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转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71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转向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转向设备,其设置有从方向盘接收转向扭矩的 第一转动部件以及从第一转动部件接收转向扭矩并将该转向扭矩传输到
被转向车轮的第二转动部件,通过该转向i史备方向盘的转向角随着该方向 盘移动离开中间位置而改变。
背景技术
可获得此类车辆用转向设备,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3-227772
(JP-A-3-227772)所述,在此类车辆用转向设备中,在第一转动部件
的转动轴线从第二转动部件的转动轴线移位的状态下,第一转动部件和 第二转动部件一前一后地布置,且在从第二转动部件的转动轴线移位的
位置设于第二转动部件的上端面的凸轮从动件与沿着垂直于第一转动
部件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形成在第一转动部件的下端面中的凸轮槽接合。
在上述车辆用转向设备中,在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槽间由于其尺寸误 差而出现超过设计尺寸的间隙的情况下,在直行期间方向盘的中间稳定 性和转向感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转向设备,其中在方向盘的中 间位置可消除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槽的在凸轮槽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之 间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车辆用转向设备(10)包括第一转动部件 (61),其从方向盘(39)接收转向扭矩;第二转动部件(65),其从第 一转动部件(61)接收转向扭矩并将转向扭矩传输到被转向车轮(13 ); 凸轮从动件(70, 170),其设置在第一转动部件(61)和第二转动部件 (65)中的其中一个的端面,且设置在相对于第一转动部件(61)和第 二转动部件(65 )中的其中一个的转动轴移位的位置;以及,凸轮槽(64 ), 其形成在第一转动部件(61)和第二转动部件(65)中的另一个的端面 中,且沿着垂直于第一转动部件(61)和第二转动部件(65)中的另一个的转动轴的方向延伸。笫一转动部件(61)的转动轴相对于第二转动 部件(65)的转动轴移位,并且在第一转动部件(61)设置在第二转动 部件(65)上方的状态下,凸轮从动件(70, 170)与凸轮槽(64)接 合。凸轮从动件(70, 170)包括固定销(71),其固定于第一转动部 件(61)和第二转动部件(65)中的所述其中一个;卵形转动体(72), 其以可转动方式支承在固定销(71)上,其中卵形转动体(72)的外周 形状为卵形,卵形的长轴比凸轮槽(64)的宽度长,并且卵形的短轴比 凸轮槽(64)的宽度短;以及,偏置装置(77, 177),其用于偏置卵形 转动体(72)以沿着固定销(71)的周向的其中一个方向转动卵形转动 体(72 )。
本发明的描述中的术语"卵形"还包括数学定义的椭圆、类似于椭圆 的大致椭圆形状,而且还可以是一对平行的线性部分的两端通过半圆形 部分连接的形状。
在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用转向设备(10)中,卵形转动体(72)可 包括卵形芯部(73, 173),其以可转动方式支承在固定销(71)上且 具有卵形外周形状;以及,挠性带(74),其设置在卵形芯部(73, 173) 的径向外侧以被变形为卵形形状,且其可绕卵形芯部(73, 173)转动。
此外,在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用转向设备(10)中,多个滚动元件 (75, 175)可保持在卵形芯部(73, 173)的外周面与挠性带(74 )的 内周面之间。
此外,在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用转向设备(IO)中,偏置装置(77) 为线弹簧,其弹性变形为圆弧形使得线材沿固定销(71)的外周面延伸; 并且,线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销且线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卵形转动体 (72),从而线弹簧绕固定销(71)转动地偏置卵形转动体(72)。
此外,在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用转向设备(10)中,固定销(71) 和卵形转动体(72)旋拧在一起;并且,作为偏置装置的弹簧(177) 沿着固定销(71)的轴向偏置卵形转动体(72)。
通过采用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用转向设备,当方向盘定位在中间位 置时,设置在凸轮从动件的卵形转动体的外周面由偏置装置变成与凸轮 槽的在凸轮槽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接触。因此,改善了在直行期间方向盘的中间稳定性和转向感。在这种情况下,偏置装置可由两端分别固定 在卵形转动体和固定销上的弹簧线材构成。固定销和卵形转动体可旋拧 在一起,且作为偏置装置的弹簧可沿着固定销的轴向偏置卵形转动体。在操作方向盘的情况下,其转向扭矩经由笫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 部件传输到方向盘。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转动部件的转动角度随着方向 盘移动离开中间位置而非线性地增加。换言之,第二转动部件的转动角 度随着第一转动部件从中间位置开始的转动角度增加而增加。因此,方 向盘的转向角随着方向盘移动离开中间位置而改变。当第一转动部件通过操作方向盘而转动且第二转动部件响应第一转动部件的该转动而转动时,凸轮从动件在凸轮槽内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凸轮从动件的卵形转动体被推靠在凸轮槽的一个侧面上。该推力沿着与偏置装置的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在绕固定销转动卵形转动体的方向产生动量。此外,在该动量变成大于偏置装置的偏置力的情况下,卵 形转动体抵抗偏置装置的作用转动且卵形转动体的长轴移动成更加接近平行于凸轮槽的两个侧面。结果,在凸轮槽的另一个侧面与凸轮从动 件之间形成间隙,尽管该间隙很小,但由于该间隙,凸轮从动件可在凸 轮槽内顺畅地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当凸轮从动件在凸轮槽内移动时,卵形转动体的外 周面和凸轮槽的侧面可互相间滑动或相互滑动接触。此外,设置在卵形 芯部的外周面的径向外侧的挠性带可沿凸轮槽的侧面滚动,同时绕卵形 芯部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多个滚动元件保持在卵形芯部的外周面 与挠性带的内周面之间,则可使挠性带绕卵形芯部的转动更顺畅,且在 操作方向盘期间可更顺畅地执行凸轮从动件在凸轮槽中的运动。


本发明的特征、优点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将在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 的示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说明,在附图中相似的标号表示相似的元件,其中图l是装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转向设备的车辆的 示意图;图2是分支壳体的剖视图;图3B示出凸轮从动件的侧剖视图;图4A示出在中间位置凸轮槽和凸轮从动件的位置关系;图4B示出在从中间位置移位的位置凸轮槽和凸轮从动件的位置关系;图5是示出中间轴的转动角度ei与转动轴的转动角度02之间关系的图;图6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凸轮从动件的平面图;图6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凸轮从动件的侧剖视图;图7是凸轮从动件的改型示例的平面图,该凸轮从动件具有如下形 状 一对平直部分的两端通过半圆形部分连接;图8A是凸轮从动件的改型示例的侧向剖视图,其中用辊子替代了 第一实施方式的刚性滚珠;以及图8B是凸轮从动件的改型示例的侧向剖视图,其中用辊子取代了 第二实施方式的刚性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设备10中,平 移轴12穿过管状壳体11。平移轴12的两端部分经由转向横拉杆(图未 示)与被转向车轮13连结。管状壳体11固定在车体(图未示)上,且交流电(AC)马达20 容纳在壳体的轴向中间部分中。AC马达20为无刷三相AC马达且具有 圆柱形马达定子21以及在外周面上具有磁体的圆柱形马达转子22。马 达定子21结合固定在管状壳体11的内侧,且马达转子22装配在马达 定子21中使得它们之间存在空间,并且马达转子22的两端通过轴承22B 以可转动方式支承于管状壳体上。平移轴12穿过马达转子22内部插入。滚珠丝杠螺母23安装在马达转子22的内表面。平移轴12的轴向 中间部分为滚珠丝杠轴24,且滚珠丝杠螺母23和滚珠丝杠轴24旋拧在 一起,以构成滚珠丝杠机构25。在马达转子22与滚珠丝杠23 —起转动 的情况下,滚珠丝杠轴24相对于管状壳体11直线移动,从而使被转向 车轮13、 13转向。齿条30形成在接近平移轴12的一端的位置。分支壳体31形成在 接近管状壳体11与齿条相对应的一端的位置。分支壳体31从管状壳体 11向上分叉,并且转动轴32以可转动方式容纳在分支壳体内部。设置 在转动轴32下端的小齿轮34与齿条30啮合,以构成齿条-齿轮机构35。 中间轴36的下端部分经由下文将描述的偏心接头机构60与转动轴32 的上端部分联接,转向轴38的下端部分经由万向接头37与中间轴36 的上端部分联接,且方向盘39安装在转向轴38的上端部分上。如图2 所示,中间轴36设置成在以轴间距离El从转动轴32移位的位置与转 动轴32平行。如图2所示,转动轴32包括扭力杆40、第一延伸轴套41和第二延 伸轴套42。在扭力杆40中,在方向盘39侧的始端部40A和在远离方 向盘39侧的终端部40B具有大致相同的直径,而位于始端部40A与终 端部40B之间的中间部分40C的直径小于端部的直径。结果,在扭力 杆40接收负荷扭矩的情况下,主要是中间部分40C扭转变形。第一延伸轴套41几乎覆盖扭力杆40的整个中间部分40C,使得在 第一延伸轴套41与中间部分40C之间存在空间,并且还结合固定在扭 力杆40的始端部40A上。此外,销43沿着宽度方向穿过第一延伸轴套 41与扭力杆40的始端部40A的结合部分。结果,第一延伸轴套41仅 随扭力杆40各部分中的始端部40A —体转动.第二延伸轴套42与小齿轮34的上端部分一体形成且向上延伸。第 一延伸轴套41的下端部分装配在第二延伸轴套42中使得它们之间存在 空间,且从第一延伸轴套41的下端部分突出的扭力杆40的终端部40B 与设置在第二延伸轴套42的后部中的小径孔42A花键结合。结果,第 二延伸轴套42仅与扭力杆各部分中的终端部40B—体形成。此外,在 中间部分40C由于方向盘39与被转向车轮13之间的力的差而扭曲的情 况下,随扭力杆40的始端部40A —体转动的第一延伸轴套41的转动位 置与随扭力杆40的终端部40B —体转动的第二延伸轴套42的转动位置之间出现差别。转动轴32由分支壳体31内部的一对轴承33以可转动方式支承。 一个轴承33布置在笫一延伸轴套41的轴向中间部分中,而另一个轴承 33布置在第二延伸轴套32的轴向中间部分中。转动轴32在与小齿轮 34相对的一侧的端部和中间轴36通过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的偏心接头 机构60联接。偏心接头机构60设置有与中间轴36的下端部分一体形成的作为第 一转动部件的第一转动基座61,以及固定在转动轴32的第一延伸轴套 41的上端部分上的作为第二转动部件的第二转动基座65。第二转动基 座65可与第一延伸轴套41的上端部分一体转动,且可响应第一转动基 座61的转动而转动。中间轴36 (其为第一转动基座61的转动轴)和转 动轴32 (其为第二转动基座65的转动轴)以轴间距离E1相互移位。如图2所示,笫一转动基座61形成为从中间轴36的卞端部分径向 向外突出的圆盘形。轴承63设置在第 一转动基座61的外周面与分支壳 体31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中。径向延伸经过第一转动基座61中心的凸 轮槽64形成为第一转动基座61的面对第二转动基座65的下表面中的 凹陷。在第二转动基座65中, 一体设置与转动轴32的外侧花键结合的圆 柱体66以及沿着转动轴32的径向从圆柱体66的上端部分径向向外突 出的销固定台67,且凸轮从动件70从销固定台67向第一转动基座61 的下表面突出。凸轮从动件70的转动轴设置成在从第二转动基座65的 转动轴以轴间距离E2移位的位置平行于第二转动基座65的转动轴。轴 间距离E2大于第一转动基座61的转动轴(中间轴36)与第二转动基 座65的转动轴(转动轴32)之间的轴间距离E1。凸轮从动件70从下 部插入并与形成在第一转动基座61的下表面中的凸轮槽64接合。通过 采用设置有上述特征的车辆用转向设备10,随着方向盘39移动离开中 间位置(第一转动基座61通过方向盘39的操作而转动,且第一转动基 座61从中间位置间开始的转动角度增加),转动轴32和第二转动基座 65的转动角度相对于方向盘39的转动角度非线性地变化,且被转向车 轮13、 13的转向角度改变。图5示出代表在方向盘39从上述车辆用转向设备10中的中间位置的转动角度01与转动 轴32的转动角度e2之间关系的图。如图中所示,随着中间轴36的转 动角度ei增加(方向盘39移动离开中间位置),转动轴32的转动角度e2非线性地且加速地增加。因此,该图的倾斜角度e2/ei在靠近转动角 度ei小的中间位置处小且随着转动角度ei接近180度逐渐增加。结果,在接近中间位置时,被转向车轮13、 13的转向角度与方向盘39的转向 角度相比较小且可稳定车辆的直行能力。在远离中间位置的位置,被转 向车轮13、 13的转向角度与方向盘39的转向角度相比较大,并且,例 如可容易地执行紧急回避操纵。中间轴36的转动角度ei与转动轴32 的转动角度e2之间的关系可通过改变轴间距离El、 E2适当改变。凸轮从动件70具有以下构造。因此,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 在凸轮从动件70中,卵形转动体72以可转动方式支承在从第二转动基 座65的上端部分上升的固定销71上。此外,卵形转动体72具有挠性 带74设置在由固定销71以可转动方式支承的卵形芯部73的径向外侧 的结构,使得在挠性带74和卵形芯部73之间存在空间,且多个刚性滚 珠75插入并保持在挠性带74的内周面与卵形芯部73的外周面之间。如图3B所示,在固定销71中,头部部分71B设置在圆柱体71A 的上端,且头部部分71B从圆柱体71A轴向向外突出。圆柱体71A的 下端部分以不可转动方式结合固定在形成在销固定台67中的连接孔 67A中。如图3A所示,卵形芯部73具有卵形外周形状,圆形销插孔形成在 卵形芯部的中心部分,且固定销71的圆柱体71A插入该通孔中。更具 体而言,该卵形为椭圆形。此外,如图3B所示,卵形芯部73夹在位于 头部部分71B与圆柱体71A之间的台阶面与安装在圆柱体71A的中间 段的垫片之间,且卵形芯部局限于沿着固定销71的轴向移动。挠性带74由沿径向的尺寸小于沿其轴向的尺寸的扁平管状橡胶构 成。如图3A所示,挠性带74弹性变形为与卵形芯部73的外周面相一 致的卵形。挠性带74的周面宽度小于卵形芯部73的周面宽度。此外, 保持在挠性带74和卵形芯部73之间的多个刚性滚珠75能使挠性带74 绕卵形芯部73顺畅地转动。挠性带74沿卵形芯部73的长轴方向的外径大于凸轮槽64的宽度。相反,挠性带74沿卵形芯部73的短轴方向的外径小于凸轮槽63的宽 度。
如图3B所示,卵形芯部73从挠性带74的顶端面向上突出。绕固 定销71可转动地偏置卵形芯部73的偏置弹簧77设置在卵形芯部73与 固定销71之间。偏置弹簧77为薄-线弹簧,如图3A所示,其形状使得 一对平直部分77B 、 77B从圆弧部分77A的两端向上弯曲,圆弧部分77 A 通过使弹簧线材沿固定销71的外周面弹性变形为C字状形状而获得。 一个平直部分77B锁紧在位于固定销71的上端面的锁紧槽71M中,而 另一个平直部分77B锁紧在位于卵形芯部73的上端面的锁紧孔(图未 示)中。当方向盘39处于图3A所示的中间位置时,通过圆弧部分77A 的复位力(弹性推斥力)绕固定销71在顺时针方向偏置卵形芯部73。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转向设备IO的构造如上所述。
下面将描述该实施方式的操作。当方向盘39处于中间位置时,偏 置弹簧77沿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偏置卵形芯部73,即,使卵形芯部73 的长轴移动成更加接近平行于与凸轮槽64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线。因此,
间部分与凸轮槽64的在凸轮槽64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64S接触,如 图4A所示的状态。结果,消除了处于中间位置的凸轮槽64的两个侧面 64S与凸轮从动件7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且改善了在直行期间方向 盘39的中间稳定性和转向感。
在操作方向盘39的情况下,其转向扭矩经由转向轴38、中间轴36 和偏心接头机构60传输到转动轴32并通过设置在转动轴32下端的齿 条-齿轮机构35转换成被转向车轮13之间的平移轴12的直线运动。结 果,使被转向车轮13转向。
在操作方向盘39的情况下,设置在中间轴36下端的第一转动基座 61沿着与方向盘39的转向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在形成于第一转动基 座61的凸轮槽64的两个侧面64S中,沿转动方向处于后侧的侧面64S 沿着转动方向推动凸轮从动件70。该推力在沿着与偏置弹簧77的偏置 方向相反的方向绕固定销71转动凸轮从动件70的卵形转动体72的方 向产生动量。在该动量变成大于偏置弹簧77的偏置力的情况下,卵形 转动体72抵抗偏置弹簧77的作用转动,且卵形转动体72的长轴移动 成更加接近平行于凸轮槽64的两个侧面64S。结果,间隙CL形成在沿中间轴36的转动方向的前侧的另一个侧面64S与挠性带74的外周面之 间。由于该间隙CL,凸轮从动件70可在凸轮槽64内顺畅地移动。在 这种情况下,当凸轮从动件70在凸轮槽64内移动时,刚性滚珠75在 挠性带74与卵形芯部73之间滚动。结果,挠性带74在凸轮槽64的侧 面64S上滚动,同时绕卵形芯部73转动。
因此,通过采用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转向i殳备10,当方向盘39处 于中间位置时,凸轮从动件70的外周面与沿凸轮槽64的宽度方向的两 个侧面64S接触且在它们之间未形成间隙。因此,改善了在直行期间方 向盘39的中间稳定性和转向感。相反,在操作方向盘39离开中间位置 的情况下,在凸轮从动件70的外周面与凸轮槽64的一个侧面64S之间 形成间隙CL。结果,凸轮从动件70可在凸轮槽64内顺畅地移动。
此外,当挠性带74相对于卵形芯部73转动时,保持在它们之间的 多个刚性滚珠75滚动。因此,挠性带74相对于卵形芯部73的转动变 得顺畅,且凸轮从动件70可在凸轮槽64内更顺畅地移动。
图6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凸轮从动件 17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不同。其它构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构 件相同。相同的构件将赋以相同的参考标号且将略去其重复说明。
如图6B所示,引导螺杆171S形成在该实施方式的凸轮从动件170 中的固定销171的外周面,且与引导螺杆171S旋拧在一起的内螺紋 173N形成在销插孔的内周面,该销插孔形成在卵形芯部173的中心。 此外,锁紧帽176结合固定于穿过卵形芯部173的固定销171的上端部 分,以便防止卵形芯部173滑动脱离固定销171。此外,波形垫團177 夹在销固定台67的上表面与卵形芯部173的下端面之间,且该波形垫 團177沿着固定销171的轴向向上(即,朝着锁紧帽176)偏置卵形芯 部173。该偏置力通过螺杆171S和内螺紋173N的旋柠转换为沿绕固定 销171的转动方向(即,沿图6A中的顺时针方向)作用的偏置力。因 此,在具有此类构造的情况下,当卵形芯部173绕固定销171被可转动 地偏置且方向盘39处于中间位置时,挠性带74的外周面与凸轮槽64 的在凸轮槽64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64S、 64S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可 用板簧、压缩螺旋弹簧或弹性橡胶圏代替波形垫團177。该实施方式展 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13如,上述实施方式包括在本发明 的技术范围内,但也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本质的前提下另外作出各种改 变。
卵形转动体72的外周形状可以是几何定义的椭圆、类似于椭圆的 大致椭圓形状,而且也可以是一对平行的线性部分的两端通过半圆形部 分连接的形状,如图7所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卵形芯部73、 173与挠性带74之间滚动的 滚动元件为刚性滚珠75,但也可使用例如图8A和图8B所示的圆柱形 辊子17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滚动元件设置在卵形芯部73、 173与挠性带74 之间,但也可使用不具备滚动元件的构造,其中,挠性带74转动同时 在卵形芯部73、 173的外周面上滑动。
此外,也可使用不具备挠性带74的构造,其中,卵形芯部73、 173 与凸轮槽64的侧面64S直接接触并在凸轮槽64的侧面64S上滑动。在 这种情况下,可在卵形芯部73、 173与凸轮槽64之间注入润滑剂,或 者,卵形芯部73或形成凸轮槽的第一转动基座61可由自润滑材料构成, 以抑制卵形芯部73、 173与凸轮槽64的两个侧面64S、 64S之间的摩擦 阻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凸轮从动件70、 170 ^L置在转动轴32侧且凸 轮槽64设置在中间轴36侧,但凸轮从动件70、 170和凸轮槽64的设 置可颠倒。
本发明显然可应用于齿条辅助系统的电动转向设备,而且也可应用 于其中马达与转向轴38的中间部分齿轮联接的杆辅助系统的电动转向 设备以及齿轮辅助系统的电动转向设备。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偏心接头机构60设置在转动轴32与中 间轴36之间,但该位置为非限制性的,且偏心接头机构也可设置在方 向盘39与转动轴32之间的任何位置。例如,当偏心接头机构60设置 在中间轴36的中间段或设置在起到转向柱作用的转向轴38的中间段时 展现相同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转向设备,包括第一转动部件(61),其从方向盘(39)接收转向扭矩;第二转动部件(65),其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61)接收转向扭矩并将所述转向扭矩传输到被转向车轮(13);凸轮从动件(70,170),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61)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件(65)中的其中一个的端面,且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61)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件(65)中的所述其中一个的转动轴移位的位置;以及凸轮槽(64),其形成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61)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件(65)中的另一个的端面中,且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61)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件(65)中的所述另一个的转动轴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件(61)的转动轴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65)的转动轴移位,并且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61)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部件(65)上方的状态下,所述凸轮从动件(70,170)与所述凸轮槽(64)接合,所述转向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从动件(70,170)包括固定销(71),其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61)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件(65)中的所述其中一个;卵形转动体(72),其以可转动方式支承在所述固定销(71)上,其中所述卵形转动体(72)的外周形状为卵形,所述卵形的长轴比所述凸轮槽(64)的宽度长,并且所述卵形的短轴比所述凸轮槽(64)的宽度短;以及偏置装置(77,177),其用于偏置所述卵形转动体(72)以沿着所述固定销(71)的周向的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所述卵形转动体(72)。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设备,其中 所述卵形转动体(72)包括卵形芯部(73, 173),其以可转动方式支承在所述固定销(71)上且具有卵形外周形状;以及,挠性带(74), 其设置在所述卵形芯部(73, 173)的径向外侧以被变形为卵形形状, 且其可绕所述卵形芯部(73, 173)转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设备,其中 多个滚动元件(75, 175)保持在所述卵形芯部(73, 173)的外周面与所述挠性带(74)的内周面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设备,其中 所述偏置装置(77)为线弹簧,其弹性变形为圆弧形使得线材沿所述固定销(71)的外周面延伸;并且所述线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销且所述线弹簧的另 一端固定 于所述卵形转动体(72),从而所述线弹簧绕所述固定销(71)转动地 偏置所述卵形转动体(72)。
5.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设备,其中 所述固定销(71)和所述卵形转动体(72)旋拧在一起;并且 作为所述偏置装置的弹簧(177)沿着所述固定销(71)的轴向偏置所述卵形转动体(72)。
6.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设备,其中 当所述方向盘(39)定位在中间位置时,所述卵形转动体(72)的外周面的所述长轴与所述短轴之间的中间部分与所述凸轮槽(64)的在 所述凸轮槽(64)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64S)接触。
7.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设备,其中 所述偏置装置(77, 177)偏置所述卵形转动体(72)使得所述卵形转动体(72)的所述长轴移动成更接近平行于与所述凸轮槽(64)的 宽度方向平行的线。
8.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设备,其中 当操作所述方向盘(39)时,在所述卵形转动体(72)与所述凸轮槽(64)的在所述凸轮槽(64)的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个侧面(64S)之 间形成间隙。
9.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设备,其中 当操作所述方向盘(39)时,所述凸轮槽(64)的在所述凸轮槽(64)的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个侧面(64S)沿着与所述偏置装置(77, 177)的 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所述卵形转动体(72),从而所述卵形转动体 (72)沿着与所述偏置装置(77, 177)的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10.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设备,其中 当操作所述方向盘(39 )时,所述凸轮槽(64 )的在所述凸轮槽(64 )的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个侧面(64S)沿着与所述偏置装置(77, 177)的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所述卵形转动体(72),从而转动所述卵形转 动体(72)使得所述卵形转动体(72)的所述长轴移动成更接近平行于 所述凸轮槽(64)的两个侧面(64S)。
全文摘要
公开一种车辆用转向设备,其中,凸轮从动件(70)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固定销(71)上的卵形转动体(72),卵形转动体(72)的外周形状为卵形,该卵形的长轴比凸轮槽(64)的宽度长,而该卵形的短轴比凸轮槽(64)的宽度短,卵形转动体(72)被偏置弹簧(77)绕固定销(71)沿一个方向偏置和转动。因此,当方向盘(39)处于中间位置时,凸轮从动件(70)的外周面与凸轮槽(64)的在凸轮槽(64)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64S)接触且消除了它们之间的间隙。结果,改善了在直行期间方向盘的中间稳定性以及转向感。
文档编号B62D3/02GK101676164SQ20091016484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1日
发明者山川知也, 田中肇 申请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