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657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
技术背景为了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舒适性,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装有减震装置,为了降低发动机震动所造成各部件的应力和冲击力影响行驶的舒适性,大多数汽车发动机的后悬置支架都具有减震效果,但是目前大多数发动机后悬置支架都是直角连接和固定垂直角度成型,不具有很强的减震效果,并且发动机所造成的噪音通过连接部件传递较大,从而使得噪音较大,避震效果不佳,各零件所承受的应力和冲击力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连接方便,降低振动减少噪音传递的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包括支架主体、上部连接耳、下部连接耳、弧形连接件和焊接体,所述上部连接耳和下部连接耳之间通过弧形连接件过渡相互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架主体为一圆柱形钢圈。所述支架主体和上部连接耳以及下部连接耳之间通过焊接体焊接在一起。所述焊接体焊接在支架主体的外侧。所述上部连接耳和下部连接耳上分别设有两个螺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连接方便,主要是通过上部连接耳和下部连接耳之间的圆弧过渡连接,减少了零件应力和冲击力起到减震的作用,增加了支架的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部连接耳的正面视图;图3为下部连接耳的正面视图;其中1-支架主体;2_上部连接耳;3_下部连接耳;4_弧形连接件;5_焊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上部连接耳2、下部连接耳3、弧形连接件4和焊接体5组成,其中上部连接耳2和下部连接耳3之间通过弧形连接件4过渡相互焊接在一起,这样就增加了连接耳的应力,使连接耳的承受力增强,所述支架主体I为一圆柱形钢圈,钢圈是浇注成型承受力更强,在钢圈的内部可以安装一个橡胶衬套,共同起避震的作用,支架主体I和上部连接耳2以及下部连接耳3之间通过焊接体5焊接在一起,使焊接面更大,焊接更加牢固,所述焊接体5焊接在支架主体的外侧,所述上部连接耳2和下部连接耳3上分别设有两个螺孔,起到连接发动起和支架的作用,当发动机工作产生振动时,支架主体I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防止震动而带动其它部位也跟着震动,在支架主体下侧的上部连接耳2和下部连接耳3也具有一定的抗震效果,同时也增强了支架的承受力。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包括支架主体、上部连接耳和下部连接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耳和下部连接耳之间通过弧形连接件过渡相互焊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为一圆柱形钢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和上部连接耳以及下部连接耳之间通过焊接体焊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耳和下部连接耳上分别设有两个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体焊接在支架主体的外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涉及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包括支架主体、上部连接耳、下部连接耳、弧形连接件和焊接体,上部连接耳和下部连接耳之间通过弧形连接件过渡相互焊接在一起,支架主体为一圆柱形钢圈,支架主体和上部连接耳以及下部连接耳之间通过焊接体焊接在一起,焊接体焊接在支架主体的外侧,上部连接耳和下部连接耳上分别设有两个螺孔。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连接方便,主要是通过上部连接耳和下部连接耳之间的圆弧过渡连接,减少了零件应力和冲击力起到减震的作用,增加了支架的强度。
文档编号B60K5/12GK202896263SQ2012203557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郦伟良 申请人:宁国市永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