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991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的发动机悬置支架,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的支架本体(1)为长条状板件结构,支架本体(1)一端设置多个与发动机连接的螺纹孔Ⅰ(2),支架本体(1)另一端设置多个与弹性元件连接的螺纹孔Ⅱ(4),支架本体(1)上设置多道加强筋(5),所述的弹性元件同时与车身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多道加强筋之间均匀分布在支架本体上,并且各个加强筋之间连通性强,整个支架浑然一体,优化了加强筋的布置形式,避免了局部刚度、强度偏弱的缺点,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提高支架固有频率和刚度,提高支架结构强度,延长支架疲劳耐久寿命,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背景技术】
[0002]悬置支架是将动力总成固定在车身上的关键部件。悬置支架主要作用是支撑发动机、变速箱、隔离发动机和车身之间振动的传递,限制动力总成的位移,保证动力总成保持在合适位置。悬置支架对整率舒适性和噪声水平有重要影响。因此,悬置安装支架必须满足模态、强度、重量等方面的要求。现有技术中,汽车悬置支架的结构型式为简单的钣金件结构或铸造成型结构,并在支架上布置加强筋。为满足其刚度和强度等设计目标,对加强筋的布置方式有较高的要求。这种结构型式,容易产生过多的或无效的加强筋,造成过设计或不足设计。因为盲目布置加强筋容易产生无效的或过多的加强筋,这不仅降低了材料利用率,增加了支架的重量和成本,且不利于提高支架的固有频率、刚度和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提高支架固有频率和刚度,提高支架结构强度,延长支架疲劳耐久寿命的发动机悬置支架。
[000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的支架本体为长条状板件结构,支架本体一端设置多个与发动机连接的螺纹孔I,支架本体另一端设置多个与弹性元件连接的螺纹孔II,支架本体上设置多道加强筋,所述的弹性元件同时与车身连接。
[0006]所述的支架本体的支架前端部设置多个螺纹孔II,支架本体的支架后端部设置多个螺纹孔II,所述的加强筋包括主筋和板块筋,所述的主筋设置为从支架前端部延伸到支架后端部的位置。
[0007]所述的板块筋包括多个,凸起的板块筋包括多道左板块筋和多道右板块筋,所述的多道左板块筋设置为从主筋延伸到支架左端部的位置,多道右板块筋设置为从主筋延伸到支架右端部的位置。
[0008]所述的主筋设置为凸起的弧形结构,所述的支架前端部设置多个平台I,每个平台上各设置一个螺纹孔I,所述的支架后端部设置多个平台II,每个平台II上各设置一个螺纹孔II。
[0009]所述的平台I设置四个,其中两个平台I设置为靠近支架左端部的结构,两个平台I设置为靠近支架右端部的结构。
[0010]所述的平台II设置两个,两个平台II分别设置为靠近支架左端部和支架右端部的结构,所述的板块筋设置为呈“几”字形的结构。
[0011 ] 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通过整体铸造方式加工而成。
[001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包括主筋和多道板块筋的加强筋,多道加强筋之间均匀分布在支架本体上,并且各个加强筋之间连通性强,整个支架浑然一体,优化了加强筋的布置形式,避免了局部刚度、强度偏弱的缺点,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提高支架固有频率和刚度,提高支架结构强度,延长支架疲劳耐久寿命,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支架本体;2、螺纹孔I ;4、螺纹孔II ;5、加强筋;6、支架前端部;7、支架后端部;8、主筋;9、板块筋;10、左板块筋;11、右板块筋;12、支架左端部;13、支架右端部;14、平台I ;15、平台II。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的支架本体I为长条状板件结构,支架本体I 一端设置多个与发动机连接的螺纹孔I 2,支架本体I另一端设置多个与弹性元件连接的螺纹孔II 4,支架本体I上设置多道加强筋5,所述的弹性元件同时与车身连接。
[0019]所述的支架本体I的支架前端部6设置多个螺纹孔II 4,支架本体I的支架后端部7设置多个螺纹孔II 4,所述的加强筋5包括主筋8和板块筋9,所述的主筋8设置为从支架前端部6延伸到支架后端部7的位置。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置支架,支架本体为长条状板件结构,主筋8和板块筋9布置在支架本体上,其中主筋从支架前端部6延伸到支架后端部7位置,板块筋9包括多个,凸起的板块筋9包括多道左板块筋10和多道右板块筋11,所述的多道左板块筋10设置为从主筋8延伸到支架左端部12的位置,多道右板块筋11设置为从主筋8延伸到支架右端部13的位置。这样的结构,主筋与多道加强筋连接为一体,并且分布在支架本体的整个表面,从而能够提高支架固有频率和刚度,提高支架结构强度,最终延长了支架疲劳耐久寿命。
[0021]所述的主筋8设置为凸起的弧形结构,主筋中间部最高,然后向支架前端部6和支架后端部7两侧圆滑过渡降低,从而使得主筋的表面呈凸起的圆弧面结构,这样的结构,提高了从支架前端部6到支架后端部7整个部位的强度。
[0022]所述的支架前端部6设置多个平台I 14,每个平台14上各设置一个螺纹孔I 2,所述的支架后端部7设置多个平台II 15,每个平台II 15上各设置一个螺纹孔II 4。螺纹孔I 2和螺纹孔II 4分别设置在平面结构的平台I 14和平台II 15上,便于实现悬置支架与发动机和弹性元件之间的稳固连接,提高支架安全性。
[0023]所述的平台I 14设置四个,其中两个平台I 14设置为靠近支架左端部12的结构,两个平台I 14设置为靠近支架右端部13的结构。[0024]所述的平台II 15设置两个,两个平台II 15分别设置为靠近支架左端部12和支架右端部13的结构,所述的板块筋9设置为呈“几”字形的结构。
[0025]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通过整体铸造方式加工而成。支架各个部位连通性强,整个结构浑然一体,避免了局部刚度、强度偏弱的缺点。
[002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包括主筋和多道板块筋的加强筋,多道加强筋之间均匀分布在支架本体上,并且各个加强筋之间连通性强,整个支架浑然一体,优化了加强筋的布置形式,避免了局部刚度、强度偏弱的缺点,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提高支架固有频率和刚度,提高支架结构强度,延长支架疲劳耐久寿命,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本体(I)为长条状板件结构,支架本体(I) 一端设置多个与发动机连接的螺纹孔I (2),支架本体(I)另一端设置多个与弹性元件连接的螺纹孔II (4),支架本体(I)上设置多道加强筋(5),所述的弹性元件同时与车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本体(I)的支架前端部(6)设置多个螺纹孔II (4),支架本体(I)的支架后端部(7)设置多个螺纹孔II (4),所述的加强筋(5)包括主筋(8)和板块筋(9),所述的主筋(8)设置为从支架前端部(6)延伸到支架后端部(7)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块筋(9)包括多个,凸起的板块筋(9)包括多道左板块筋(10)和多道右板块筋(11),所述的多道左板块筋(10)设置为从主筋(8)延伸到支架左端部(12)的位置,多道右板块筋(11)设置为从主筋(8)延伸到支架右端部(13)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筋(8)设置为凸起的弧形结构,所述的支架前端部(6)设置多个平台I (14),每个平台(14)上各设置一个螺纹孔I (2),所述的支架后端部(7)设置多个平台II (15),每个平台II (15)上各设置一个螺纹孔II (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I(14)设置四个,其中两个平台I (14)设置为靠近支架左端部(12)的结构,两个平台I (14)设置为靠近支架右端部(13)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II(15)设置两个,两个平台II (15)分别设置为靠近支架左端部(12)和支架右端部(13)的结构,所述的板块筋(9)设置为呈“几”字形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通过整体铸造方式加工而成。
【文档编号】B60K5/12GK203727151SQ201320894267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史永伟, 王弘岩, 钱国强, 刘志民, 刘慧军, 吴建中 申请人: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