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521093阅读:来源:国知局
32设置在换向阀731和气缸51之间的气压管路620中。节流阀732具有不同的开度时,气缸51的活塞杆511可以具有不同的回缩或者伸出速度,从而前翻式车身100可以具有不同的前翻或者回落速度。藉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前翻式车身100过快地回落,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并且减小车辆的各个部件的损耗。
[0082]仍然参考图6至图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控组件能够控制换向阀731使其处于第一接通位置、第二接通位置或者阻断位置。具体来讲,电控组件包括操作面板20供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在操作面板20上设置有前翻按钮、回落按钮和急停按钮。电控组件还包括电控盒9,该电控盒9能够接收操作面板20发出的电信号,并响应于该电信号通过控制线束对电磁阀单元进行控制。更具体地讲,前翻按钮能够控制换向阀731处于第二接通位置,回落按钮能够控制换向阀731处于第一接通位置,急停按钮能够控制换向阀731处于阻断位置。另外,电控盒9中还设置有调速开关61,该调速开关61能够控制节流阀732的开度,从而控制气缸51的活塞杆511的回缩或者伸出速度。
[0083]综合上述,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工作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0084]当需要前翻式车身100前翻时,将车身支架的锁止机构打开,按下操作面板20上的前翻按钮,通过电控盒9控制换向阀731使其处于第二接通位置。压缩空气经节流阀732进入气缸51的无杆腔513,气缸51的活塞杆511伸出,回气通过回气口排向大气。气缸51的活塞杆511通过复合铰链推动第一杆件11和第二杆件12转动,第一杆件11和第二杆件12逐渐由折叠位置伸展成展开位置。当第一杆件11和第二杆件12旋转至夹角α时,第二杆件12的顶端将第一杆件11止挡,从而到达旋转极限状态,同时形成自锁。此时,前翻式车身100翻转至规定高度,完成前翻操作。
[0085]当需要前翻式车身100回落时,按下操作面板20上的回落按钮,通过电控盒9控制换向阀731使其处于第一接通位置。压缩空气进入气缸51的有杆腔512,气缸51的活塞杆511回缩,回气经节流阀732通过回气口排向大气。气缸51的活塞杆511通过复合铰链拉动第一杆件11和第二杆件12转动,第一杆件11和第二杆件12逐渐由展开位置收回为折叠位置。前翻式车身100落回到水平状态,完成回落操作。在上述过程中,回气经节流阀732流向换向阀731,藉此可以防止前翻式车身100回落过快。
[0086]当在前翻或者回落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按下操作面板20上的急停按钮,通过电控盒9控制换向阀731使其处于阻断位置,关闭经过换向阀731的所有气压管路620,前翻式车身100停止前翻或回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事故恶化。调速开关61可以控制节流阀732的流量,从而控制前翻式车身100的前翻和回落的速度。
[0087]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前翻式车身100。并且,该车辆上设置有上述的支撑装置。
[008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8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90]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包括:连杆组件,该连杆组件能够在支撑所述前翻式车身(100)的展开位置和未支撑所述前翻式车身(100)的折叠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远程操作组件,该远程操作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杆组件在所述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操作组件包括: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设置在所述前翻式车身(100)上用以向所述连杆组件施加驱动力;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能够将所述连杆组件锁位或者解锁;以及软轴(31),该软轴(3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操作单元,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定位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端彼此铰接的第一杆件(11)和第二杆件(12),所述第一杆件(11)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前翻式车身(100)上,所述第二杆件(12)的另一端铰接在车架(200)上;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件(11)上的第一定位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件(12)上的第二定位部;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或第二定位部与所述软轴(3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转动件(211),该转动件(211)上开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定位部(22)形成凹凸配合的凹槽;所述转动件(211)的一端铰接至所述第一杆件(11),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软轴(31),以在所述软轴(31)的驱动下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22)形成凹凸配合的锁定位置和与所述第二定位部(22)解除凹凸配合的解锁位置之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还包括锁紧件,该锁紧件能够向所述转动件(211)的所述另一端施加锁紧力用以使所述转动件(211)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止挡件(212),该止挡件(2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件(11)上;以及弹性件(213),该弹性件(213)设置在所述转动件(211)和止挡件(212)之间; 所述软轴(31)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拉锁(311),该第一拉锁(311)贯穿所述止挡件(212)后连接至所述转动件(211),并且所述弹性件(213)套设在所述第一拉锁(3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22)为从所述第二杆件(12)凸起的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包括铰接在所述前翻式车身(100)上的拉杆(331),以及连接在所述拉杆(331)上的操作手柄(332);其中,所述软轴(31)的所述一端连接有第二拉锁,该第二拉锁连接至所述拉杆(33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操作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软轴(31)的多个支撑架(32),该多个支撑架(32)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前翻式车身(100)上。
10.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前翻式车身(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翻式车身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连杆组件,该连杆组件能够在支撑前翻式车身(100)的展开位置和未支撑前翻式车身的折叠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远程操作组件,该远程操作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杆组件在所述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移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前翻式车身,该车辆上设置有上述的支撑装置。本发明能够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IPC分类】B62D33-07, B62D33-073, B62D33-067
【公开号】CN104843090
【申请号】CN201410275739
【发明人】刘昕陇, 杨传江, 王春丽, 高新路, 史成方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4年6月19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