[0022]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的通孔2由两段与轮胎体I中心轴线成正反15-45°分布等长孔23、24构成。其余同实施例一。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包括有轮胎体(I),其特征是所述的轮胎体(I)上均匀环形分布有一排或多排若干个通孔(2),该通孔(2)以轮胎体中心轴为中心成360°均匀分布在轮胎体⑴上,通孔⑵横穿轮胎体⑴两侧,该轮胎体⑴两侧上设置有凹形卡槽(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2)与轮胎体(I)的中心轴线成15-45°角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个通孔(2)间隔相交分布在轮胎体(I)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2)由两段与轮胎体(I)中心轴线成15-45°分布等长孔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2)分为内排孔(21)和外排孔(22),所述的内排孔(21)位于两外排孔(22)的中间位置,形成倒置三角形结构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排孔(21)直径小于外排孔(22)直径的1/5、1/3或1/2。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其特征是所述的凹形卡槽(3)为圆形、方形或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涉及用于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等所用的免充气轮胎。该轮胎包括有轮胎体(1),所述的轮胎体(1)上均匀环形分布有一排或多排若干个通孔(2),该通孔(2)以轮胎体中心轴为中心成360°均匀分布在轮胎体(1)上,通孔(2)横穿轮胎体(1)两侧,该轮胎体(1)两侧上设置有凹形卡槽(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仅能牢固的镶嵌在车轮毂上,不易脱落,还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文档编号B60C7/00GK202742994SQ20122019856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张春如 申请人:广州市晨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