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1075发布日期:2018-06-06 00:4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车辆的后备箱一般都设有后窗台板来遮挡乘客厢空间和后备箱空间,同时后窗台板还可以放置一些例如纸巾盒、抱枕之类的小物品。有时候用户需要将后窗台板的一侧升高些使后备箱的开口增大些,以在后备箱放置较大的行李物品,但是当用户手里拿着行李特别是双手抱着行李时,不方便再将后窗台板升高,此时需要其他人来帮助升高后窗台板,由此造成用户体验的下降。而有的车辆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绳索将后窗台板的一侧与提升式后门连接起来,当打开后门时后窗台板也同时被提升起来,这样虽然方便了放置较大行李,但是由于需要在后窗台板上放置小物品,不需要在后门打开时一直将后窗台板提升,因为后窗台板提升时是倾斜的无法放置小物品,因此目前的设计还是不方便,仍无法提高用户体验。

此外,通常车辆内需要时刻准备着千斤顶和三角警告牌以防不时之需,而这些千斤顶和三警告牌非常占用车内空间。还有需要在后备箱内搬运一些不适宜放置而适宜悬挂的物品时,例如装有液体的购物袋等,而现有的车辆内没有适合悬挂的结构或装置。这些不足和不方便都大幅降低了车辆的用户体验。

综上,本领域需要一种方便自由地提升或承载车内物品的提升装置,以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自由地提升或承载车内物品的提升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提升装置,包括:基座,基座可拆卸地连接至车辆的后备箱侧围内饰板;支撑杆,具有相对设置的旋转端和支撑端,旋转端铰接至基座;以及动力杆,动力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支撑杆的中部和基座;其中,动力杆可以伸长或缩短以驱动支撑端相对于基座升高或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升装置还包括与动力杆电连接的按钮,按钮向动力杆发出控制其伸长或缩短的电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后备箱侧围内饰板开设有凹槽,提升装置容纳在凹槽中,支撑端抵靠在车辆的后窗台板的下表面,凹槽的侧壁具有供按钮暴露出来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升装置与车辆的电源系统电连接,电源系统向提升装置提供用于动力杆伸长或缩短的电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基座、支撑杆和动力杆中的至少一者的侧面涂覆有反光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升装置还包括铰接至基座的悬挂杆,悬挂杆上设置有多个沿悬挂杆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挂钩。

根据本实用新型,悬挂杆的旋转方向与支撑杆的旋转方向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升装置还包括锁止结构,锁止结构设置在悬挂杆与基座的铰接处并可将悬挂杆锁定至与基座成至少45°夹角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基座具有将支撑杆、动力杆和悬挂杆收纳在其中的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动力杆配置为电动液压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装置中的基座可拆卸地连接至车辆的后备箱侧围内饰板,当需要使用提升装置提升后窗台板和悬挂物品时,基座连接至后备箱侧围内饰板,当需要使用提升装置支撑车体或提示路人时,将基座从后备箱侧围内饰板拆卸下来;而动力杆可以伸长或缩短以驱动支撑端相对于基座升高或降低,在动力杆伸长时基座、支撑杆和动力杆三者构成一个三角形,以稳定的结构将支撑杆的支撑端升高,而支撑端可以支撑例如后窗台板、车轴之类的车辆部件,以方便自由地在后备箱放置较大行李而不影响在后窗台板放置小物品,在需要更换轮胎时使用提升装置顶起车体而不需要常备额外的千斤顶,从而节省人力节省空间,大幅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装置收纳在车辆的凹槽中的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装置将后窗台板顶起的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装置从车辆的凹槽中拆卸下来的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装置用作千斤顶或三角警告牌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装置放置在车辆的凹槽中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装置的悬挂杆处于使用位置的正视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提升装置,包括:基座10,基座10可拆卸地连接至车辆的后备箱侧围内饰板60;支撑杆20,具有相对设置的旋转端21和支撑端22,旋转端21铰接至基座10;以及动力杆30,动力杆30的两端分别铰接支撑杆20的中部和基座10;其中,动力杆30可以伸长或缩短以驱动支撑端22相对于基座10升高或降低。具体而言,旋转端21通过转轴23铰接至基座10。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装置中的基座10可拆卸地连接至车辆的后备箱侧围内饰板60,当需要使用提升装置提升后窗台板50和悬挂物品时,基座10连接至后备箱侧围内饰板60,当需要使用提升装置支撑车体或提示路人时,将基座10从后备箱侧围内饰板60拆卸下来;而动力杆30可以伸长或缩短以驱动支撑端22相对于基座10升高或降低,在动力杆30伸长时基座10、支撑杆20和动力杆30三者构成一个三角形,以稳定的结构将支撑杆的支撑端22升高,而支撑端22可以支撑例如后窗台板50、车轴之类的车辆部件,以方便自由地在后备箱放置较大行李而不影响在后窗台板50放置小物品,在需要更换轮胎时使用提升装置顶起车体而不需要常备额外的千斤顶,从而节省人力节省空间,大幅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提升装置还包括与动力杆30电连接的按钮40,按钮40向动力杆30发出控制其伸长或缩短的电信号。具体而言,当用户需要将较大行李放置在后备箱时,只需按一下按钮40,动力杆30便伸长,从而支撑杆20将后窗台板50的一侧顶起,后备箱的开口增大,因而方便将较大行李放入后备箱;在放入行李后只需再按一下按钮40,动力杆30便缩短,后窗台板50恢复至水平的状态,从而在后车门打开时也不必使得后窗台板50一直提升,后窗台板50仍可放置小物品,保证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动力杆30可以配置为电动液压推杆。电动液压推杆可以是现有的常规机构。具体地,电动液压推杆是一种集机、电、液为一体的液压驱动机械手,是一种通用的动力源。电动液压推杆工作原理:电动液压推杆是一种柔性传动机构,它以执行机构(油缸)、控制机构(液压控制阀组)和动力源(油泵电机等)组成。根据现场安装空间及用户使用情况电动液压推杆可有多种结构形式,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样式。电动机通过正反转驱动双向液压泵正反输出压力油,经液压控制阀送至油缸,也实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电动液压推杆采用全液压传动,动作灵敏,运行平稳,能有效减缓外来的冲击力,行程控制准确。电流推杆采用全封闭结构,工作油路循环于无压的封闭钢筒里,体积不大,不漏油,便于安装维修。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杆不限于此,还可以配置为电动推杆、液压缸、气缸等常见的执行机构。

相应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升装置与车辆的电源系统电连接,电源系统向提升装置提供用于动力杆30伸长或缩短的电力。具体地,配置为动力杆30的电动液压推杆与车辆的电源系统电连接,按钮40可以控制电源的通断、电动液压推杆中电动机正反转的切换等。

参照图1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的后备箱的侧围内饰板开设有凹槽61,提升装置可拆卸地容纳在凹槽61中,支撑端22抵靠在车辆的后窗台板50的下表面,凹槽61的侧壁具有供按钮40暴露出来的通孔61。凹槽61专门为将提升装置集成在车辆后备箱的侧围内饰板而设计的,凹槽61适应提升装置的大小和形状。将提升装置容纳在凹槽61中时,其可以当作驱动装置将后窗台板50升高和降低,可以在后备箱的两侧各开设一个凹槽61,两个凹槽61中分别容纳一个提升装置,以更平稳地提升后窗台板50。当提升装置从凹槽61中拆卸下来后,可以用作千斤顶,以在需要维修车辆时,使用提升装置将车辆的至少一部分顶起。此时,提升装置的电源可以通过较长的导线连接至车辆的电源系统供电;也可采用其他便携电源供电,例如集成在提升装置中的可充电电池,该可充电电池在提升装置收纳在凹槽61时,可通过车辆电源系统充电,当从车辆上拆卸下来用作千斤顶时或三角警告牌时,可为动力杆提供电力。

参照图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基座10、支撑杆20和动力杆30中的至少一者的侧面涂覆有反光材料70。在车辆出现故障时,可以将提升装置配置成三角形,从凹槽61中拆卸下来,放置在距车辆一定距离的路面上,由于反光材料可以提示其他车辆和行人前方存在故障,因而提升装置此时可以用作三角警告牌。

参照图5至图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提升装置还包括铰接至基座10的悬挂杆80,悬挂杆80上设置有多个沿悬挂杆8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挂钩81。挂钩81可以悬挂例如购物袋等物品,即可以节省后备箱内的空间,又可以防止购物袋内的物品倾倒洒出。进而为了稳定地悬挂物品,提升装置还包括锁止结构,锁止结构设置在悬挂杆80与基座10的铰接处并可将悬挂杆80锁定至与基座10成至少45°夹角的位置。图5中以虚线表示旋转出一定角度的悬挂杆80,实线表示收纳在基座10中的悬挂杆。图6示出的是悬挂杆80与基座10成90°夹角,也就就是悬挂杆80旋转至与后备箱的后壁平行,而基座10的长度方向与后备箱的后壁垂直。可以理解,后备箱的后壁、侧围内饰板以及地板围成后备箱的储物空间,提升式后门关闭后将该储物空间封闭。应当理解,悬挂杆80与基座10的夹角可以其他合适的角度,以方便悬挂物品且不影响后备箱内放置其他物品。具体地,锁止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将悬挂杆80和基座10铰接的枢轴上的一凸起和设置在悬挂杆80的枢轴孔中的一凹陷部,该凸起和凹陷部配合可以将悬挂杆锁定至任意适合的角度,凸起落在凹陷部中保证了悬挂杆在使用位置的稳定性。同时枢轴与枢轴孔之间存在0.2-0.3mm的过盈配合,保证悬挂杆在不使用时也不会自由旋转,影响后备箱内其他物品的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基座10可以设计成长方体,而悬挂杆80设置在基座10的顶面,支撑20设置在基座10的一个侧面,所以悬挂杆80的旋转方向可以与支撑杆20的旋转方向垂直。悬挂杆80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20的长度方向平行,而旋转方向不同可以使得悬挂杆80和支撑杆20的使用互不影响。

参照图1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座10具有将支撑杆20、动力杆30和悬挂杆80收纳在其中的空腔。也就是说,当支撑杆20、动力杆30和悬挂杆80不使用时,可以把它们收纳在上述空腔中,以使用提升装置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容纳在凹槽61中。当需要使用支撑杆20和动力杆30时,按动按钮40,支撑杆20和动力杆30从空腔中伸出;当需要使用悬挂杆80时,手动将悬挂杆80从空腔中拉出旋转至使用位置。

从以上各个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得到,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装置具有多种用途,当容纳在凹槽61中时,可以当作驱动装置和悬挂装置,当从凹槽61中拆卸下来后,可以当作千斤顶和三角警告牌,无需额外的千斤顶和三角警告牌。从而可以以较小的体积、方便的操作、用途的多样性和空间的节约性来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