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加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537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副车架加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副车架加固的加强板。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传统的没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其悬挂是直接与车身钢板相连的。因此前后车桥的悬挂摇臂机构都为散件,并非总成,因此对副车架的加强固定,对汽车的整体性能起到很大的提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车架加强板,它对副车架起加固作用,阻隔车辆行驶时的振动和噪声,提升车辆整体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副车架加强板,为一体冲压结构,包括底板和底板上设有的前翻边和后翻边,底板上设有螺钉孔,其特征是所述前翻边和后翻边分别与底板成90°夹角,底板一端设有弧形凹槽。以上所述前翻边远离凹槽的一端向底板内折弯形成折边,相对应的,所述后翻边一端向底板内凹进形成突出部。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整体一体冲压而成,减少残次品产生,并且与副车架结合紧密,对副车架起到很好的加强紧固作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翻边;2.突出部;3.底板;4.折边;5.凹槽;6.前翻边;7.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I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3和底板3上设有的前翻边6和后翻边1,底板3上设有螺钉孔7,所述前翻边6和后翻边I分别与底板3成90°夹角,底板3 —端设有弧形凹槽5。以上所述前翻边6远离凹槽5的一端向底板3内折弯形成折边4,所述后翻边I上与前翻边6的折边4相对应的一端向底板3内凹进形成突出部2。本实用新型整体是由一块I. 8-2. 2mm的钢板经过剪切、冲压、折弯和翻边而成的一体结构,经冲压成为底板3和前后翻边三个部位。底板3左段有个向里面凹陷的弧形凹槽5,另外底板3上左右两端各有一个螺钉孔7。前面的翻边是沿着底面向上折成90°的翻边,前翻边6的右端向里面折弯。后面的翻边同样是沿着底面向上折成90°。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四个角都是圆弧形的圆角,不但美观,而且避免对人员划伤。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其优选方式,对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仅仅是显而易见的改动,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副车架加强板,为一体冲压结构,包括底板和底板上设有的前翻边和后翻边,底板上设有螺钉孔,其特征是所述前翻边和后翻边分别与底板成90°夹角,底板一端设有弧形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副车架加强板,其特征是所述前翻边远离凹槽的一端向底板内折弯形成折边,相对应的,所述后翻边一端向底板内凹进形成突出部。
专利摘要一种副车架加强板,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为一体冲压结构,包括底板和底板上设有的前翻边和后翻边,底板上设有螺钉孔,所述前翻边和后翻边分别与底板成90°夹角,底板一端设有弧形凹槽。以上所述前翻边远离凹槽的一端向底板内折弯形成折边,相对应的,所述后翻边一端向底板内凹进形成突出部。其有益效果是,整体一体冲压而成,减少残次品产生,并且与副车架结合紧密,对副车架起到很好的加强紧固作用。
文档编号B62D21/00GK202657103SQ20122033583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杨文胜 申请人:天津市金海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