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6507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调节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座椅的功能越来越多,如座椅调节功能、通风散热功能、按摩功能等,其中,座椅调节功能还可以包括椅背角度调节、椅座的水平方向的位置调节、椅座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腿托的长度调节、腿托的角度调节和记忆位置的设定与选择等。

座椅的功能越来越多,导致座椅体积比较大,而且用户可以随意调节座椅位置。商务车一般至少包括两排座椅,司机坐在第一排座椅上,贵宾通常坐在第二排座椅上。当司机将其座椅后移后,第一排座椅与第二排座椅之间的空间狭窄,导致贵宾上车或下车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在上车或下车时,座椅可自动调节,以方便乘客有足够的空间上车或下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包括:

监测车门的开闭状态;

若监测到车门由关闭变为开启,则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其中,车内包括至少两排座椅,至少两排座椅沿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排列,第一排座椅靠近车头。

进一步地,在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之后,还包括:

获取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

判断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二预设距离;

若是,则调节车内第二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距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发出提示语音,以提示乘客上车或下车。

进一步地,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包括: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的椅背角度和/或椅座沿车头至车尾方向的水平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获取位于第二排座椅右侧扶手上方或位于第一排座椅远离车头的侧面的触控显示屏生成的用于调节第一排座椅的控制信号,以调节第一排座椅。

进一步地,任一座椅对应设置座椅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电机和传动模块,电机驱动电路与座椅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电机驱动电路与电机电连接,电机驱动电路用于接收座椅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以驱动电机转动;电机与传动模块连接,传动模块与座椅的可调节部分连接,电机用于通过传动模块调节座椅的可调节部分。

进一步地,第二排座椅对应设置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屏与其对应的座椅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识别的用户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操作指令,以发送至对应设置的座椅控制器,调节对应设置的座椅。

进一步地,第二排座椅的座椅控制器与第一排座椅的电机驱动电路通过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排座椅的座椅控制器还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一排座椅的电机驱动电路,以调节第一排座椅。

进一步地,任一第二排座椅对应设置通风加热设备和/或按摩设备,其中,通风加热设备对应设置通风加热控制器,用于控制通风加热设备的工作状态,按摩设备对应设置按摩控制器,用于控制按摩设备的工作状态,触控显示屏与其对应的通风加热控制器和/或按摩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识别的用户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二操作指令,以发送至对应设置的通风加热控制器,调节对应设置的通风加热设备;和/或根据识别的用户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三操作指令,以发送至对应设置的按摩控制器,调节对应设置的按摩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装置,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车门的开闭状态;

第一调节单元,用于若监测到车门由关闭变为开启,则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其中,车内包括至少两排座椅,至少两排座椅沿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排列,第一排座椅靠近车头。

本发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监测到车门由关闭变为开启,则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以使第一排座椅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变大,从而使坐在第二排座椅的乘客有足够的空间上车或下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车用座椅的调节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车内具有调节功能的座椅中,该座椅可以是车用座椅或航空座椅等。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监测车门的开闭状态。

其中,车内包括至少两排座椅,至少两排座椅沿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排列,第一排座椅靠近车头。该车门可以是第一排座椅两侧的车门和/或第二排座椅的两侧的车门。在车身的车门框边缘处设置一按键模块,按键模块的第一端与一电压源电连接,第二端与座椅控制器电连接,若车门开启时,按键模块为断开状态,座椅控制器将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当车门由开启变为关闭时,按键模块将夹在门框与车门边缘之间,由于车门与车门框的挤压作用,按键模块将闭合,座椅控制器将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故座椅控制器可根据从按键模块接收到的电平信号,确定车门的开闭状态。车门的开闭状态还可通过在车门内侧下端设置距离传感器等来实现检测。车门打开时,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为距离传感器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距离较大,车门关闭时,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为距离传感器与车身底盘之间的垂直距离,距离较小,则若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确定车门开启,否则,确定车门关闭。

步骤120、若监测到车门由关闭变为开启,则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其中,若监测到车门由关闭变为开启,获取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判断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若否,则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向靠近车头的方向移动,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若是,则无需调节第一排座椅。可选的,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包括: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的椅背角度和/或椅座沿车头至车尾方向的水平位置。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监测到车门由关闭变为开启,则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以使第一排座椅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变大,从而为坐在第二排座椅的乘客足够的空间上车或下车。

其中,任一座椅对应设置座椅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电机和传动模块,其中,电机驱动电路与座椅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电机驱动电路与电机电连接,电机驱动电路用于接收座椅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以驱动电机转动;电机与传动模块连接,传动模块与座椅的可调节部分连接,电机用于通过传动模块调节座椅的可调节部分。

其中,可调节部分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椅座、椅背和腿托。通过控制与可调节部分对应的电机的转动方向,控制任一可调节部分的调节。座椅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用于调节椅座的水平位置的控制信号、用于调节椅座的竖直位置的控制信号、用于调节椅背角度的控制信号、用于调节腿托的长度的控制信号、用于调节腿托的角度的控制信号、用于设定记忆位置的控制信号和用于选择记忆位置的控制信号。第一排座椅的座椅控制器可用于执行步骤110至步骤120。

可选的,第二排座椅的座椅控制器与第一排座椅的电机驱动电路通过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排座椅的座椅控制器还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一排座椅的电机驱动电路,以调节第一排座椅。其中,第二排座椅的座椅控制器可用于执行步骤110至步骤12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具体是在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之后,还包括:获取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判断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二预设距离;若是,则调节车内第二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距离。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210、监测车门的开闭状态。

步骤220、若监测到车门由关闭变为开启,则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步骤230、获取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

步骤240、判断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二预设距离。

其中,若是,则调节车内第二排座椅向靠近车尾的方向移动,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进一步增大,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距离,即执行步骤250,否则,无需调节第二排座椅。调节第二排座椅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调节座椅的椅座沿车头至车尾方向的水平位置、调节座椅的腿托的长度和调节座椅的腿托的角度。

步骤250、调节车内第二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距离。

其中,通过调节车内第二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距离,可以避免若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达到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乘客仍无法顺利上车或下车的情况。

可选的,第二排座椅的座椅控制器与第一排座椅的座椅控制器通过通讯总线连接,第二排座椅的座椅控制器还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一排座椅的座椅控制器,以调节第一排座椅。该通讯总线可以是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和/或lin(localinterconnectnetwork,局域互联网络)总线。进一步地,第二排座椅的座椅控制器可用于执行步骤210至步骤250。

可选的,第二排座椅对应设置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屏与其对应的座椅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识别的用户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操作指令,以发送至对应设置的座椅控制器,调节对应设置的座椅。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具体是还包括:发出提示语音,以提示乘客上车或下车。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310、监测车门的开闭状态。

步骤320、若监测到车门由关闭变为开启,则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步骤330、发出提示语音,以提示乘客上车或下车。

其中,在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达到所需位置时,可发出提示语音,以提示乘客上车或下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具体是还包括:获取位于第二排座椅右侧扶手上方或位于第一排座椅远离车头的侧面的触控显示屏生成的用于调节第一排座椅的控制信号,以调节第一排座椅。

步骤410、监测车门的开闭状态。

步骤420、若监测到车门由关闭变为开启,则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步骤430、获取位于第二排座椅右侧扶手上方或位于第一排座椅远离车头的侧面的触控显示屏生成的用于调节第一排座椅的控制信号,以调节第一排座椅。

其中,坐在第二排座椅的乘客可通过设置于第二排座椅右侧扶手上方或位于第一排座椅远离车头的侧面的触控显示屏,进行触控操作,调节第一排的座椅的位置,以使坐在第二排座椅的乘客可以享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该触控显示屏还用于根据识别的用户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操作指令,以调节第二排座椅。

可选的,任一第二排座椅对应设置通风加热设备和/或按摩设备,其中,通风加热设备对应设置通风加热控制器,用于控制通风加热设备的工作状态,按摩设备对应设置按摩控制器,用于控制按摩设备的工作状态,触控显示屏与其对应的通风加热控制器和/或按摩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识别的用户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二操作指令,以发送至对应设置的通风加热控制器,调节对应设置的通风加热设备;和/或根据识别的用户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三操作指令,以发送至对应设置的按摩控制器,调节对应设置的按摩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操作指令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对椅座的水平位置调节的指令、对椅座的竖直位置调节的指令、对椅背角度调节的指令、对腿托长度调节的指令、对腿托角度调节的指令和设置或选择座椅记忆位置的调节指令。第二操作指令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控制通风加热设备的开关状态的指令和对通风加热设备的风量大小的调节指令。第三操作指令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控制按摩设备的开关状态的指令和按摩设备的按摩方式的调节指令。可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有与上述指令分别对应的图标,用户通过点击和/或滑动等触控操作以获取并选择所需图标,即可触发图标对应的指令,进而实现对座椅以及通风加热设备和/或按摩设备的控制。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适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监测单元510和第一调节单元520。

其中,监测单元510用于监测车门的开闭状态;第一调节单元520用于若监测到车门由关闭变为开启,则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其中,车内包括至少两排座椅,至少两排座椅沿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排列,第一排座椅靠近车头。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530,用于在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车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之后,获取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判断单元540,用于判断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第二调节单元550,用于若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调节车内第二排座椅,以使车内第一排座椅的远离车头的一端与第二排座椅的靠近车头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距离。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提示单元560,用于发出提示语音,以提示乘客上车或下车。

可选的,第一调节单元520具体用于调节车内第一排座椅的椅背角度和/或椅座沿车头至车尾方向的水平位置。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三调节单元570,用于获取位于第二排座椅右侧扶手上方或位于第一排座椅远离车头的侧面的触控显示屏生成的用于调节第一排座椅的控制信号,以调节第一排座椅。

上述车用座椅的调节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