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3676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一般折叠电动车的车架都设置有坐管,座管的顶部安装鞍座,以供乘坐。为因应不同身高的骑士,因此可升降调整座管。目前的座管结构无法使鞍座减少震动。折叠电动车为使其折叠后携带方便,一般车型非常小,所以都会去掉后视镜,因为后视镜的安装需要一定的宽度,否则无法达到后视的效果,折叠电动车如果安装后视镜将会占据大量空间,使得折叠后携带不方便,但是,没有了后视镜的折叠电动车对行车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车,它具有减震性能好和安装有后视镜且后视镜占据的空间小,不影响折叠携带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前叉、前轮、后叉、后轮、坐管、鞍座、操纵杆、电源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坐管安装在车架的后端,所述操纵杆通过折叠关节安装在前叉上,所述的坐管包括立管,所述立管的上端设置有管束,立管的管腔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避震气杆,避震气杆的活塞杆上通过折叠关节设置有鞍座,立管的下端安装有折叠关节I,折叠关节I的下端面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安装在车架的后端;

所述操纵杆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可转动调节的后视镜。

所述避震气杆的外筒壁上设置有高度刻度尺。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坐管利用避震气杆作为升降结构,提高了坐管的减震能力;在操纵杆的下部两侧安装后视镜,可以方便的看到车后侧景物,且后视镜占据的空间小,不影响电动车折叠及折叠后的携带和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坐管和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后视镜的右视图。

图4是后视镜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1、前叉2、前轮3、后叉4、后轮5、坐管6、鞍座7、操纵杆8、电源系统及控制系统,电源系统包括电池、控制器及导线,控制系统包括手把16、刹车、车灯及喇叭,所述坐管6安装在车架1的后端,所述操纵杆8通过折叠关节9安装在前叉2上,以上为现有技术的电动车结构,其具体的相互连接安装关系此处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坐管6包括立管10,立管10的上端设置有管束11,立管10的管腔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避震气杆12,避震气杆12的活塞杆上通过折叠关节9设置有鞍座7,立管10的下端安装有折叠关节I 13,折叠关节I 13的下端面安装有连接柱14,连接柱14安装在车架1的后端。

操纵杆8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可转动调节的后视镜15。使用后视镜15时,使用者可以将双腿稍稍并拢,使用者眼睛18即可通过后视镜15的反射光线17看到车后侧的景物,使用非常方便,为安全用车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避震气杆12的外筒壁上设置有高度刻度尺(附图未画出),可以方便的调节至所需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束11和折叠关节9目前已广泛使用,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