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赛艇的内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6758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赛艇的内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赛艇的艇内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赛艇的内舱结构主要包括由隔板、平板、支承条等组成运动员座位区域结构及腿部、脚部所处的区域结构。这种赛艇的内舱结构复杂,使得制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制作周期长、精度低,容易因搞错尺寸而返工,还没有足够的储备浮力,安全性不够,艇中也无法自动排水,一旦上浪,有水涌入艇内,赛艇只能负重前进,影响成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赛艇具备足够储备浮力的赛艇内舱结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一成型体,成形体上成型有座舱的表面构形,座舱的表面构形与艇壳形成储备浮力舱。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使座舱空间成为储备浮力舱,能大大提高储备浮力,保证全艇浸水仍然不沉。同时,采用该结构能简化赛艇的制作,并给设置具有更佳效果功能的结构提供制造基础。
本实用新型还可同时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座舱的前后板可以垂直设置或向内或向外倾斜。其中,向外倾斜能更进一步地提高储备浮力,特别突出的是,它还为自动排水提供结构前提并便于在前板顶端区域设置符合人体小腿形状的凹弧面,这样,在提高储备浮力的同时,还能改善运动员坐位的舒适度,有助于运动员发挥水平、提高成绩。
成型体还成型有脚舱的表面构形,脚舱的表面构形与艇壳也形成储备浮力舱。这样,能非常显著地简化赛艇的制作、提高赛艇制作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储备浮力。
成型体还成型有后舱的表面构形,后舱板向舱内方向倾斜,在后舱板的斜面上设有导引分水凸块。该结构利用惯性原理,使得前舱的水顺着座舱的倾斜前后板进入艇尾,并利用倾斜的后舱板排出艇外,所设的导引分水凸块能够提高排水效果和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成型体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艇壳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成型体和艇壳合拢后的中纵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成型体和艇壳合拢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它包括一成型体1,成形体上成型有座舱的表面构形2,座舱的表面构形与艇壳11形成储备浮力舱3。
如图1所示,座舱的前后板4、5均向外倾斜。
如图4所示,座舱后板4顶端区域设有符合人体小腿形状的凹弧面13。
如图1、3所示,成型体还成型有脚舱的表面构形6,脚舱的表面构形与艇壳也形成储备浮力舱7。如图,脚舱的前后板和座舱的前后板是同一部件。
参照附图1、3和4,成型体还成型有后舱的表面构形8,后舱板9向舱内方向倾斜,在后舱板的斜面上设有导引分水凸块10。从图中可看到,导引分水凸块高出后舱板的斜面,其前端呈尖角,并向后端方向对称展开,将水导引至后甲板与后舱板相接处区域12,该区域向艇舷外倾斜。
采用以上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将赛艇制成双壳结构,赛艇的主体结构只需通过两副模具即可制作,即图2所示的相当于艇壳的主艇体及图1所示的相当于成型体的上盖部分,从而保证艇的制作规范性和精确性,简化艇的制作,降低难度,图3、4为本实施例成型体和主艇体合拢后的视图。
权利要求1.一种赛艇的内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成型体,成形体上成型有座舱的表面构形,座舱的表面构形与艇壳形成储备浮力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艇的内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座舱的前后板均向外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赛艇的内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座舱后板顶端区域设有符合人体小腿形状的凹弧面。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赛艇的内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成型体还成型有脚舱的表面构形,脚舱的表面构形与艇壳也形成储备浮力舱。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赛艇的内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成型体还成型有后舱的表面构形,后舱板向舱内方向倾斜,在后舱板的斜面上设有导引分水凸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赛艇的内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成型体还成型有后舱的表面构形,后舱板向舱内方向倾斜,在后舱板的斜面上设有导引分水凸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赛艇的内舱结构。它包括一成型体,成形体上成型有座舱的表面构形,座舱的表面构形与艇壳形成储备浮力舱。本实用新型可使座舱空间成为储备浮力舱,能大大提高储备浮力,保证全艇浸水仍然不沉。同时,采用该结构能简化赛艇的制作,并给设置具有更佳效果功能的结构提供制造基础。成型体还可成型有脚舱的表面构形,脚舱的表面构形与艇壳也形成储备浮力舱。成型体还可成型有后舱的表面构形,后舱板向舱内方向倾斜,在后舱板的斜面上设有导引分水凸块。
文档编号B63B35/71GK2756554SQ20042012250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5日
发明者熊英, 熊飞 申请人:杭州飞鹰船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