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滑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186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滑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滑行车,特别是一种电动滑行车车架。
现有技术中电动滑行车车架大多无前、后轮减震,或只有前轮减震无后轮减震,或只有后轮减震无前轮减震,驾驶舒适性差,结构复杂,维修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滑行车车架,它有机的融合了前、后轮减震结构,使电动滑行车驾驶舒适性产生质的飞跃。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车大梁、尾架、前架和前叉组成,车大梁(7)是长框形,前后有两根直管,在直管的左端是向上翅的U形管(17),右端是横管(16),在横管(16)右上方安装弯管(8),在弯管(8)右端有前架套管(10),在前架套管(10)内安装前架(9),在前架(9)的下端安装前架弯管(11),前架弯管(11)与前叉(14)通过螺栓(13)连接,在U形管(17)的上端安装座管(4),左下端通过安装在尾架撑板(5)上的管(18)安装U形轮架(1)。
在车大梁(7)前后直管的前后两侧有4个支耳(6),在U形管(17)内侧有尾架撑板(5)。
在管(18)下面是电机座(15),上面是减震架(2),在座管(4)左面有和减震架(2)上下对应的支耳(3)。
螺栓(13)与其上的扭簧一起安装在弯板(12)内。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有机的融合了前、后轮减震结构,前轮减震采用扭簧弹簧减震结构,后轮采用液压弹簧减震结构,使电动滑行车驾驶舒适性产生质的飞跃。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
图1的俯视图;附图3是附
图1的左视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
图1、附图2、附图3所示,车大梁(7)是长框形,前后有两条平行的水平直管,在直管的左端是向上翅的U形管(17),右端是横管(16),在横管(16)右上方安装弯管(8),在弯管(8)右端有前架套管(10),在前架套管(10)内安装前架(9),在前架(9)的下端安装前架弯管(11),前架弯管(11)与前叉(14)通过螺栓(13)连接,螺栓(13)与其上的扭簧一起安装在弯板(12)内。
在车大梁(7)左端的U形管(17)上端安装座管(4),座管(4)上有支耳(3),在U形管(17)内侧有尾架撑板(5),在尾架撑板(5)上安装管(18),在管(18)左面安装轮架(1),上面安装减震架(2),下面安装电机座(15),在车大梁(7)前后直管的前后两侧有4个支耳(6)。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滑行车车架,由车大梁、尾架、前架和前叉组成,其特征在于车大梁(7)是长框形,前后有两根直管,在直管的左端是向上翅的U形管(17),右端是横管(16),在横管(16)右上方安装弯管(8),在弯管(8)右端有前架套管(10),在前架套管(10)内安装前架(9),在前架(9)的下端安装前架弯管(11),前架弯管(11)与前叉(14)通过螺栓(13)连接,在U形管(17)的上端安装座管(4),左下端通过安装在尾架撑板(5)上的管(18)安装U形轮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在车大梁(7)前后直管的前后两侧有4个支耳(6),在U形管(17)内侧有尾架撑板(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在管(18)下面是电机座(15),上面是减震架(2),在座管(4)左面有和减震架(2)上下对应的支耳(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螺栓(13)与其上的扭簧一起安装在弯板(12)内。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滑行车车架,由车大梁、尾架、前架和前叉组成,车大梁(7)是长框形,前后有两根直管,在直管的左端是向上翅的U形管(17),右端是横管(16),在横管(16)右上方安装弯管(8),在弯管(8)右端有前架套管(10),在前架套管(10)内安装前架(9),在前架(9)的下端安装前架弯管(11),前架弯管(11)与前叉(14)通过螺栓(13)连接,在U形管(17)的上端安装座管(4),在U形管(17)内侧有尾架撑板(5),在尾架撑板(5)上安装管(18),在管(18)左下方安装轮架(1),上面是减震架(2),下面是电机座(15),它有机的融合了前、后轮减震结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能使电动滑行车驾驶舒适性产生质的飞跃。
文档编号B62K11/00GK2535311SQ0222240
公开日2003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5日
发明者苏援农 申请人:苏援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