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414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车辆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径向构造方式的车辆充气轮胎,带有一个径向胎体、一个多层的带束层复合物和一个胎面,该胎面在成型区域中具有一个胎面部分,该胎面部分由一个厚度在轮胎极点(Reifenzenits)的方向上连续地增大的径向外部的橡胶层和一个径向内部的橡胶层组合成,其中该外部的橡胶层具有比该内部橡胶层更小的回弹弹性,该内部的橡胶层在胎肩侧在地面支撑面中的胎面的宽度上延伸出来。
【背景技术】
[0002]从EP 2 452 834 A2已知一种开篇所述类型的车辆充气轮胎,其胎面由两个橡胶层组成,这些层由不同的橡胶混合物制造。外部的橡胶层应当具有比内部的橡胶层更好的湿抓地性和较小的胎面磨擦。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之一中,该径向外部的橡胶层的厚度朝向轮胎极点增大,其中该外部的橡胶层仅在胎面的接触地面的部分中延伸并且按体积计是占主导的。这种已知的轮胎整体上应当在较小的滚动阻力下具有良好的湿抓地特性。
[0003]—般已知的是,湿抓地性的改善大多伴随着磨擦或滚动阻力中的损失,并且滚动阻力的改善,依据所选措施的类型,造成摩擦的损失或湿抓地性的损失。在所提及的由EP 2452 834 A2已知的轮胎的实施方式中,胎面在胎肩区域中也主要地由优化湿抓地性的橡胶层组成,从而损害滚动阻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基于,在开篇所述类型的轮胎的类型中,比根据EP 2 452 834A2的现有技术更好地解决在湿抓地性与滚动阻力之间的目标冲突。
[0005]所提出的这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径向构造方式的车辆充气轮胎实现,该车辆充气轮胎带有一个径向胎体、一个多层的带束层复合物和一个胎面,该胎面在成型区域中具有一个胎面部分,该胎面部分由一个厚度在轮胎极点的方向上连续地增大的径向外部的橡胶层和一个径向内部的橡胶层组合成,其中该外部的橡胶层具有比该内部橡胶层更小的回弹弹性,该内部的橡胶层在胎肩侧在地面支撑面中的胎面的宽度上延伸出来,其特征在于,该径向外部的橡胶层在胎肩侧也在地面支撑面中的胎面的宽度上延伸出来,其中在胎肩侧的区段(其宽度为地面支撑面中的胎面的宽度的15%至25% )中该外部的橡胶层的体积在这些区段中占据该胎面的体积的20%与30%之间,并且其中,在这些胎肩侧区段之间延伸的中部区段中该径向外部的橡胶层的体积占据在这个区段中的胎面部分的体积的30%至50%。
[0006]已知的是,轮胎的胎面的滚动阻力的约三分之二是在该轮胎的胎肩区域中产生的,并且仅约三分之一是在轮胎中部产生的。相反,对于湿抓地特性,该胎面的中部区域是关键的。因此有利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这些胎肩侧区域中按体积计以一个优化滚动阻力的橡胶层为主导,并且在中部区域中按体积计进行平衡(ausgewogene)的部分存在于优化滚动阻力和优化湿抓地性的橡胶层。中部区段因此同样对较小的滚动阻力做出明确的贡献。在胎肩侧的区段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这些区段中相对薄的优化湿抓地性的外部橡胶层在地面支撑面上延伸出来并且因此首先确保在新胎的情况下非常好的湿抓地性。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径向外部的橡胶层在这些胎肩侧的区段中具有基本上恒定的为1.2mm至2.2mm的厚度,其中1.4mm至2.0mm的厚度是特别优选的,以便在一定的使用寿命中在胎肩区域中也提供优化湿抓地性的橡胶层。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有利的是,该外部橡胶层在室温下和在70°C下的回弹弹性比该内部橡胶层小20%至80%。该内部橡胶层的热累积因此小于该外部橡胶层,由此该内部橡胶层能够对于滚动阻力进行优化,其中能够保证平衡的湿抓地特性和滚动阻力特性。
[0009]轮胎的湿抓地特性首先在如下情况下得以改进:该外部橡胶层在70°C的回弹弹性为15%至39%,其中该外部橡胶层在70°C的回弹弹性为至少20%会产生特别有利的效果Ο
[0010]为了保持较低的滚动阻力,该内部橡胶层具有40 %至90 %的在70 °C的回弹弹性。尤其优选50%至70%的在70°C的回弹弹性,从而将对于较小的滚动阻力而言关键的热累积保持在低水平。
[0011]该外部橡胶层的在室温下的5%至30%、尤其最大15%的回弹弹性产生了特别有益的湿抓地特性作为结果。
[0012]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内部橡胶层的在室温下的回弹弹性为15%至50%,而特别优选最大35%时,这对于较低的滚动阻力是特别有利的。
【附图说明】
[0013]现在,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优点及细节进行详细解释。在此
[0014]图1以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示出了穿过车辆充气轮胎的胎面区域的一个示意性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图1中展示了车辆充气轮胎的常见部件:胎面1、由多个带束层制成的带束层复合物2,这些带束层由嵌入在橡胶中、优选由钢丝帘线组成的增强载体制成,还有一个同样用增强载体强化的径向胎壳3以及一个气密式内层4。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带束层复合物2具有由橡胶织物型增强载体制成的一个带束层箍带5。就未标示的侧壁而言仅示出其轴向外部的端部区段。带有胎圈芯、芯体型材及其他在适当时设置在胎圈区域中的强化层的胎圈区域未示出。胎面1设置有成型部分(Profilierung),其中示例性展示了四个圆周凹槽。
[0016]胎面1在成型的区域中具有一个在径向中分成两部分的胎面部分7和在胎面部分7的径向内部的胎面基部8。胎面部分7由一个径向外部的橡胶层9和一个径向内部的橡胶层10组合成,其中两个橡胶层9、10在地面支撑面中的轮胎的宽度B上(根据E.T.R.T.0.标准测定-在2.5巴内压力、2.5巴的85%内压力下在70%的承载能力下的负载)延伸出来并且在胎肩侧终止。胎面基部8在内部橡胶层10的径向内部中延伸经过整个的轮胎圆周,该胎面基部将内部橡胶层10与带束层复合物2或与带束层箍带5分离并且在轮胎横截面和轮胎圆周上具有基本上恒定的0.4mm至2.0mm的厚度。
[0017]胎面部分7的径向内部橡胶层10在其中部区域中形成为槽状凹陷的,使得该径向外部的橡胶层9具有一个朝向极点区域连续增大的厚度并且径向内部的橡胶层10具有一个朝向极点区域对应地减小的厚度。然后观察到胎面部分7在宽度B上被划分为两个胎肩侧区段11和一个中部区段12。胎肩侧的区段11具有胎面宽度B的15%至25%的宽度匕且中部区段12因此具有胎面宽度B的50%至70%的宽度b2。径向外部的橡胶层9的厚度山在这些胎肩侧区段11中为1.2mm至2.2_,尤其1.4mm至2.0_,并且优选尽可能的恒定。另外,在每个胎肩侧区段11中,径向外部的橡胶层9占据在该区段11中的胎面部分7的体积的20%与30%之间。在中部区段12中,橡胶层9在极点区域中的厚度(12为5.0mm到7.0mm,尤其6.0mm,其中橡胶层9在区段12中占据区段12中胎面部分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